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分离、培养子宫内膜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方法。方法:诊刮获取2012—2014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功能层子宫内膜,从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克隆形成法从该细胞中分离出具有强克隆形成能力的克隆形成细胞,对比非克隆形成细胞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生长曲线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连续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微球体形成实验检测其微球体形成能力,诱导分化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细胞定向分化能力,裸鼠异位病灶形成实验检测其异位病灶形成能力。结果:相较于非克隆形成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显示克隆形成细胞增殖速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5代以内克隆形成率稳定,分别为(12.30±3.75)%、(13.11±3.23)%、(11.86±2.21)%、(12.08±3.01)%、(11.01±3.98)%,非克隆形成细胞随传代次数增加克隆形成率逐渐降低,至第5代已无克隆形成,分别为(5.57±2.13)%、(4.21±2.12)%、(2.23±1.02)%、(0.12±0.07)%、0%,2组细胞对应代数克隆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体形成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3代以内每代成球细胞数量分别为(0.82±0.37)×10~4、(1.45±0.64)×10~4、(3.06±1.73)×10~4,非克隆形成细胞分别为(0.48±0.27)×10~4、(0.37±0.15)×10~4、0,2组对应代数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分化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具有定向分化能力。裸鼠异位病灶形成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接种2周后可形成肉眼可见异位病灶,其异位病灶形成率为100%,相较于非克隆形成细胞异位病灶形成率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22,P<0.05);克隆形成细胞异位病灶体积为(30.95±12.13)mm^3,对比非克隆形成细胞异位病灶体积(19.12±10.9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5,P<0.05);HE染色显示:克隆形成细胞及非克隆形成细胞均有间质和腺体样异位病灶形成;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异位病灶组织中,间质样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腺体样细胞CK-19表达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中具有强克隆形成能力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应用克隆形成法可以有效收集子宫内膜干细胞,经该法收集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可以冻存及传代培养,且具有干细胞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及异位病灶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湖滨分院接受治疗的62例PCOS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湖滨分院接受体检的50名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PTX3、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  相似文献   
83.
郭洁  黄伟 《光明中医》2011,26(9):1794-179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调经促孕微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75moL/L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4.5)—乙腈(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淫羊藿苷含量在16ng~100ng线性范围内,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五联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以风寒湿邪所致肩关节周围炎的38例患者采用针刺、艾灸、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拔火罐、按摩五联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中,治愈33例(86.8%),显效2例(5.3%),好转2例(5.3%),无效1例(2.6%).总治愈率86.8%(33/38),有效率为97.4%( 37/38).结论 五联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祛风湿药抗炎作用的可靠性进行文献再评价。方法:选择《中药药理学》教材具有抗炎作用的祛风湿药作为再评价对象,通过查阅、整理和分析2012年以前公开发表的各位药抗炎作用的原始研究文献,根据重复和综合评价等原则,自拟中药抗炎作用的评定标准,对祛风湿药的抗炎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以确定其可靠性。结果:雷公藤、秦艽、威灵仙抗炎作用确切,羌活、豨莶草、防己有一定抗炎作用,木瓜、青风藤、五加皮、独活实验依据不足,臭梧桐未见相关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子宫骶韧带局部组织中同源盒基因A11(HOXA11)、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形态的改变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24例(POP及非POP各12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骶韧带组织中HOXA11、ER-α、ER-β的表达,应用间苯二酚品红法和丽春红酸性品红法分别对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进行染色。结果:①HE染色显示研究组子宫骶韧带组织有胞浆水肿、空泡变性及淀粉样变等不同程度的变性。②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胶原纤维染色较浅,弹力纤维弯曲度和密度减低,纤维碎裂、崩解或聚集成团块状,排列相对不规则。③研究组HOXA11、ER-α和ER-β表达均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发生变性,其弹力纤维的形态遭到破坏,胶原纤维的含量减少。HOXA11、ER-α和ER-β在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均降低,提示均参与P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难治性、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多样.目前NVG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多不理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的应用为抗青光眼手术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本文归纳了NVG的综合治疗策略,其治疗方法包括应用降眼压药物、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单独抗青光眼手术或联合白内障摘出、玻璃体切除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等.本文对NVG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提出治疗NVG的核心目的是保留患者视功能,目标是完成全视网膜光凝,关键手段是抗VEGF及抗青光眼手术,其宗旨是最大限度挽救患者残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88.
子宫螺旋动脉重铸是妊娠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绒毛外滋养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是血管重铸过程的必要条件。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完整和调控机制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滋养细胞浸润不足,栓塞螺旋动脉不彻底,母-胎循环的发生提前,使绒毛受到直接的机械损伤,氧化应激作用间接地造成细胞机能障碍和损伤,出现胎盘退化变性;人肿瘤蛋白p53(TP53)介导细胞通路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和Bax基因的异常表达,微小RNA-520(miR-520)过度调控滋养细胞的凋亡导致母体出现复发性流产。由滋养细胞分泌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异常表达和大量炎性因子的释放造成了胎盘缺血缺氧,表现出子痫前期的相关症状。胎盘绒毛的血管密度、绒毛间隙体积的降低、滋养细胞分化程度下降、微环境缺氧以及突触缺陷因子1(SYDE1)呈低水平表达,可能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螺旋动脉重铸过程对病理妊娠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杨秀伟  郭洁  徐嵬 《中草药》2013,44(15):2097-2004
目的 研究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四乙酰芍药苷、五乙酰芍药苷和五乙酰芍药内酯苷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 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检测上述6个化合物从孔板顶端(AP)→底端(BL)、BL→AP的双向转运过程.应用偶联紫外检测器的HPLC法测定上述6个化合物,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 芍药苷双向转运的Papp值与阿替洛尔的Papp值皆在10-7 crn/s数量级;其他5个化合物的Papp值介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吸收良好的普萘洛尔与难以吸收的阿替洛尔的Papp值之间.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浓度为10~200 μmol/L,四乙酰芍药苷和五乙酰芍药内酯苷浓度为10~150 μmol/L,五乙酰芍药苷浓度为10~100 μmol/L时,其转运效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6个受试化合物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芍药苷属于难吸收的化合物,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四乙酰芍药苷、五乙酰芍药苷和五乙酰芍药内酯苷属于中等吸收的化合物;苯甲酰芍药苷具有促进阿替洛尔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吸收转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郭洁  宋殿荣 《天津中医药》2013,30(4):250-253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e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其性温,味辛微苦,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之功,临床用于治疗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疗白癜风、斑秃。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含有补骨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