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SLE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抗C反应蛋白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确诊的SLE患者进行研究。结果SLE患者抗CRP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疾病活动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DNA抗体与C3、C4降低,在CR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抗CRP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有关,抗CRP抗体可能通过影响CRP水平而参与SLE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从石蜡包埋表皮组织中提取DNA ,进行 β 连环蛋白基因 3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的方法。方法∶从 14例不同重量、不同年代石蜡包埋皮肤鲍温氏病病变组织中提取DNA ,再进行 β 连环蛋白基因 3号外显子PCR扩增。结果∶5mg组织提取DNA的PCR扩增未获成功 ,而用 10mg和 2 0mg组织提取的DNA可成功扩增 ;已包埋 10年以上的 5例标本仅 2例成功扩增 ,而 9例 10年以内的标本全部成功。结论 :10mg及 10mg以上且 10年以内的石蜡包埋表皮组织可用于目标基因PCR扩增。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治疗过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86例SLE患者病历资料,动态比较不同病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变化情况.结果首诊时病程为<1月组患者和1~3月组患者的SLEDAI值低于4~6月及>6月组患者;治疗后SLEDAI值显著低于初始值,且治疗后2月~3年间SLEDAI值高于其它各时期.SLEDAI值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总量不相关.结论至首诊时病程短的患者,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有效缓解SLE病情活动;而至首诊时病程长的患者病情缓解相对较慢.SLE治疗后2 月~3年病情较活跃,易出现内脏损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4.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的双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刀豆蛋白A(Con A)刺激的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OMT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OMT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在多克隆刺激剂Con A和OMT的共同作同下荧光强度的变化,并应用CELLQuest软件分析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的影响程度.结果 500、125和31μg/mL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而16、8、4、2μg/mL 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但其剂量依赖关系不明显.结论 CFDA-S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是分析淋巴细胞增殖的有力工具:OMT对小鼠淋巴结T细胞的增殖呈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月至2008年2月该科收治的20例儿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儿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20例患儿均有发热、全身性红斑、小脓疱。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内或角层下脓疱形成和真皮浅层水肿。去除可能的发病因素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 儿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多由药物引起,发热和泛发小脓疱是该病的特点,去除诱发因素和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国内外通用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life,QO L)测量工具,测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生活质量,筛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人CD147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147分子是一种新发现的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转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包括皮肤在内的多个组织器官,并在机体病理和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构建了CD147蛋白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CD147及其有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CD147 siRNA对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增殖及CD14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147siRNA转染对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SUPER/CD147 siRNA稳定转染至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147 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转染pSUPER/CD147 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了pSUPER/CD147 siRNA的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其在转染后24h、48h和72h的增殖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siRNA转染能有效抑制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的表达,且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 探讨玫瑰痤疮患者阵发性潮红的临床特点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痤疮患者728例,采用阵发性潮红国际标准化量表(FSQ)、持久性红斑医生评分量表(CEA)、患者自评量表(PSA)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收集资料,分析阵发性潮红的发作特点、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困扰度及其与持久性红斑评分的相关性等。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728例患者中,阵发性潮红最常出现的部位为颊部(682例,93.7%)及颧部(617例,84.8%);持续时间5 min至2 h的患者比例最高(484例,66.5%);317例(43.6%)受刺激后潮红发作,233例(32.0%)潮红每天发作且1天内多次发作。503例(69.1%)患者潮红的总体评分在中度以上;412例(56.6%)认为潮红可对睡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59例(8.1%)认为影响可达重度及以上;662例(90.9%)认为潮红对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304例(41.8%)认为影响程度在重度及以上。潮红总体评分和其对生活的困扰评分均与医生评价的持久性红斑严重程度(CEA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s = 0.166、0.151,均P<0.05),与患者自评的红斑严重程度(PS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s = 0.518、0.500,均P<0.05)。结论 玫瑰痤疮患者的阵发性潮红具有典型的发作部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频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衡力改善眉间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优效性试验设计,将安慰剂以及100单位/瓶和50单位/瓶衡力R用2.5ml氯化钠注射液复溶,在左右皱眉肌各取2位点,降眉间肌取1位点,每1位点肌肉内注射0.1ml。结果:对488例受试者为期120天的观察,有效性结果显示:20单位组优于10单位组,10单位组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结果显示:发生不良事件81例138例次,不良反应为69例81例次,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衡力R10单位、20单位,在改善眉间纹方面,与安慰剂相比,疗效确切,高剂量组(20单位)要优于低剂量组(10单位),但是,两剂量组之间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