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4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6 毫秒
21.
肺内原发性淋巴瘤少见,在所有肺部肿瘤及所有恶性淋巴瘤中其发病率均不到1%,在所有结外淋巴瘤中发病率约3%~4%[1]。本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工作中往往造成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 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鼠肺cDNA文库中筛选与Clathrin相互作用蛋白,进一步阐明Clathrin在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症(ALI/ARDS)发生时肺泡上皮极性损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构建酵母双杂交pSos-Clathrin诱饵载体,酶切鉴定,然后确定Clathrin诱饵蛋白无自激活特性并检测了Clathrin诱饵蛋白的表达;最后筛选小鼠肺cDNA文库并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回转验证,对回转验证结果为阳性的文库克隆质粒送检测序,分析克隆序列。结果 酵母双杂交筛选小鼠肺cDNA文库得到4个与Clathrin相互作用蛋白,分别是:腺苷酸环化酶关联蛋白1,细丝蛋白α,DAP凋亡诱导蛋白激酶2和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6。结论 Clathrin参与细胞极性调节、炎症损伤和细胞凋亡等过程。  相似文献   
23.
袁一孟  郭亮  郑戈 《安徽医学》2022,43(12):1408-1411
目的 观察高压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老年MH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溶栓治疗)和观察组(溶栓联合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每组各38例,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和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AVF通畅率,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术后观察组的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高于对照组,狭窄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半年,观察组的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4.21%、94.74%,78.95%、76.32%,均高于对照组的63.16%、78.95%,55.26%、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狭窄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联合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MHD患者AVF狭窄疗效良好,可有效提高透析流量和通畅率,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普美显(Gd-EOB-DTPA)MR成像在肝癌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确诊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术后行上腹部DWI及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定性分析TACE术前、术后肝癌活性成分,坏死和复发转移情况.测量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信号值(signal intensity,SI),并计算术前、术后病灶的动脉期对比增强比(CER)和动脉期的信号比(SIR),对定量参数ADC、CER和SIR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共检出肝癌病灶45个.TACE术后瘤灶内残存及复发部分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ADC图上信号低于正常肝组织,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减退,肝胆特异期呈明显低信号;瘤灶内坏死部分DWI序列呈低信号,ADC图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强化,肝胆特异期亦呈明显低信号.肝癌病灶术前、术后ADC值分别为(1.52±0.16)×10-3 mm2/s和(1.70±0.28)×10-3 mm2/s,术后肝癌病灶的ADC值普遍升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TACE术后的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减小,与术前相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肝癌病灶的术后ADC值大于无效组,而其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均小于无效组,两者术后的ADC、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DWI和Gd-EOB-DTPA增强MR成像能有效评估肝癌TACE术后病灶存活及坏死情况,检出早期复发、新发灶及转移灶,对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54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胃MALT淋巴瘤54例。根据MALT淋巴瘤的病理分级,分为高度恶性淋巴瘤(21例)和低度恶性淋巴瘤(33例),对2组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4例中,弥漫性或节段性胃壁增厚36例(66.7%),淋巴结肿大21例(38.9%),溃疡13例(24.1%),胃壁肿块2例(3.7%)。14例(25.9%)无任何异常,均为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在CT上的异常(100%)比低度恶性组异常发生率(51%)高。高度恶性组胃壁增厚程度比低度恶性组高(71%、14%,重度或中度)(P0.01)。淋巴结肿大高度恶性组占66.7%(14/21),低度恶性组为21.2%(7/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在高度恶性组中的发生率为57.1%(12/21),在低度恶性组中为3.0%(1/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肿块形成仅在高度恶性组中发现2例。结论:2组胃MALT淋巴瘤的CT表现,均为胃壁增厚,淋巴结肿大,在影像学表现有重叠。胃壁增厚较明显、更弥漫及溃疡提示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26.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也称Von Recklinghausen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在腹膜后及盆腔的报道少见。本文就CT发现1例弥漫性腹膜后及盆腔巨大神经纤维瘤病1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神经纤维瘤病1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现有病例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总结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诊断及治疗。结果 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采用正确的检查,选用腹腔镜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并可以同时手术治疗。结论通过对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的临床资料的认真分析,采用必要时检查,选择腹腔镜检查及治疗,可以减少误诊,术后康复快,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脑梗塞的机制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哥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标准: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及有效治疗可降低残疾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9.
<正>宫颈癌是世界上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大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并且每年大约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1]。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的阴道出血,但一些病例并没有观察到任何的症状,往往发现时已经发展到宫颈癌晚期阶段。因此,筛选一种能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发现,在宫颈癌患者循环血中微小RNA-218(miR-218)表达被下调,并且与肿瘤的侵袭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生精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为他莫昔芬联合生精胶囊组;B组为他莫昔芬治疗组;C组为生精胶囊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对所有病例均进行精液参数分析。随访1年,了解配偶妊娠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增高(P<0.05);B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明显升高(P<0.05),但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明显增高(P<0.05),精子密度虽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女方妊娠者,A组9例,B组2例,C组3例。A组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和C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他莫昔芬联合生精胶囊治疗少弱精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子密度和活力,提高配偶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