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31.
目的构建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提升麻醉科疼痛管理质量。方法参考文献,开展现状调查,明确问题,针对性改进。结果构建了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使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从14.10%降至2.6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从10.19%降至6.49%,对镇痛效果满意率从85.31%提升至99.35%,对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率从82.38%提升至96.83%,效果良好。结论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适用于麻醉手术部的术后疼痛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但其在人员、设备、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治疗晚期胸段食管穿孔的临床效果和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本组9例晚期胸段食管穿孔患者均行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均置管顺利,无一例死亡,置管时间平均62.6 d,置管期间发生3例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随访1~15年,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治疗晚期胸段食管穿孔效果确切,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肠溶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影响时间、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拜阿司匹林组和拜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组,3个月随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组TIA发作时间、发作频率较单独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组显著减少.结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能有效缩短TIA发作时间、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34.
在援助博茨瓦纳医疗队工作期间遇到 2例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 )扁桃体卡波肉瘤 (Kaposisarcoma)患者 ,报告如下。例 1  男 ,2 2岁 ,于 1999年 12月 3日因咽部异物感 2周就诊Nyangabwe医院耳鼻咽喉科。查右扁桃体III度肿大 ,左扁桃体II度肿大 ,暗紫色 ,无明显的渗出 ,鼻咽部可见散在溃疡。颈后多个散在淋巴结肿大 ,约 0 .5cm× 0 .8cm大小。上臂可见多个暗紫色的小隆起。抗 1型和 2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  相似文献   
35.
36.
37.
目的:对5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电图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缺氧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将我院近四年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电图有改变者50例,占92.4%,基本正常4例,占7.6%。结论: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中重度以上时心电图均有改变。  相似文献   
38.
胸腺肽Tα1(迪美仙)是采用新型工艺生产的富含28个肽Tα1的精制胸腺肽(每支50mg中Tα1不少于0.8mg)。本研究采用迪美仙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分轻、中度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适宜肾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制的问卷时94例肾移植患者,就健康教育需求的形式与内容、每次健康教育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多数患者选择医护人员进行讲解,讲解时间以20~30min为宜,因患者所处时段不同(术前、术后、出院前),其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同。结论 对肾移植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究中等长度导管(M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防治CRBSI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收集MC与PICC发生的CRBSI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与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5篇,共计34 235例患者,MC组CRBSI发生率为0.58%(43/7 392),PICC组CRBSI发生率为0.53%(142/26 843),Meta分析显示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63,95%CI=0.43~0.93,P=0.02)。除其他国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中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21,95%CI=0.07~0.64),美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53,95%CI=0.31~0.89),英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高于PICC组(RR=3.67,95%CI=1.18~1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亚组、其他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机对照研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12,95%CI=0.02~0.66),P=0.01],回顾性队列研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各研究间稳定性一般,质量良好和中等研究间稳定性好,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首次对MC与PICC发生CRBSI风险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在同等条件下可考虑优先选择MC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仍需更多高质量及儿童相关研究进一步评估、探究MC与PICC发生CRB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