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Toll样受体与内毒素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兰阴性杆菌的内毒素(LPS)可以通过特异性细胞受体的识别,激活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酶,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效应,最终导致机体的损伤、休克甚至死亡,它是临床所见的G败血症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LPS激活细胞的受体作用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LBP/CD_(14))是机体识别和增敏LPS敏感性的重要系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D_(14)缺乏跨膜区和胞内区,要将LPS信号转导到胞内需要其他辅助分子的参与。近年来Toll样受体的发现及其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促使对LPS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 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的家族成员、结构和分布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方法。方法:对4例确认为UPJ狭窄病人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5h,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5~10月随访,临床症状消失,IVU提示吻合口无狭窄,肾盂形态恢复良好。结论:后腹腔镜下治疗UPJ狭窄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3.
实验动物与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建立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 ,它可以达到既省时省力又能取得满意准确的实验结果。实验动物在其来源及遗传背景、种类及品系、性别、体重和等级上有差别 ,科研实验时在选择动物方面既要考虑动物在解剖结构、代谢特点及生物反应性等方面是否适合所作科研课题需要 ,还要考虑动物的来源是否清楚且方便获取 ,品种品系及年龄体重是否符合要求 ,还有是否经济 ,包括动物本身的成本 ,作实验时投入到实验动物体内的药物、试剂的成本 ,以及操作是否方便等 ,现就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选择时应注意的相…  相似文献   
44.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 笔者近几年来用挑刺、拔罐、姜片贴敷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417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 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4 0mmHg ,实验组动物给予 80 %O2 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动态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动物的MA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和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的最大速率 (±dp/dtmax)于治疗后 4h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而实验组动物的平均肺动脉压 (mPAP)则在治疗后 1h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动物的治疗后 8h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氧疗在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过程中对心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6.
董燕  王仙园  周娟  郑江 《护理研究》2004,18(17):1527-1529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作用的安全时限。[方法 ] 1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3 3kPa ,实验组给予 80 %氧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观察两组MAP、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的变化 ,并观察治疗后 4h、8h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PaO2 、PaCO2 、MAP分别在治疗后明显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两组血浆MDA、SOD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8h ,实验组家兔的肺间质局部稍增厚 ,对照组肺间质增厚不明显。 [结论 ]持续高浓度氧疗 8h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是相对安全的 ,超过 8h可能会出现肺损伤。  相似文献   
47.
作者于1972年在盘尾丝虫病重度感染的扎伊尔卢桑博地区考察了甲苯哒唑对盘尾丝虫的效果。观察了14例,给予甲苯哒唑100毫克,一日2次,连服6天。治疗前和治毕的全部病例以及治后8个月的10个病例均在上午10时至中午切取肩部和大腿外侧上部2小块皮作微丝蚴计数。治疗前的微丝蚴平均数为510条,治毕为136条,8个月后为453条。治毕与治疗前相比是有差异的,但8个月后微丝蚴又回升到相当于治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48.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现场查病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估几种常用血吸虫病诊断方法现场查病的效果。 方法 2005年11月,选取江西省鄱阳湖沿岸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的6~65岁居民为调查对象,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 3张涂片)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的同时,分别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及2种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A和IHA-B)进行血清学检测,以评价该几种检测方法的效果。 结果 3村共检测居民1 864人,平均粪检阳性率为9.7%。改良加藤法在血吸虫病中度、重度流行区的漏检率相对稳定,为20.0%~27.8%;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的漏检率在每克粪便虫卵数(EPG)>100时相对稳定(约25%)。DDIA、F?鄄ELISA、IHA?鄄A和IHA?鄄B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7.8%、50.0%、66.3%和40.1%。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DDIA、F?鄄ELISA、IHA-A和IHA-B的敏感性分别为75.3%、65.8%、85.6%和76.0%;特异性为55.1%、51.7%、35.7%和63.6%。与其他几种免疫血清学诊断方法相比,IHA?鄄B试剂的特异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及粪检符合率最高。DDIA法与IHA-B法的符合率最高(77.3%),而F-ELISA和IHA-A的符合率最低(61.5%)。 结论 在血吸虫病中、重度流行区,改良加藤法虫卵检出率和稳定性均优于尼龙绢集卵孵化法;IHA-A的敏感性最高,IHA-B的4个指标最高,具有较高的现场使用价值,但需进一步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陈旧性与新鲜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将研究对象按陈旧性骨折和新鲜性骨折分为两组,分别拍摄两组术前术后标准正侧位x线片,从而对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后凸畸形的矫正及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AS)研究对比。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1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引导下复位空心螺钉固定,与之前相同类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4例患者组进行比较,评估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全部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0~27个月,平均17个月,两组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骨不愈合并发症;关节镜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较少,术后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切开组。结论关节镜引导下复位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髁部骨折具有微创、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并可对膝内合并损伤进行诊治,对比切开复位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