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阴道滴虫与宫颈HR-HPV 感染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阴道滴虫是否能增加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方法 对受检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R-HPV DNA检测,并在细胞学诊断中记录是否存在滴虫。对所有细胞学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及以上病变、HR-HPV DNA阳性病例和部分细胞学阴性及HR-HPV DNA阴性病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分别比较滴虫在HR-HPV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细胞学及组织学各级诊断中的存在率。结果 在13024例受检者中有1687例(12.95%)涂片中有滴虫。滴虫存在率在HR-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中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细胞学阴性病例组显著高于鳞状上皮内病变组(P〈0.05),在组织学阴性病例组显著高于在≥CIN2病例组(P〈0.05)。结论 滴虫的存在不增加HR-HPV感染率,也不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二氮嗪对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作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30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二氮嗪组和模型组。分别在缺血1 h后再灌注2、6、12 h及1、2、3、7 d断头取脑,对脑组织行含水量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NR1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二氮嗪组和模型组,二氮嗪组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二氮嗪组脑组织含水量在12 h开始升高、1d达高峰、3 d基本恢复正常,模型组和二氮嗪组NR1均在2 h开始升高、1 d达到高峰、7 d后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但二氮嗪组NR1表达水平在2、6、12 h及1、2 d明显低于模型组,且两组NR1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对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脑组织NR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3.
卫生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工作繁琐、量大。除了现场笔录类的文书外,均可以使用电子文档。使用电子文档里面的模版、拷贝等功能可以减轻文书制作的工作量。作者将卫生监督执法文书的电子文档快捷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
小儿脑性瘫痪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2‰(1.8‰~4‰),其中痉挛型脑瘫占60%~70%[1],控制肌肉痉挛对脑瘫患儿康复至关重要。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可缓解脑瘫患儿的肌肉痉挛,平衡肌力,改善运动功能,并可延迟或避免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重要辅助手段[2]。近年来,国内这方面文献报道中,接受BTX-A治疗的脑瘫患儿年龄较大,平均为5~7岁[3]。国外有该药在低龄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应用的文献报道,但例数较少。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改善小儿脑性瘫痪预后的重要因素,摸索适合低龄痉挛性脑瘫患儿肉毒毒素的治疗…  相似文献   
25.
26.
陈凤  赵晓兰  石玉涛 《中外医疗》2009,28(21):13-13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醇主要分布于中性成熟柱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胞浆内,在特定的pH环境下与某一底物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有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酶活性之处。根据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含量的不同,计算其积分值。通过其阳性卒及阳性指数可诊断,鉴别诊断造血系统的疾病,而且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状况的监测及疾病预后.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7.
2007年1月以来,我们自行设计、制作并应用了住院患者温馨服药卡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甲基丙二酸血症45例综合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干预方法。方法:总结国内外4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分析其诊治及转归情况。结果:对有不明原因酸中毒,意识障碍,惊厥,肌张力低下以及体格及智力发育落后甚至倒退的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血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可确诊该病,该病的治疗可分为维生素B12(VB12)有效型及无效型两类,维生素B12有效型可采用VB12注射及限制饮食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维生素B12无效型患者采取饮食限制的方法加以干预,晚期肾功能衰竭行肝肾移植可改善此类患儿预后,但不确定是否能改善远期预后。结论:对疑似患儿及时进行GC/MS尿有机酸分析可早期诊断本症,对确诊本病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9.
穴位敷贴治疗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 《护理研究》2008,22(7):1819-1820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缓解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化疗病人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时间为化疗当天至化疗结束。实验组在化疗前2d至化疗结束后2d在双侧内关等穴位给予穴位敷贴,24h更换1次。对照组则不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反应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胃肠道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穴位敷贴对缓解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0.
穴位敷贴治疗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 《护理研究》2008,22(20):1819-1820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缓解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化疗病人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时间为化疗当天至化疗结束.实验组在化疗前2d至化疗结束后2d在双侧内关等穴位给予穴位敷贴,24h更换1次.对照组则不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反应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胃肠道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穴位敷贴对缓解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