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修华  刘影  王卫国  李娜  葛云龙  李永  祖元刚 《中草药》2014,45(15):2165-2171
目的以乙醇做溶剂,超纯水作为反溶剂,HPMC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反式肉桂酸(TCA)微粉,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TCA微粉颗粒大小和形貌的主要影响因子(沉积时间、药物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比、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强度)进行考察。方法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分析(LC-MS)、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DSC)、溶出度对所得TCA微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获得的TCA纳米粒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30 nm;纳米化后的TCA质量分数由99.0%提高至99.8%,溶出速率是原药的1.67倍。结论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TCA超微粉,能够提高TCA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为进一步的制剂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祖元刚  钟晨  赵修华  吴微微  李媛媛  冯子奇 《中草药》2015,46(10):1454-1459
目的考察石榴皮Granati Pericarpium超微粉的制备工艺以及石榴皮超微粉体内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法对石榴皮超微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选取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石榴皮超微粉、石榴皮粗粉、水溶性维生素E(VE)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进行大鼠体内抗氧化研究。结果石榴皮超微粉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粉碎时间25 min、粉碎温度-17℃、进料量198 g,在该条件下验证石榴皮超微粉粒径可达到7.68μm,接近于预测值7.96μm。优化得到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石榴皮超微粉组和VE组相对于石榴皮粗粉组和空白对照组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有效减少血清中丙二醛(MDA)的量。结论石榴皮超微粉具有较强的抵御膜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血清中自由基的能力,这表明石榴皮超微粉中的活性成分较粗粉可以更快、更好地得到释放,从而表现出更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盐酸表阿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目前临床使用的不足多为药物释放快、目标组织药物浓度低,静脉给药后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不良反应明显.目的:针对盐酸表阿霉素临床应用的不足,制备盐酸表阿霉素纳米靶向注射制剂.方法:以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采用乳化-高压匀质法,制备盐酸表阿霉素纳米靶向注射制剂,以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 Zeta 电位,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白蛋白负载盐酸表阿霉素纳米制剂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结果与结论:制备的盐酸表阿霉素纳米粒外观呈均匀球型,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157.73±0.40) nm,平均 Zeta 电位为(-30.85±0.43) mV,载药量22.78%,包封率可达96.24%.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药物释放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突释阶段微球释药量在24 h内达42.6%,缓释阶段纳米粒释药持续时间长,在112 h 时释药量达84.1%,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果表明乳化结合高压匀质法制备的盐酸表阿霉素纳米靶向制剂粒径均匀,粒径范围分布窄,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表征与水溶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难溶于水的脂溶性青蒿素(artemisinin,Art)通过多孔淀粉(porous starch,PS)负载后形成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Art-PSM),使其理化性质优于Art原药,从而改善Art的水溶性。方法采用物理吸附方法使PS微粒对Art原药进行负载,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制备Art-PSM的最佳条件。通过扫描电镜检测(SEM)、比表面积的测定(BET)、红外光谱检测(FTIR)、X射线衍射检测(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检测分别对Art-PSM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与分析。分别检测Art-PSM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解度。结果通过对理化性质的表征验证了在最佳制备条件下,PS已成功负载Art形成微球,其载药量为(20.37±0.61)%,包封率为(81.86±3.06)%。PS负载Art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Art原药已完全被PS所吸附,体现出和PS一样具有无定形态结构,从而提高了Art原药的水溶性。Art-PSM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分别是Art原药的3.77、1.64和1.72倍。结论 Art-PSM显著提高了Art原药的水溶性,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纳米喜树碱与不同种属蛋白结合情况及其在不同种属血清中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喜树碱在人白蛋白和牛白蛋白的磷酸盐溶液中的蛋白结合率,以及在小鼠、小牛、人血清和磷酸盐溶液中内酯环形式的稳定性。结果:纳米喜树碱在牛白蛋白和人白蛋白中的结合率分别为(38.0892±2.9034)%和(27.3305±4.2618)%,在小牛和人的血清中开环速度较在磷酸盐和小鼠血清中快。