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629例2018年4月-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及其所生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后HBV感染25例为研究组,未发生HBV感染604例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儿童HBV感染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母亲分娩年龄≤28岁、母亲HBeAg阳性是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后儿童H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回归模型为Logit(P)=-10.986+母亲分娩年龄≤28岁×0.859+母亲HBeAg阳性×0.794,当Logit(P)>11时,预测儿童HB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敏感度为88.00%,特异度为69.54%。结论 母亲分娩年龄≤28岁、母亲HBeAg阳性是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后儿童HBV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模型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可进行针对性防治以降低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2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人们性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少妇女缺乏健康自我保护意识,使输卵管不孕症呈现上升趋势[1],成为女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女性不孕因素的30%[2].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为192例不孕症患者实施了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并达到了一定的治疗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正逐步引导、示范、推广,本文通过助产士对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为孕产妇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孕产妇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助产人员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分娩期产妇的生活质量,真正体现了"以产妇为中心"的原则,分娩护理的满意度达100%.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观察通便散敷脐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实证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予通便散敷脐治疗;对照组110例口服复方芦荟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87.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起效时间治疗组(7.1±3.3)h和对照组(6.5±3.9)h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疗效维持时间(6.4±1.6)天则明显长于对照组(3.7±1.4)天(P<0.001)。治疗组不良反应(4.3%)少于对照组(14.5%)(P<0.01)。结论:通便散敷脐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7.
观察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1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原发性高血压45例,冠心病36例),应用贝那普利10~20 m g,每日1次口服;用药前后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A峰)、E/A峰值速度比值及最快充盈率(PFR)。结果:治疗后比治疗前E峰,E/A比值、PER均升值,而A峰降低,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服用贝那普利3个月左右,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现状, 为促进医务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6—7月, 对上海市所有设置医务社会工作部或岗位的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社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督导实施现状和督导成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共纳入99名医务社会工作者, 有65人接受过督导, 58人所在医疗机构建立督导制度。医务社会工作者实际获得和期待获得督导支持的评分均值分别为3.71分和4.20分, 职业倦怠程度评分均值为32.91分。建立督导制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际获得督导支持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结论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督导情况整体良好, 但督导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督导有利于降低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倦怠程度。医务社会工作应进一步加强督导人才培养, 推进督导制度建设, 提高督导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特征,为严重精神障碍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梳理上海市2012—2018年10 620起经应急处置的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分析不同患者、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应急事件的分布特征。
  结果  2012—2018年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共10 620起。其中男性5 745起(占54.09%),女性4 875起(占45.91%);年龄为16 ~ 98岁,平均年龄(52.38 ± 13.08)岁;贫困人员占3 243起(30.54%),非贫困占7 377起(69.46%)。10 620起突发事件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引起为主(8 315起,占78.30%),36 ~ 59岁患者最多(6 368起,占59.96%)。应急事件以病情复发或先兆(4 304起,占40.53%)、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行为或风险居多(3 899起,占36.71%)。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行为或风险方面,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纪轻的患者比例高于年长患者,偏执型精神病、未确诊患者比例高于其他患者。发生2次及以上应急事件的患者占人数的26.54%,应急事件则占总数的49.23%。对患者的处置措施主要以紧急住院和现场处置为主,处置性质主要以保护性治疗为主,处置效果以“有效”为主。徐汇区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发生率最高,金山区最低。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总量从2012—2015年呈逐渐增加趋势,其后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数量。
  结论  上海市目前对严重精神障碍的应急处置流程发挥了稳定且重要的作用;预防病情复发和危害公共安全是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防控的重点内容,应加强早期监测、识别、预警报告及其干预;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应重点关注既往发生过应急处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综合管理和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nternet-based structur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GCBT)对轻症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生成随机表,将96例轻症抑郁患者分配到线上视频团体干预组(线上组,n=64)与面对面干预组(线下组,n=32),使用HAMD17、HAMA、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e,GAF)以及抑郁症状快速检查-自我报告评分16项(16 Items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Self Report,QIDS-SR16)分别在基线、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及整体功能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脱落率、治愈率、治疗接受度差异。结果(1)2组患者基线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其他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患者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AMD17、HAMA和QIDS-SR16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0.69,P>0.05;F=0.95,P>0.05;F=0.64,P>0.05),GAF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F=4.09,P<0.01),2组患者在各量表上时间主效应均显著(HAMD17:F=32.81,P<0.01;HAMA:F=20.86,P<0.01;GAF:F=105.98;P<0.01;QIDS-SR16:F=25.27,P<0.01)。12周末临床治愈率达62%(43/69),线上组57%(25/44),线下组72%(1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P=0.21)。(3)治疗期间总体脱落率为26%(21/81),线上组29%(15/51),线下组20%(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P=0.35),患者对方案的接受程度达97%(58/60),线上组97%(35/36),线下组96%(23/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8)。结论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疗效与面对面干预组相当,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