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81.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壮春  袁强  曹蕾  郝东升 《检验医学》2005,20(6):550-55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0年~2004年分离出的1405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6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15.3%),抗菌作用最差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总耐药率为64.1%)。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82.
目的 探讨联合偏转角内收型(combined deflection angle classification adduction type,CDACADT)分型与股骨颈骨折经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21例CDAC-ADT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69例,女52例;年龄19~79岁,平均48.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2例,高处坠落伤24例,摔伤4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6.0 d。其中CDAC-ADTⅠ型18例、Ⅱ型46例、Ⅲ型57例;Garden分型Ⅱ型6例、Ⅲ型103例、Ⅳ型12例;按骨折线位置分型,头下型26例、经颈型88例、基底型7例。均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并分析并发症与CDAC-ADT分型、Garden分型、骨折线位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4个月,平均24.9个月。术后共发生内固定失败10例、骨折不愈合7例、股骨头坏死30例。相关性分析示,患者CDAC-ADT分型与总体并发症发生、内固...  相似文献   
483.
袁强  柳大烈  袁继龙  单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0):1476-1477,1480
目的 建立兔眶距增宽修复重建手术的动物模型,研究了解眶距增宽矫正后眶周骨骼愈合及内眶距变化的规律。方法 4-6月龄新西兰兔16只,行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眶内移。全部16只兔在眶内移术后即刻和术后12周分别进行内眶距测量,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即刻内眶距平均0.74cm,术后12周平均内眶距为0.96cm,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和组织学检查见骨愈合处明显新骨生成,眶距增宽复发明显。结论 使用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眶内移技术可成功缩窄兔内眶距,是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84.
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LIP)能够诱导大鼠的脑缺血耐受,并且p38 MAPK和ER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自由基是否参与LIP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和p38 MAPK和ERK表达的上调。方法:128只永久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6)、全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 CI)组(n=16)、LIP+CI组(n=16)、DMTU(自由基清除剂)+LIP+CI组(n=64)和DMTU+sham组(n=16)。各组6只大鼠于末次手术后7 d取材,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 DND)情况;另外10只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海马CA1区p38 MAPK和ERK的表达。结果:致死性全脑缺血引起大鼠海马CA1区出现明显的DND。然而,LIP明显逆转了上述损伤性变化:与CI组比较,CA1区组织学分级降低、神经元密度增加(P<0.01);此外,与C...  相似文献   
485.
目的:比较分析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不同面积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接受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的80例(109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运用股骨头坏死面积统计软件评估所有患髋治疗前的坏死面积比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坏死面积比例≤30%组39例(54髋),坏死面积比例>30%组41例(55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18个月以上,平均为(25.48±8.48)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坏死面积比例≤30%组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评分及髋伸屈范围等方面显著优于坏死面积比例>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坏死面积比例≤30%组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髋伸范围、内外旋范围、内收外展范围均显著优于坏死面积比例>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影像评级、骨髓水肿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  相似文献   
486.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硬化带分型与骨髓水肿分级及髋关节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4月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病例资料,共126例195髋。运用硬化带分型方法将坏死股骨头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型、中度不稳定型及重度不稳定型,分析不同分型与髋关节疼痛程度及骨髓水肿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R×C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股骨头坏死患者各髋关节疼痛程度与骨髓水肿分级有相关性;通过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表明各疼痛程度下骨髓水肿分级的平均秩次呈递增趋势,说明疼痛程度越高,骨髓水肿越严重;不同股骨头坏死患者各硬化带分型与骨髓水肿分级、疼痛程度的差异均有相关性,通过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表明各硬化带分型下骨髓水肿分级及髋关节疼痛程度的平均秩次呈递增趋势,说明硬化带分型分级越高,骨髓水肿分级越高,髋关节疼痛越严重。结论:股骨头坏死硬化带分型与髋关节疼痛程度和骨髓水肿分级之间有相关性,硬化带分型分级越高,骨髓水肿分级越高,髋关节疼痛越严重。  相似文献   
48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