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2 毫秒
31.
背景 部分患者就医前对医生的预设性不信任是导致不良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目前关于评估患者预设性不信任的工具仍较少。目的 初步编制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情境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将文献查阅、临床实践、研究小组讨论等方法结合,编制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情境量表。分别于2018年1-2月、2018年2-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分别选取医院就诊患者52例和384例进行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通过预调查初步优化量表结构,通过正式调查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效标效度、Cronbach's α系数等进行量表条目筛选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最终确定的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情境量表共包括22个条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分别为医患沟通、患者个人经验、医生修养、医疗制度、医生医德、其他因素、医生技术、患者判断。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8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79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个条目得分与对应的公因子得分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将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作为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情境量表的效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个量表总分呈线性负相关(P<0.05)。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情境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8,分半信度系数为0.729。结论 编制的患者预设性不信任情境量表区分度良好,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我国患者对医生预设性不信任程度测量的适用工具。  相似文献   
32.
完善的药物警戒数据库是开展药物警戒活动的核心支柱。目前美国、日本、欧洲、世界卫生组织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药物警戒数据库, 在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ADR信号挖掘和药物上市后再评价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述4大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权限、可获取元素、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 为临床开展药物警戒活动、完善我国药物警戒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测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细支气管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加味通过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对COPD细支气管炎症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和丙酮酸乙酯(EP)组(HMGB1抑制剂),每组10只。以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的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各干预组灌胃(ig)给药,并腹腔注射林格溶液4 mL;EP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并腹腔注射EP(0.04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ig、并等体积林格溶液腹腔注射,连续干预21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HMGB1、趋化因子CXCL1和CXCL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HMGB1、RAGE和NF-κB p65 ...  相似文献   
34.
针灸推拿对颈椎病的调治效果较好,但要提高专业学生对颈椎病的调治技术,了解颈椎局部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分析是认识颈椎病的前提。应用"数字人"有助于认识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颈椎病分型解剖特点及临床表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s)信号通路,研究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消咳喘组,每组10只。采用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LPS)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0、10、5 g·kg-1·d-1灌胃,消咳喘以3.5 mL·kg-1·d-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干预21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TNFR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激酶样结构域蛋白(MLKL)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TNF-α、TNFR1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及消咳喘组大鼠BALF中TNF-α、TNFR1含量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结论 二陈汤加味能够有效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TNFR1/RIPKs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高通透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answell单层细胞模型系统和油红O染色,观察oxLDL或和LOX-1阻断抗体对单层血管内皮细胞LDL通透性的影响以及下室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蓄积情况;用Western blot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oxLDL或和LOX-1阻断抗体对桥粒芯糖蛋白1 (DSG1) 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表达和分布的改变。结果 oxLDL可以增加单层内皮细胞对LDL的通透性和下室THP-1巨噬细胞脂质的蓄积,同时降低DSG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间分布的连续性,而抑制LOX-1可以减弱内皮细胞的高通透性反应和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结论 oxLDL可能是通过降低桥粒蛋白表达使内皮细胞构型改变来诱导内皮高通透性,从而促进内皮下巨噬细胞内的脂质蓄积,其机制可能涉及LOX-1的介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比分析重症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赤峰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分析以上措施实施后患者各指标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ACS需行PCI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观察2组TIMI血流、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小板聚集率(AD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变化,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6个月TIMI血流较术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6个月LVEF、LVEDD、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 CK-MB、cTnI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2 h CK-MB、cTn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术后恢复,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钝性胸外伤所致纵隔气肿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28例钝性胸外伤导致纵隔受损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和临床检查患病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个体化治疗,其中纵隔引流法5例,胸腔闭式引流法9例,腹壁皮下小切口4例,气管修补术4例,保守治疗法6例,并且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28例患者中,27例痊愈,其中1例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治愈率为96.4%,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无纵隔气肿复发现象。结论钝性胸外伤所致患者纵隔气肿临床上可以采用纵隔引流法、胸腔闭式引流法、腹壁皮下小切口法、气管修补术和保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