结论:蛋白和血清的种属差异是影响纳米喜树碱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可主动靶向癌细胞的叶酸(FA)介导吡柔比星(PRB)葡聚糖(DEX)纳米粒(FA-PRB-DEX-NPs)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制备FA-PRB-DEX-NPs,采用二水平设计法,以PRB与DEX质量比(X1)、DEX浓度(X2)、混合液流速(X3)、萃取釜温度(X4)、萃取釜压力(X5)为因素,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等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计算叶酸偶联度,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表征纳米粒性质。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X1=0.5、X2=9.98mg·mL-1、X3=3.3mL·min-1、X4=50℃、X5=15MPa。以此所制纳米粒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78±15.8)nm、7.73%、33.2%,FA偶联度为2.97%。各表征方法结果显示纳米粒与原药比较粒径更小,呈无定形非晶态。结论:筛选的制备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可主动靶向癌细胞表面的FA-PRB-DEX-NPs,且所采用的超临界反溶剂法方法简单,更适合工艺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黄岩  祖元刚  张琳  赵修华  赵野  曹姗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10):2060-2064
目的 探讨注射用甘草酸纳米无菌粉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制备甘草酸纳米粒,高压蒸气灭菌后制备注射用甘草酸纳米无菌粉;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甘草酸单铵组、甘草酸纳米粉组、模型组、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ig 50% CCl4-大豆油溶液8周以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随后甘草酸单铵组、甘草酸纳米粉组分别iv相应药物1.71×10?5 mol/(kg?d),连续4周;测定大鼠肝脏指数,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匀浆液中羟脯氨酸(Hy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活性,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与甘草酸单铵组相比,甘草酸纳米无菌粉组血清中ALP、ALT、AST活性分别降低29.68%、5.51%、3.97%;肝脏指数降低3.42%,肝组织Hyp降低15.67%、SOD升高15.70%、GSH-Px升高6.56%。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甘草酸纳米无菌粉组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病变过程得到缓解。结论 经过粒径改造的甘草酸无菌粉注射液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葛云龙  赵修华  祖元刚  张印  祖畅  刘艳杰 《中草药》2016,47(14):2447-2453
目的优化姜黄素(Cur)纳米粒冻干粉(CNLP)制备工艺。方法以丙酮作为溶剂,去离子水作为反溶剂,聚山梨酯-80(P80)作为表面活性剂,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反溶剂法制备CNLP,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CNLP制备工艺的优化。影响CNLP粒径大小的因素有Cur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用量、沉积时间、搅拌速率、冻干保护剂用量;得到的CNLP与原粉进行饱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对比实验。结果制备CNLP最优工艺为Cur质量浓度8mg/m L、溶剂与反溶剂比1∶5、表面活性剂用量0.05%、沉积时间5 min、搅拌速率400 r/min、冻干保护剂甘露醇与Cur质量比4∶1;获得的CNLP平均粒径大小为(172.2±4.6)nm;CNLP复溶液Zeta电位为(-19.7±3.7)m V;SEM图谱显示Cur原粉呈不规则的大块状,粒径在20μm左右。CNLP呈不规则的均匀块状结构,粒径在170 nm左右,与原粉相比粒径明显减小。从以上CNLP的形态来看,由激光粒度仪测得的CNLP平均粒径是基本一致的。通过饱和溶解度检测,在去离子水中,CNLP的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41.32倍;在人工胃液中,CNLP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1.74倍;在人工肠液中,CNLP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4.11倍。通过溶出度检测,在去离子水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14.51倍;在人工胃液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2.33倍;在人工肠液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44.79倍。结论反溶剂法制备的CNLP可以改善Cur水溶性,有利于提高Cur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0.
邱琳  赵修华  祖元刚  张印  刘艳杰  吴微微  李媛媛 《中草药》2018,49(10):2387-2393
目的优化熊果酸纳米粒(ursolic acid nanoparticles,UANs)的制备工艺,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以氯仿-乙醇(7∶3)为有机相、超纯水为水相、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和冻干保护剂制备UANs。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制备UANs的最优条件,并以粒径大小作为单因素实验的考察条件。影响UANs粒径大小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匀浆速度和匀浆时间、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UANs进行表征。并就熊果酸(UA)原粉和UANs冻干粉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速率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制备UANs的最优工艺:泊洛沙姆188的质量分数为0.05%,有机相和水相的比为1∶4,匀浆速度为7 000 r/min,匀浆时间为2 min,均质压力为50.0 MPa,均质次数为6次。在最优条件下制备UANs的粒径为(157.5±28.0)nm,电位为(20.33±1.67)m V。根据粒径正态分布曲线,UANs粒径分布均一;由SEM图像可知,UANs的形态近球形。通过XRD和DSC检测,可以确定纳米粒中UA已转变成无定形态。UANs冻干粉在人工胃液(SGF)、人工肠液(SIF)和去离子水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是原粉的13.48、11.79和23.99倍。UANs冻干粉在SGF和SIF 2种介质中的溶出速率分别比原粉提高了14.72倍和74.35倍。结论利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的UANs改善了UA的水溶性,有利于提高UA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