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中药炒炭的炮制,制炭存性尤为重要,炭化不足则不能达到炮制要求,一经灰化则药效完全丧失,所以传统炮制非常重视成品的质量。为了保证成品质量,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灰化采取喷淋清水的方法进行降温,浇灭火星,以便有效地达到“炒炭存性”的目的。但是,笔者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张兴  郭新年  张艳 《中国针灸》2006,26(7):525-526
目的:解决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在论述上的矛盾。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外力(术者施加于针的作用力和一切阻碍针体运动的力的合力)和针体运动速度的关系,从而得出当术者用力下插或上提针时,针的运动速度增加。结论: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与轻插重提的轻重应理解为进退针幅度的大小;徐疾补泻中的徐疾应理解为速度的快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2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将其中20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剩余2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针刺病灶侧的"百会"透"曲鬓"穴。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脑水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动态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d脑水肿达高峰;7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d~7d时差异明显(P0.01)。②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明显的MMP-9表达增加;2d时达高峰;3d时出现缓慢下降;7d时MMP-9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MMP-9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脑出血后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脑水含量呈正相关(R=0.848,P0.01)。结论:"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抑制内源性MMP-9表达,从而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脑水肿程度,发挥其对脑水肿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32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 d、2 d、3 d、7 d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2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结果:①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减轻,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突触结构较清晰。②干-湿重法结果显示,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 d脑水肿达高峰;7 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7 d时差异明显(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1~3 d时差异明显(P0.01)。结论:"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水肿程度,提示对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从咽论治”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该院就诊的98例Ig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中医“从咽论治”治疗),每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67.35豫)明显高于参照组(40.82豫)(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IgA肾病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从咽论治”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子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60例。西药组采用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常规综合治疗,中药组加用自拟肺心汤行活血化瘀治疗。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简称模型组)、脑出血 针刺组(简称针刺组)、脑出血 脑复康组(简称脑复康组),每组又分为术后6 h、1 d、2 d、3 d、7 d 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0只大鼠,另设空白对照组(简称正常组)1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以及周围炎细胞浸润,以3 d时最严重.针刺组较模型组细胞排列规整,水肿程度减轻,炎性细胞减少.脑复康组较模型组改变不显著.(2)电镜下可见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或核成溶解状,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突触结构肿胀.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减轻,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突触结构较清晰.脑复康组较模型组改变不显著.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减轻脑组织水肿,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促进脑组织的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8.
近1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在脑血管病,尤其在脑出血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测定NSE在脑出血的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 d、2 d、3 d、7 d 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捆绑固定,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西药组给予茴拉西坦稀释液1 mL灌胃,3次/d。模型组大鼠给予针刺组相同捆绑30 min/d,生理盐水1 mL灌胃,3次/d。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和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6 h~3 d GDNF阳性细胞数增多,各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各时间点GDNF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和西药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6 h~3 d VEGF阳性细胞数减少,7 d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且高于西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促进内源性GDNF表达、早期抑制VEGF的表达并后期促进VEGF的表达等途径发挥神经重塑作用。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疗效优于茴拉西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不合理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2019年1 2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案首页信息,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7年-2019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人均住院费用14 250.35元,耗材费占比最高,其次为检查检验费,费用增长中耗材费、检查检验费增长较快。住院天数、年龄、支付方式、入院途径、是否手术均对住院费用有影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构需持续优化。应加强医疗信息共享,合理控制住院天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也亟需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