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21.
目的 探究瘦素受体(LEPR)基因rs3790433与rs12037879、脂联素受体(ADIPOR1)基因rs10920533和ADIPOR2基因rs11061971位点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蒙古族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病例组来自呼和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和通辽市的238例蒙古族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测定血浆硫化氢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高血压与血浆硫化氢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42例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硫化氢的浓度,并且对硫化氢与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硫化氢水平(37.08±10.36)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0.98±6.23μmol/L),P<0.001。(2)高血压1级组、2级组、3级组硫化氢的浓度分别为(47.73±3.87)μmol/L,(37.38±4.60)μmol/L,(26.87±7.56)μmol/L,并且差异显著(P<0.01)。(3)高血压组血浆硫化氢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负相关(r=-0.7768,r=-0.7439,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血浆硫化氢水平较低,且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提示内源性硫化氢减少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子宫交叉捆绑术 (CBS)治疗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iPPH)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105例剖宫产术后iP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3组,其中28例行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CBS组),47例行子宫前后壁缝线加压B-lynch缝合术(BLS组),30例行子宫宫腔内Bakri球囊压迫术(BBC组)。观察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输血量、疗效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CBS、BLS和BBC三组术中出血量为(1 571.8±197)mL、(1 764.6±346)mL和(1 952.4±2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028, P<0.01);CBS组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比值高于BLS、B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520, P<0.01);CBS组的术后2 h和24 h出血量,以及输血量均低于BLS、B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BS、BLS、BBC组治疗方式产后止血有效率分别为100.0%(28/28)、95.7%(45/47)、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4.533, P<0.01)。CBS、BLS、BB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4%(4/28)、21.3%(10/47)、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8, P<0.05)。CBS组术后1例肠粘连;BLS组2例肠粘连,1例肠穿孔;BBC组1例肠坏死。抗感染、引流及换药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02例,失访3例,随访3~67个月,平均33.5个月。全部病例除BLS组1例因术后再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外,其余病例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与传统的BLS和BBC手术相比,CBS手术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CBS术后并发症低发生率低于BLS和BBC。  相似文献   
24.
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磁共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的类型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分5组(11岁~、21岁~、31岁~、41岁~、51~60岁),每组男女各10名;利用Siemens 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开闭口斜矢状位扫描,共200侧关节;对每侧关节中间层及其相邻内、外各一层磁共振图像进行视觉诊断.结果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59名(59.0%)双侧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前移位和隐匿性前移位的关节侧数分别为140侧(70.0%)、14侧(7.0%)和46侧(23.0%),在5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最大开口度平均为(46.3±5.5)mm,不同关节盘位置的受试者间最大开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志愿者中颢下颌关节盘移位确实存在,其分布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盘移位以隐匿性前移位为主;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5.
张秋芳  赵燕平  葛姝  朱伟玲 《中医杂志》2012,53(16):1390-1393
目的研究艾灸对人体红外热像、心率、皮肤电导、血氧饱和度的即刻效应。方法选取46例在校大学生,对其双侧劳宫穴、神阙穴、22例足三里及22例涌泉穴依次进行艾灸,检测艾灸前后心率、皮肤电导、血氧饱和度,并采集其中41例受试者身体各部位艾灸前后红外热像数据。结果除鼻部、口部、胸部左侧、胸部右侧外,受试者其他部位艾灸前后红外热像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艾灸后皮肤电导、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艾灸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可即刻改善血液循环且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患病情况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X线片征象。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面痛治疗中心就诊的10~19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386例为患者组,因错牙合畸形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10~19岁患者339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采用CBCT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扫描。对两组患者TMJOA检出率及X线片征象进行分类比较。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患者组TMJOA病例157例,检出率40.7% (157/386),对照组TMJOA病例41例,检出率12.1% (41/339),患者组TMJOA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男性和女性TMJOA检出率分别为30.9%(34/110)和44.6%(12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8.6%(9/105)和13.7%(32/23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TMJOA骨质改变类型构成比进行比较,患者组髁突骨皮质模糊(31.7%, 65/205)、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共占25.4%, 52/205)高于对照组[髁突骨皮质模糊占1/58(1.7%),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共占3/58(5.2%),P均<0.05],对照组髁突磨平变短(39.7%,23/58)和骨质硬化(39.7%,23/58)高于患者组[髁突磨平变短占13/205(6.3%),骨质硬化占30/205(14.6%),P均<0.05]。结论:青少年TMD患者及正畸患者中骨关节病并不罕见,TMD患者组骨关节病病例女性多见。患者组与对照组TMJOA X线片征象中溶解破坏类(包括髁突骨皮质模糊、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和相对稳定类(骨质硬化、骨质增生、囊样变、骨质磨损和磨平变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7.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为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自2008年至今,笔者尝试为20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应用便携式电暖器热敷下腹部,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髁突位置改变在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髁突在关节窝位置对TMJDS结构紊乱的诊断意义,作者选择颞下颌关节紊千百万综合征结构紊乱患者26例,均拍摄关节完全矫正关节侧位体层片,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关节间隙的面积及线性测量。其中19例(21侧)进行关节上腔造影检查。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髁突位置呈明显后移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虽然髁突后移位与关节盘前移位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最终仍需依靠关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髁突运动中心大张口轨迹与关节窝形态的关系 ,对TMD患者髁突运动中心轨迹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利用自行开发的髁突运动中心轨迹显示分析系统 ,分别以运动中心、终末绞链轴点作为参考点 ,观察 10名健康人和 7例临床检查怀疑盘前移位的TMD患者大张口轨迹 ,与磁共振成像得到的相应关节窝形态及关节盘位置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人左右侧运动中心轨迹与关节窝形态曲线重合率分别为 80 % (8/ 10 )和 90 % (9/ 10 ) ;终末绞链轴点轨迹与关节窝形态重合率均为 0 (0 / 10 )。TMD患者中 ,11侧盘前移位关节 ,除 1侧可复性盘前移位关节外 ,髁突运动中心轨迹均与正常的轨迹明显不同 ,出现各种改变 ;3侧正常盘位关节 ,髁突运动中心轨迹均与健康人的轨迹相似。结论 运动中心轨迹较终末绞链轴点个体稳定 ,可认为是较理想的研究髁突运动轨迹的参考点  相似文献   
30.
在云南文山县进行了麻风健康教育后,对问卷调查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健康教育与早期发现病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教育可以提高目标人群的麻风知识水平,从而导致病人主动就医,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