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属于罕见病,容易误诊,病情多变而凶险,如得不到及时诊治病死率达90%。其特征性的五联征包括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现对我院诊治的TTP患者8例进行回顾,着重分析其中6例误诊患者的诊断和误诊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腔、双腔PICC及CV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根据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不同,分为单腔PICC组(A组),双腔PICC组(B组)及锁骨下双腔CVC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ICC组(A组和B组)在置管安全性、留置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上优于双腔CVC组(P<0.05);双腔CVC组局部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而PICC组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CVC组(P<0.05).结论:与锁骨下CVC及单腔PICC相比,双腔PICC既能满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同时输注两路液体的需求,且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值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效应细胞NK-92 MI杀伤靶细胞THP1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LDH释放法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前后NK-92 MI对THP1的杀伤效率;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HP1细胞表面自然杀伤细胞激活性受体D(NKG2D)相关配体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效靶细胞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处理后NK-92 MI在不同效靶比均可提高对THP1细胞的杀伤效率;冬凌草甲素可上调THP1细胞表面MICB、ULBP1和ULBP2表达,同时增加效靶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β释放,而对MICA、ULBP3表达及TNF-α释放无明显影响。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增加MICB、ULBP1和ULBP2表达以及促进IFN-γ和TNF-β释放提高THP1细胞对NK-92 MI的杀伤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吡罗美拉汀(Neu-P11)对急性高眼压兔眼内压的影响。方法采用特伦德伦伯卧位法建立急性高眼压模型兔。建模后将33只急性高眼压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局部给药组和全身给药组,给予生理盐水,褪黑素(Mel)和不同剂量的Neu-P11处理,局部给药通过眼角膜滴注固定体积(10 μL)药物进行给药,全身给药通过灌胃固定体积(1 mL)药物进行给药,给药后平位休息2 h,然后再次置于卧位45 min,平位每小时测量一次眼内压,连续监测6 h,重复实验一周。结果新西兰大白兔经Trendelenburg卧位诱导后,眼内压约升高为正常组的1.9倍。局部给药组经Neu-P11和Mel治疗后眼内压明显降低(P<0.05),且Neu-P11低浓度治疗组比高浓度组效果更佳。全身给药组Neu-P11和Mel均可明显降低眼内压,且Neu-P11对眼压的影响存在剂量依赖性,Neu-P11浓度越高眼内压下降速度越快。结论Neu-P11和褪黑素均具有降低急性高眼压兔眼内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构建人prohibitin基因真核过表达载体,探讨上调prohibitin对NB4-R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耐药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PCR钓取目的基因prohibitin,与pEGFP-N1-3FLAG真核载体定向连接,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载体pEGFP-N1-3FLAG-prohibitin转染NB4-R1细胞,以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效果,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prohibitin过表达对NB4-R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CR筛选及测序比对,证明成功构建了prohibitin基因过表达载体;对NB4-R1细胞转染率可达70%以上;qRT-PCR结果显示转染pEGFP-N1-3FLAG-prohibitin过表达载体组(OE)prohibitin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CON)和阴性对照组(NC)分别上调(1.64±0.37)倍和(1.58±0.43)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E组prohibitin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和NC组分别上调(1.91±0.33)倍和(1.99±0.37)倍(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CON组、NC组和OE组NB4-R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8±0.43)%、(6.63±0.46)%和(28.22±1.33)%,OE组较CON组和N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3.80±0.24)倍和(3.39±0.30)倍(P0.05)。结论过表达prohibitin可诱导NB4-R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细胞株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 1, PD-L1)表达水平对NK细胞杀伤效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抽取健康人外周血,应用miniMACS免疫磁珠阴选法分出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细胞株表面PD-L1表达水平;LDH释放法和单抗体阻断实验分析NK细胞对AML细胞株的杀伤效应;ELISA法检测效靶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含量。结果:CD3-CD56+NK细胞含量由分选前的(12.44±3.48)%提高到(71.29±5.6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面低表达PD-L1(18.35±4.12)%,而THP1细胞表面高表达PD-L1(76.42±26.54)%,同时发现NK细胞对KG-1a具有高效杀伤效应,而对THP1杀伤效果相对较差;联合应用PD-L1单抗可不同程度加强NK细胞对5种AML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促进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结论:NK细胞对AML细胞株的杀伤活性与靶细胞表面PD-L1表达量有关,PD-L1高表达可抑制NK的效靶杀伤活性,而阻断PD1/PD-L1结合则有益于靶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FN-γ和IL-2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病理过程与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损伤密切相关,BRB损伤和渗透性增加,导致黄斑水肿,是2型糖尿病患者视力丢失的主要原因。BR B主要包括内屏障(iBR B)和外屏障(oBR B),其功能及生理作用不同,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症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血管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我们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新生血管研究进展献的复习,对新生血管产生的因素、机理、生长过程以及新生血管的西医和中医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了解新生血管产生的机理,并探索防治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症新生血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