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对内固定方法进行分析。方法:自2008年9月-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25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损伤按Myerson分型,A型4例,B1型3例,B2型12例,C1型2例,C2型4例,采用异性跟骨钢板根据分型合理剪切后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5-48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总评分(88.400±8.435)分。结论:用跟骨异性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置换后引流可减少置换后伤口渗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仍有较多研究者认为引流不但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会增加患者对伤口的恐惧,降低患者舒适度,因此,对于髋关节置换后引流与不引流一直是临床骨科医师争论的焦点。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后引流与不引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全文、中国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3年2月28日的相关文献,纳入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引流与不引流的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用RevMan5.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7个研究,共1838例患者,均为随机平行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引流组患者输血人数(RR=1.36,95%CI:1.03-1.79,P=0.03)、输血量(MD=0.59,95%CI:0.14-1.05,P=0.01)、失血量(MD=355.14,95%CI:204.93-505.35,P <0.0001)和住院时间(MD=1.04,95%CI:0.62-1.47,P <0.00001)均高于不引流组,但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91,95%CI:0.64-1.30,P=0.62)。Meta分析的结果证实,髋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康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王世强  李鹏  邓江  陆双明 《海南医学》2007,18(9):63-63,32
随着社会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事故增多,跟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大多数为关节内移位的粉碎骨折,以青壮年者最多.传统的方法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容易遗留伤残,尽管许多学者为改善治疗效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夏天无注射液(Injection Coryadlis Decumbens Pers,ICD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24h模型,应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量脑组织梗死面积;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ICD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DP 0.05ml/kg、0.025 ml/kg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或P〈0.05);ICDP 0.01ml/kg组脑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CAM-1 mRNA在各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夏天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涉及ICAM-1 mRNA的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05.
交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失准处理方法探讨$遵义医院骨科!563002@邓江 $遵义医院骨科!563002@韩小松 $遵义医院骨科!563002@王世强 $遵义医院骨科!563002@徐林 $遵义医院骨科!563002@陆双明~~  相似文献   
106.
<正>30出头的刘先生是一家公司销售部门的副经理,经常需要陪客户喝酒。大概是四年前,刘先生因为感到"肚子胀"并且隐隐作痛等不适,去医院查出了乙肝"大三阳",脂肪肝,而且转氨酶升高,医生嘱咐他长期戒烟忌酒、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刘先生吃了几个星期的药,感觉好点了就没怎么在意,继续像以前那样陪客户喝酒。最近两个月,刘先生又感觉乏力、腹胀、小便发黄,喝酒能力明  相似文献   
107.
邓江  王世强  韩小松 《贵州医药》2003,27(6):552-552
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往多采用穿刺冲洗或置管冲洗来进行治疗,治疗中常出现冲洗不彻底、冲洗管堵塞至冲洗不通畅,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近2年来我们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加置管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23例,并随访3~12月进行疗效评定。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关节镜组 1998年4月至2000年9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术后置管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15~63,平均36.7,病因:有关节内注射史7例,其中局部封闭5例,注射透明质酸钠2例;2例病人有关节外伤史;3例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时除1例体温轻度升高外,其余22例病人体温均在38C以上,所有病例血象明显升高,均表现有膝关节红、肿、热、痛等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关节腔穿刺液镜检均见有脓细胞,有17例见脓球。关节镜下所见:所有病例在关节软骨或滑膜处均不同程度附着有薄膜样苔状物,滑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均为单节段损伤,T12 11例,L1 26例,L2 7例,L3 2例,L4 1例。22例术前制作3D打印个体化体外导板,模拟置钉,术中辅助置钉(导板组);25例采用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徒手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Neo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置钉等级,计算置钉准确率;在术前、术后X线片上测量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计算椎体矢状面指数,评价骨折复位及矫正情况;术前和术后1d、7d及1年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3.57±12.18min、23.69±3.63min、15.26±4.15次、48.82±13.72ml;徒手组分别为85.56±16.27min、41.36±8.12min、26.93±6.93次和74.35±18.64ml;导板组均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0级置钉119枚,1级置钉3枚,置钉准确率为97.54%;徒手组0级置钉128枚,1级置钉10枚,2级置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2.09%,导板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均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与徒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相比能够显著性提高置钉准确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辐射暴露。  相似文献   
109.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置换后引流可减少置换后伤口渗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仍有较多研究者认为引流不但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会增加患者对伤口的恐惧,降低患者舒适度,因此,对于髋关节置换后引流与不引流一直是临床骨科医师争论的焦点。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后引流与不引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全文、中国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3年2月28日的相关文献,纳入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引流与不引流的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用RevMan5.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7个研究,共1 838例患者,均为随机平行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引流组患者输血人数(RR=1.36,95%CI:1.03-1.79,P=0.03)、输血量(MD=0.59,95%CI:0.14-1.05,P=0.01)、失血量(MD=355.14,95%CI:204.93-505.35,P < 0.000 1)和住院时间(MD=1.04, 95%CI:0.62-1.47,P <  0.000 01)均高于不引流组,但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91,95%CI:0.64-1.30,P=0.62)。Meta分析的结果证实,髋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康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的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 目的:观察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建立右侧桡骨长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丝素/壳聚糖复合支架,空白对照组造模后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进行X射线摄片、标本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术后16周,实验组缺损区X射线影像与正常骨组织无区别,骨髓腔完全再通,有明显的骨组织生成,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小梁和较多核深染的长梭形骨细胞;对照组X射线骨密度影略低于正常骨组织,部分骨髓腔再通,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细胞周围有不少软骨细胞,未见明显的骨小梁或骨板结构,排列较紊乱;空白对照组断端骨钙化影同正常骨组织一致,断端各自封闭形成骨不连,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和少量的类骨组织。表明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可较好地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