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观察消渴颗粒剂对高糖刺激后系膜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大鼠系膜细胞,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加入中药含药血清后,用MTT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系膜细胞增殖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消渴颗粒剂含药血清在48h可抑制高糖对大鼠系膜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在72、96 h可对抗高糖对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96 h最为明显(P<0.05)。高糖刺激后TGF-β1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内表达增多,消渴颗粒剂明显减少系膜细胞内TGF-β1表达(P<0.05)。结论消渴颗粒剂可降低高糖致系膜细胞增殖,抑制高糖引起的TGF-β1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舒脉胶囊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硬化及脂代谢的影响,探讨该药防治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用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对模型组和给药组家兔行右下肢髂动脉定位电流刺激术,术后第2天起饲喂高脂饲料(含3%猪油、1%胆固醇),术后第2天和第15天,分别对模型组和给药组注射10%的牛血清白蛋白250 mg/kg,以此复制ASO动物模型;正常组行假手术,饲喂普通饲料;术后第2天起给药组用舒脉胶囊水煎剂灌胃,正常组灌胃同体积的纯净水,实验周期60 d。经耳中动脉采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观察髂动脉和胸主动脉的形态变化。结果①光镜:模型组血管内膜增厚、内膜下有大量的泡沫细胞堆积,管腔明显狭窄;而给药组可抑制内膜下泡沫细胞的生成,减轻内膜的增厚。②正常组胸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模型组血管内膜有大小不等的粥样斑块形成,管壁表面粗糙不光滑;给药组血管内膜局部有粥样斑块,但比模型组明显减轻。③模型组的血清CHO、TG、LDL-C、HDL-C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给药组能降低TG、LDL-C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脉胶囊可缓解AS-ASO的形成,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3.
免疫学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理论教学与实际科研应用。目前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传统教学模式阻碍实验教学的发展、学科课时设置少、实验内容陈旧、实验经费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提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免疫学实验课课时、改善实验条件、引入高质量的影视教材,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大学生独立完成的力度、重视课后总结分析等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肿瘤疫苗Ad-hDCT预防接种对移植到C57BL/6小鼠脑实质内的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Ad-BHG对照组(20只)和Ad-hDCT免疫接种组(20只).借助小鼠脑立体定位仪行B16细胞脑内注射;采用大体观察、流式细胞术、石蜡切片HE染色及冷冻切片CD...  相似文献   
4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因"胸闷、气短十余年,发作性胸痛4d"就诊。患者平素即有活动时胸闷、气短症状。入院前4d于干活时突然出现剧烈胸痛症状,位于胸骨中段右侧,持续30min后逐渐缓解,伴出汗、心悸等,无放射痛、恶心、呕吐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鼠肝损伤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二者疗效差异的原因.方法:用TLC初步比较茵陈蒿汤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成分差异,HPLC测定茵陈蒿汤水提物和醇提物中栀子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并以D-氨基半乳糖(D-GalN)复制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醇提取物高剂量预防组、乙醇提取物低剂量预防组、水提物高、低剂量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高、低剂量分别以预防性ig高剂量1.67 g'kg-1、低剂量0.84 g·kg-1给药7d,对照组正常饮食.8d后观察提取物对大鼠血清肝损伤指标的影响,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成分存在差别,但二者均具有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中水提物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含量(P <0.05,P<0.01),改善了肝脏的炎症病理状态.醇提物对血清AST,ALT,ALP等部分指标有所改善(P <0.05,P <0.01).但水提取物中栀子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均低于醇提取物.结论:以药效为指标,茵陈蒿汤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水提取工艺为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流感病毒感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后TNF-α、MCP-1转录、表达的影响及与TLR7介导的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1小时后,加入含小檗碱的培养基(终浓度5μg/ml),药物作用后6、12、24小时,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MCP-1的含量;24小时,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内TNF-α、MCP-1的mRNA水平,RT-PCR检测TLR7、MyD88、NF-κB P65 mRNA水平;4、6、24小时,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核转位情况,并做半定量分析;24小时,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后TNF-α、MCP-1的转录和表达(P<0.05),降低了TLR7、MyD88、NF-κB P65 mRNA水平(P<0.05、P<0.05、P<0.01),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后NF-κB P65的核转位及表达(P<0.01)。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TLR7介导的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抑制了NF-κB P65的核转位及表达,从而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MCP-1的产生,在流感治疗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外用中药珠香散体外抑菌作用和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抑菌实验采用杯碟法和试管法;细胞迁移实验采用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伤口模型,分别观察珠香散中各组成成分及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酿脓球菌、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另外,珠香散中各组成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珠香散中乳香水提取物对以上细菌均无抗菌作用;其醇提取物在0.031g/mL及0.001g/mL分别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酿脓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琥珀水提取物在高浓度下(0.375g/mL)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其醇提取物在0.016g/mL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酿脓球菌有抗菌作用.人工麝香水提取物在0.125g/mL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其醇提取物在0.002g/mL及0.031g/mL分别对酿脓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珍珠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以上7种菌都无抑制作用.珠香散复方水提取物在0.031g/mL及0.125g/mL分别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醇提取物在0.002g/mL及0.031g/mL分别对酿脓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细胞迁移结果显示:在高血清培养条件下无论在细胞伤口6h和培养22h,药物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低血清培养条件下,在细胞伤口6h,药物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变化;培养22h,除乳香组对细胞无明显作用外,其他药物组均比对照组有促进作用.结论珠香散复方有微弱的抑菌作用;其组成成分琥珀、人工麝香、水解珍珠粉的水溶部分在低血清条件下有一定的促细胞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中性粒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及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用蛋白染料染色法观察小檗碱对中性粒细胞(PMN)与HUVEC粘附作用的影响;用细胞ELISA法、APAAP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小檗碱对PMN-HUVEC粘附过程中粘附分子ICAM-1及CD18表达的影响。结果:小檗碱(0-32~8μgmL)作用于HUVEC,可抑制PMN与HUVEC间的粘附,对IL-1、TNF(1000μgmL)诱导的PMN-HUVEC粘附增强亦有抑制作用;而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