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术后康复汤对大鼠白介素-1β(IL-1β)和胃动素(MTL)表达量的影响,研究该方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术后康复汤正常剂量组、术后康复汤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中药和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给药前后大鼠血浆中IL-1β和MTL的表达量。结果:灌胃后,正常剂量组和高剂量组IL-1β表达量明显低于灌胃前(P0.05),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TL表达量明显高于灌胃前(P0.05),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剂量组MTL表达量高于正常剂量组(P0.05)。术后康复汤可以抑制IL-1β的蛋白表达,促进MTL的蛋白表达。结论 :术后康复汤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降低炎症反应,增强胃肠道平滑肌蠕动,进而促进术后排气排便功能的恢复,发挥通腑行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其中的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92个病灶,所选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超声检查。将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计算其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所选患者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后,经超声造影检查显示76个病灶被完全灭活,16个病灶仍残留肿瘤,与最终确诊结果相比,超声造影检查提示的76个灭活病灶中有71个正确,16个残存肿瘤病灶中有13个正确。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1.30%、93.42%、81.25%。结论:利用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作为肝癌治疗疗效评价的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指由于雌激素降低导致的一组外阴阴道症状(干涩、烧灼感、性交痛)和下尿路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和尿急),该病名是北美绝经学会(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NAMS)和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Women’s Sexual Health,  相似文献   
4.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内毒素水平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及与病原菌分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38例,单纯腹水51例)血浆PCT含量和内毒素水平分别采用金标兔疫层析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所有患者PCT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SBP组PCT阳性检出率(>10ng/ml)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无SBP组(P<0.001)。G菌感染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G~+菌感染组(P<0.01),两组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与88.9%,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动态观察最初三天血浆PCT的变化对不同结局的预测性及临床疗效的指导性优于内毒素检测。动态观察PCT及内毒素水平对肝硬化伴SBP的早期诊断、病原菌初步分型、临床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与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 10 2例肝硬化腹水 (54例SBP、18例腹部脓毒症和 3 0例单纯腹水 )血浆PCT水平。结果 肝硬化伴SBP组血浆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 ,腹部脓毒症组显著高于SBP组 (均P <0 0 0 1)。死亡组 (SBP和腹部脓毒症病人 )入院时血浆PCT水平与同期存活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最初 3天血浆PCT水平变化与SBP临床不同结局密切相关 ,但对腹部脓毒症预后判断价值有限。结论 血浆PCT检测对肝硬化伴SBP患者预后判断和腹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IL-18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IL - 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和ELISA法测定 98例肝硬化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PCT、IL - 18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浆PCT、IL - 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组显著高于非SBP组 (均P <0 0 1) ,二者水平呈正相关 (r =0 36 4 ,P <0 0 1)。随Child分级升高 ,上述指标逐渐递增 ,血浆PCT、IL - 18水平与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 (r =0 4 4 5和 0 4 12 ,均P <0 0 1) ;PCT与AL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 173,P >0 0 5 ) ,而IL - 18与ALT呈正相关 (r=0 5 0 2 ,P <0 0 1)。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硬化肝功能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模拟场景呼吸训练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时患者呼吸配合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检查效率及图像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西安大兴医院心脏内科拟行CCTA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90例。A组:检查前1 d至医院准备室,在家属全程陪同下于模拟场景中进行呼吸训练;B组:检查当天在无家属陪同的情况下,于模拟场景中进行呼吸训练;C组:检查当天接受常规呼吸训练。比较3组患者呼吸训练前及正式检查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情况,以及正式检查时的呼吸配合达标率、心率稳定度和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 A组及B组患者CCTA检查呼吸配合达标率均为100%,C组为91.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6,P=0.004)。正式检查前,A组患者SAS评分低于B组与C组(P<0.05);且A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波动最小[(1.81±6.99)次/min],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良率最高(97.78%);均优于B、C组(P<0.05)。结论 检查前1 d在家属陪同下...  相似文献   
8.
自拟术后康复汤促进妇科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拟术后康复汤对促进妇科手术后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术前基础治疗相同,试验组术后12 h即服用术后康复汤浓煎剂50 mL,2次/d,共3 d.对照组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2d,不服用术后康复汤.观察两组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病率,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血红蛋白(Hb)、血浆纤维蛋白原(兀B)、血浆D-D二聚体.[结果]试验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H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B、D-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术后康复汤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显著降低术后病率、预防术后感染、减少下肢血栓形成,迅速升高血红蛋白,减少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剂量及疗程,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是临床上极为罕见且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早期易转移,预后差.该疾病的确诊包括病理和免疫组化,免疫组化中多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阳性率.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诊断应结合光镜及电镜镜下表现,两者均符合小细胞癌的特点,并联合免疫组化,排除子宫内膜其他类型的肿瘤,排除其他部位小细胞癌的转移,上述条件同时满足,方可确诊.本文报道病例 1 例,旨在为以后临床中相同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胚胎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对于生殖细胞或者早期胚胎的影响将会引起不孕或者种植前胚胎的发育异常,进而引起胚胎毒性或者是后代的畸形,因此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有可靠的实验数据证明其对胚胎的影响,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由于其无限增殖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而作为研究药物胚胎毒性的细胞模型得到广泛应用,以ESC为基础的胚胎干细胞实验(embryonic stem cell test,EST)是获得国际认可的胚胎毒性评价的体外替代方法,但是该实验方法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该细胞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快速性和准确性的优化。新兴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由于具有与ESC相似的增殖和分化特性,目前也被逐步应用于药物胚胎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