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Raji细胞的TGF—β,mRNA及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上各基因表达谱,以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健康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表明,同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相比较,B—ALL细胞、NALM6细胞、Raji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下调,cyc和Smad-1基因表达上调,几击、Smad-7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TGF—β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Raji细胞的TGF—β,mRNA及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上各基因表达谱,以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健康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表明,同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相比较,B—ALL细胞、NALM6细胞、Raji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下调,cyc和Smad-1基因表达上调,几击、Smad-7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TGF—β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探讨与骨髓基质HS-5细胞直接接触对HEL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诱发作用及其机制。采用人急性红白血病HEL细胞株与HS-5细胞共培养模式模拟体内白血病细胞及其周围的造血微环境,应用CCK-8法检测HEL细胞对Ara-C,DNR,VP16,MTX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EL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实时RT-PCR方法检测p19、p21、p27、MDR1、ABCG2、Bcl-2等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AktSer473、p-GSK3βSer9、p-STAT3Tyr705、Bcl-2、cleaved-Notch1V1754及Hes1等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HS-5细胞共培养后的HEL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显著降低。在共培养24 h时,HEL细胞阻滞于G0/G1期,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CR结果显示,p21基因的转录水平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调;p19基因的mRNA水平在12 h时明显下调,随后又恢复;其它基因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共培养后HEL细胞的p-AktSer473、p-GSK3βSer9、cleaved-Notch1V1754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Hes1蛋白表达下调,p-STAT3Tyr70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直接接触骨髓基质HS-5细胞可增强HEL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前后微小RNA(miRNA,miR)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APL细胞系NB4 细胞分化,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11b的表达,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miRNA表达谱miR-15b、miR-16、miR-34a、miR-107、miR-124a、miR-146、miR-155、miR-181a、miR-223、miR-342、let7c等miRNA的表达水平,用2-△△Ct法计算miRNA相对表达水平.收集15例APL初诊和15例APL缓解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用RT-PCR检测MNC miRNA 的表达水平,用2-△Ct法计算miRNA表达水平.结果 ATRA作用NB4细胞96 h,miR-15b、miR-16、miR-107、miR-223、miR-342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3.40、4.22、5.41、20.03和5.29倍,As2O3作用NB4细胞96 h,miR-15b、miR-16、miR-107、miR-223、miR-342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3.62、2.49、2.58、4.27和1.94倍,除miR-15b外,ATRA处理组miR-16、miR-107、miR-223和miR-342表达水平上调程度均高于As2O3处理组,其中尤以miR-223为甚.ATRA和As2O3治疗后缓解期APL患者miR-15b、miR-16、miR-107、miR-181a、miR-223和miR-342表达水平(2-△Ct值)分别为0.4137、0.6367、0.1260、0.0522、0.6611和0.0280,而APL初诊患者miR-15b、miR-16、miR-107、miR-181a、miR-223、miR-342表达水平分别为0.0751、0.2022、0.0425、0.3064、0.1733和0.0090,APL缓解期miR-15b、miR-16、miR-107、miR-223和miR-342表达水平高于APL初诊者(P值均<0.05),而APL缓解期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APL初诊者(P<0.05).结论 特定miRNA参与APL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和方法,采用血浆凝块(PC),无血清琼脂(SFA)培养及(^125I)-bFGF结合试验等方法研究了PSS及TSP等8种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与机制。结果:在PC系统,PSS刺激CFU-MK形成,在SFA系统,PSS无此作用,PSS加强bFGF或再障血清对CFU-MK形成的刺激作用,但PSS不增加bFGF与其高亲和力受体的结合,TSP及具有肝素结合位点(HBD)的TSP多肽片段明显抑制C  相似文献   
26.
九例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的临床、细胞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TLVⅠ抗体,建立PCR和液相杂交法检测前病毒基因序列,结合MIC特征确诊ATL。结果和结论确诊9例ATL,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结肿大,皮损及溶骨改变少见,外周血及骨髓出现典型的花瓣状核淋巴细胞,胞体大,核畸形,免疫表型为CD-1、CD+2、CD3+、CD4+、CD-8,还表达CD25等激活标记,染色体核型及HLA分型未发现有规律性的变化。8例ATL中有7例血清HTLVⅠ抗体阳性,应用PCR及液相杂交法可检出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的HTLVⅠ病毒序列,表明在我国HTLVⅠ也是ATL的病因。9例中1例为淋巴瘤型,1例为慢性型,7例为急性型ATL,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良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寻找可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克隆的基因标记。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选用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扩增产物。结果初诊或复发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中,有5例出现清晰扩增带,约400bp,扩增物经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后形成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各具特色;5例处于缓解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有4例被检出清晰扩增带。结论应用PCR扩术扩增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能用于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如果结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则能用于研究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演化  相似文献   
2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内β-TG含量,结给血小板聚集功能及PAIgG测定,探讨这些指标与出血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血小板内β-TG含量之间存在相关,血小板内β-TG含量低者出血较明显;IT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并非因PAIgG从空间上阻碍了致聚剂在血小板上的结合部位所致,而是与血小板贮存池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