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34篇
  1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儿童肾脏疾病可导致肾功能持续下降,需及时监测并控制其进展。目前,多种功能MRI(fMRI)技术已逐步用于儿童肾脏研究,不仅能明确肾脏结构有无异常,还可从肾脏水分子扩散、血氧水平等微观角度对肾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扩散峰度成像(DKI)、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MR灌注成像。介绍儿童肾脏的生理解剖特点,并综述fMRI在肾脏发育异常、慢性肾脏病、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等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Diffuse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曾被误诊的30例DBAC临床特点及诊断、误诊情况。结果男:女=2:3,有一半人不吸烟。有咳嗽、咳痰24例,气促23例,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9例。胸部X线和胸部CT表现为局部肿块影合并双肺弥漫的结节影19例,单纯的双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小片状影11例。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8.3%。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冲洗阳性率34.8%。肺活检、淋巴结活检阳性率较高。30例院外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入院后亦有12例误诊。结论DBAC多见于女性,病人吸烟较少或从不吸烟。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白痰,进行性气促加重,病变晚期会出现大量的粘液痰。肺门、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多见。胸部X线和胸部CT可提供重要线索,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无创检查手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较低,可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等。应与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尘肺鉴别。  相似文献   
33.
甲氨蝶呤治疗风类湿关节炎七年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7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连续一年服用MTX7.5mg/w,其临床症状和免疫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改善,P〈0.001,表明MTX治疗RA能维持长期的疗效。长期服用MTX时主要的毒副反应是感染,本资料观察到1例肺结核和1例丹毒,另有2例肺炎未能完成7年疗程。本组病人未发现国外报道的其它副反应,还可能由于使用了较低的MTX剂量。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观测脂多糖(LPS)是否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发生内质网应激.方法 体外培养HPDLF,分别用LPS(0.1、1、10 μg/mL)刺激0、3、6、9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mRNA表达水平,通过RT-PCR检测XBP1mRNA表达水平及剪切活化情况.结果 LPS作用HPDLF3 h后GRP78、CHOP、XBP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中XBP1mRNA表达水平在6h达到高峰,并且出现活化的剪切形式XBP1s,而GRP78、CHOPmRNA表达水平持续上调.结论 LPS作用HPDLF后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且存在浓度和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APTw)成像联合T2 mapping序列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术前风险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其中G1级10例,G2级11例,G3级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APTw、T2 mapping.根据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侵袭程度等因素,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其中高风险组10例,低风险组17例.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病灶APTw序列的APT值,T2 mapping序列的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2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根据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与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对高、低风险组EC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APTw联合T2 mapping鉴别高低风险组EC的AUC.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间的差异性.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两组病灶各参数的一致性均很好(ICC>0.75).高风险组的APT值(2.825%±0.432%)大于低风险组(2.238%±0.314%),高风险组的T2值[(77.234±7.722)ms]小于低风险组[(85.870±13.016)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4、2.164,P<0.01、0.040).APT值、T2值以及两者联合诊断高风险EC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1、70.0%、94.1%,0.674、90.0%、52.9%,0.900、80.0%、88.2%.APTw、T2 mapping与联合的AUC之间比较,P值分别为0.2315、0.2292、0.0279.结论APT值、T2值可有效定量评估EC术前风险,两者联合评估的效能明显提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成像和脂肪定量测量(mDIXON-Quant)技术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基因表达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的患者资料,其中Her-2表达阳性组11例,Her-2表达阴性组15例,术前行3.0 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APTw和mDIXON-Quant,扫描后经后处理获得APTw序列的APT图以及mDIXON-Quant序列的横向弛豫率(R2*)、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图.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例的APT、R2*和FF值,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检验2名观察者对两组病例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例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评估EC Her-2基因表达的效能进行评价,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相对应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良好(ICC>0.75).Her-2表达阳性组的APT、R2*和FF值分别为2.850%(2.300%,2.900%)、(17.102±2.333)Hz和1.629%±1.086%,Her-2表达阴性组的上述参数值分别为2.313%±0.415%、(15.134±1.854)Hz和1.476%±1.131%,Her-2表达阳性组的APT、R2*值大于Her-2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R2*值评估EC Her-2基因表达的AUC分别为0.755、0.739,截断值分别为2.475%和16.503 Hz,敏感度分别为72.7%和63.6%,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6.7%.结论APTw及mDixon-Quant技术有半定量评估EC Her-2基因表达的潜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鉴别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AR)、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和功能正常移植肾的可行性,以期探寻无创、敏感的评价移植肾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行异体肾移植术后2~3周的患者42例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MR及脂肪抑制平面回波斜冠状面DTI检查(在6个非共线性方向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b值为0、300s/mm2).患者分为三组,即移植肾功能正常组、AR组及ATN组,其中AR组与ATN组均经病理穿刺证实.分别测量并计算各组移植肾皮质、髓质的ADC值及F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移植肾各组间皮质、髓质ADC值及FA值的差异.结果.AR组皮质ADC值小于功能正常组(t=-3.517,P=0.001)及ATN组(t=-2.875,P=0.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R组髓质ADC值小于功能正常组(t=-5.121,P=0.000)及ATN组(t=-2.912,P=0.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肾功能正常组与ATN组间皮质、髓质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皮、髓质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能无创、有效鉴别移植肾AR与ATN,其中皮、髓质ADC值可作为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模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心衰恶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7、14天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7.1%、61.4%、91.4%,对照组分别为21.4%、41.4%、67.1%、两组治疗第3、7、14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率:治疗组1、3、5月分别为6.3%、12.1%、18.1%,对照组10.3%、21.5%、3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衰恶化情况,治疗组2、4、6月分别4.2%、6.3%、8.3%,对照组8%、10%、12%,两组心力衰竭进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4、6月分别为6.3%、7.1%、8.2%,对照组15.1%、21%、2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模式比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模式效果好,复发率更低,恶化进展更缓慢,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运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在广州疗养院疗养的750名军队在职或离退休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区分为运动组(488名)和非运动组(262名)。测量其血压、人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其运动方式、运动频率、每次运动时间及一日累计运动时间。结果:1.非运动组的收缩压、舒张压、BMI、FBS、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组(P均〈0.05),两组间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2.(1)两组每次运动时间(≥30min、〈30min)、运动方式(步行、太极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率(简称危险率)无显著差异;(2)一日活动时间大于60min的危险率明显低于活动时间≤60min的(29.41%比45.59%,P〈0.05);自感运动强度在11~15之间的危险率明显低于运动强度小于11级的(33.67%比44.64%,P〈0.05);(3)运动频率≥3次/周的危险率显著低于运动频率〈3次/周的(31.47%比48.43%)、运动坚持时间10~19年的心血管危险率显著低于运动坚持时间〈10年的(28.83%比39.89%),P均〈0.05。结论:1.运动组的心血管危险程度较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叠加作用;2.中老年患者每日运动60min,自感运动强度11~15,运动频率≥3次/周,长期坚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