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51.
建立多巴胺受体三维结构模型,结合受体模型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四氢原小檗碱类对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机制。以细菌视紫红质的三维结构为模板,在计算机上建立多巴胺D1和D2受体的三维结构模型,选择左旋千金藤立定作为THPB的先导化合物,将它分别对接到D1和D2受体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52.
左旋氧氟沙星衍生物(YH54,YH57)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H5 4、YH5 7是以左旋氧氟沙星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的新氟喹诺酮[1] 。其化学名分别为 :(S) 9 氟 2 ,3 二氢 3 甲基 8 氨基 10 (4 甲基 1 哌嗪基 ) 7 氧代 7H 吡啶并 [1,2 ,3 de][1,4]苯并 口恶嗪 6 羧酸、(S) 9 氟 2 ,3 二氢 3 甲基 8 氨基 10 (3 甲基 1 哌嗪基 ) 7 氧代 7H 吡啶并 [1,2 ,3 de][1,4]苯并口恶嗪 6 羧酸。本文研究其抗菌活性。1 材料与方法1.1 细菌来源  1998年至 1999年从上海、南通等地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常规分离获得的临床致病菌株 (Tab 1)。1.2 培养基与药物 选用MH培养基。Y…  相似文献   
53.
中药研发由于本身的复杂性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药效成分不明确成为研发的瓶颈,需要新的研 发模式予以支撑。本文将吸收入血的已知有效成分和血药浓度较高的代表性成分称为“化学标志物”,并与疗 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相关联,建立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定量分析(model-analysis)试验数据,指导临 床试验的定量设计(design by simulation),从而阐述中药复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组方合理性。由于PK/PD建 模与模拟可以贯穿临床前至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可以提高新药研究效率和科学审评水平,降低成本,缩短上 市时间。另外,研发中配合临床动态设计方法和风险导向的临床前与临床研究循环推进战略,最终形成“基于 模型的中药研发”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建模与模拟的应用实践,阐述了本模式的特点、在不同研发阶段的应 用价值和适用条件,旨在为我国药监部门制定中药新药研发政策提供参考。由于中药新药本身的复杂性,并不 否定中药其他研发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合理药物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凯先  嵇汝运 《药学进展》1994,18(4):193-198
合理药物设计是药物设计向前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对合理药物设计的最新进展,即三维结构搜寻和全新药物设计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这两种方法不仅可可进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更重要的是能进行先导化合物的人工设计,从而为药物设计提供了崭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55.
用非经验量子化学方法计算药物分子或生物活性物质分子,计算量非常庞大,尤其国内大型快速计算机还较缺少,因此本工作首先研究了计算技术和计算程序,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56.
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其基础理论体系尚未能打破中医、西医各自的局限性,因而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验和临床实际工作。针对当前的现状,应加强中西医结合体系及人才建设、重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同时应努力创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期进一步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设计、合成熊果酸前药,以改善熊果酸的水溶性,并对其抗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前药策略,选取了琥珀酸、二肽氨基酸和艾莎康唑侧链片段,通过缩合、酯化反应等与熊果酸的3位羟基进行结合,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药的水溶性,并建立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来进行抗MS活性评价。结果 共合成了3个前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和LCMS(ESI)进行确证;前药12水溶性较熊果酸提升110倍以上,前药3水溶性提升200倍以上;体内抗MS活性结果显示,所得前药化合物的抗MS活性均有一定提高,其中前药1的抗MS活性显著高于熊果酸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外周炎症细胞浸润中枢以及抗脱髓鞘从而发挥抗MS活性;前药1体内代谢结果显示,前药1以原型形式在体内的暴露量为熊果酸的6倍,表明前药1可能主要是以钠盐原型发挥抗MS活性。结论 前药1具有较大的抗MS潜力,值得深入研究。该研究为开发具有抗MS活性的熊果酸前药提供一定依据及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58.
硝硫氰胺是一非锑类治疗血吸虫病的新药。在动物和人体研究了该药的代谢。家兔口服给药后4小时达到高峰血浓度。由二室模型对血浓度数据作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得t1/2kat1/2)αt(1/2)β分别为0.815,0.924和105.8小时,Kel、K21和K12分别为0.0127、0.398和0.356小时-1,Vf为0.934升。大鼠口服给药后4小时药物在各组织的浓度大小依次为:肝、肾、脾、肺、肌肉、心、脑和血。血吸虫浓度高于肝和血浓度,而且雌虫高于雄虫。该药由尿和胆汁排泄,大鼠一次口服的尿排泄持续3天以上,人连服三次排泄持续超过19天。尿代谢产物由层析、高速液相色谱、紫外光谱和化学方法检测,硝硫氰胺转化成氨基物再转化成N-葡萄糖醛酸甙,这种代转变化是其生物转化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9.
本文试图用量子化学CNDO/2法获得的波函数进行分子静电势计算。依据分子静电势的计算公式,推导并展开了计算积分的计算公式,并用FORTRAN—Ⅳ和BASIC语言设计了计算机程序CMEP,其中近似2计算后绘出的分子静电势图与从头计算(STO—3G)所获静电势图重合较好。此方法为药物和生化分子的静电势研究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60.
2010年5月3日,国医大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裘沛然先生驾鹤西去。噩耗传来,全校师生悲痛万分。在沉痛悼念之际,我们不禁想起裘老生前所作的一首诗:“养生奥指莫贪生,生死夷然意自平;千古伟人尽黄土,死生小事不须惊。”诗中蕴含着他对生死的从容与淡定。缅怀裘老,回顾裘老近百年的人生,它如同一座丰碑,记载裘老从医、执教、治学、为人的卓越成就和高尚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