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强穴注射治疗痉挛性出口梗阻观察南京市中医院(210001)郑雪平主题词痉挛性出口梗阻/外治法长强穴注射疗法笔者自1992年2月以来,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长强穴注射治疗痉挛性出口梗阻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65岁,男2...  相似文献   
12.
癫癎是神经科常见病,难治性癫癎约占癫癎的30%.其耐药机制包括许多方面,目前认为早期发病、症状性癫癎、特殊的临床发作类型等是难治性癫癎的重要相关因素[1].近年来,对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多药耐药基因(multiple drugs resistance,MDR)及其表达产物与难治性癫癎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痔血合剂治疗风伤肠络证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风伤肠络证痔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痔血合剂治疗;对照组36例予地奥司明片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便血、疼痛、脱垂、痔核大小及痔核黏膜状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 4%,对照组总有效率72. 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便血、疼痛、脱垂、痔核大小及痔核黏膜状态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便血、疼痛、痔核大小及痔核黏膜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痔血合剂治疗风伤肠络证痔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促进止血,缓解疼痛,促使痔核表面黏膜的自我修复,减缓其纤维化,缩小痔核,降低了再次出血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中的第18个成员,是胸腺来源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上的一个表面分子,其配体为GITRL。自发现GITR/GITRL以来,大量研究表明,GITR/GITRL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 TROPIS 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2 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TROPIS 改良挂线法治疗,n=36)和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n=36),比较两组的疼痛指数、创面面积(术后当天、术后 14 d、术后 1 个月)、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大便失禁 Wexner 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60(50,79)]d,短于对照组的[110(96, 129)]d;治疗组住院费用为(11 134.53±3 394.88)元,少于对照组的(14 225.92±6 535.61)元;治疗组使用镇痛泵组的疼痛指数为[1.0(0.0, 1.0)]分,低于对照组的[2.0(1.0,2.0)]分;治疗组术后当天、术后 14 d、术后 1 个月的创面面积分别为(10.58±5.62)cm2、(6.59±4.24)cm2、(3.5...  相似文献   
16.
<正>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习惯和结构随之改变,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呈上升趋势,最新研究表明,肠癌目前已经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3位的恶性肿瘤[1]。因为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容易远处转移的特点,目前肠癌的西医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蔹莓膏结合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6例)术后采用乌蔹莓膏结合VAC创面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外敷创面治疗。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速度、创面分泌物量、肉芽生长情况、创面细菌培养、复发率、疼痛指数、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MMP_2、活性MMP_9)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蔹莓膏结合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疗效较好,能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减少创面细菌生长,改善创面微环境,缓解创面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梳理肛瘘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理)相关文献并对其总结,以期为现代肛瘘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使用中国知网等搜索引擎,以肛瘘的中西医病因病理为搜索关键词,查阅近五年来与肛瘘相关的文献报道并对其归纳分析。结果:中医对肛瘘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且论述颇多,但肛瘘的西医病因病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确切发病机制。结论:深入研究肛瘘的西医病因病理机制,为肛瘘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是今后肛瘘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凉巴布剂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考察清凉巴布剂的抗炎作用,试剂盒检测足肿胀大鼠炎性组织中SOD、MDA、IL-1的含量。结果清凉巴布剂中剂量和高剂量对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炎性组织中IL-1、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清凉巴布剂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