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61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8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明 《当代医学》2009,15(31):96-97
目的探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6例PCOS患者,服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1个月,第5个月经周期开始服氯米芬(CC)促排卵,监测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卵泡发育情况。结果服药4周期血清生殖激素均有所改善,双侧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明显减少(P〈0.01)。治疗8周期症状基本缓解、有排卵者共64例(74.42%),28例妊娠(32.568%)。结论中药联合CC促排卵治疗PCOS,可使子宫、卵巢形态及生殖激素明显改善,并能提高排卵率和受孕率。  相似文献   
52.
疑难危重患者护理会诊中心的建立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政枫  蔡明 《上海护理》2008,8(3):84-85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重危患者的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一项难度大而复杂的日常工作;疑难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优劣更是抢救患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对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可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士的专业水平。为了使重症护理的质量管理更具科学性及规范化,我院建立了疑难危重患者护理会诊中心,中心随访并统计全院危重患者,发现、探讨、解决护理问题,组织疑难危重患者病例讨论和会诊,经过3年多的实践,成效显著,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质量监控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国内健康人和器官移植受者体内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表达的时间规律。方法分别采集30例健康人(健康查体正常)、50例肝移植受者(肝移植术后3个月且肝功能稳定)、50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术后3个月且肾功能稳定)的外周血各3ml,并采集33例肝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1年的外周血各3ml。提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LA-G5水平。结果30例健康人中,28例HLA-G5的A值低于0.5,根据标准曲线含量为0.0ng/ml,2例分别为8、9ng/ml。50例肝移植受者HLA-G5表达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32%,其中4例含量高于30ng/ml。50例肾移植受者HLA-G5表达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20%,有1例含量为25ng/ml。健康人、肝移植、肾移植3组血清中HLA-G5平均含量分别为0.56±0.20、8.34±1.50和3.26±0.25ng/ml。对33例肝肾移植受者进行动态检测显示,有1例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HLA-G5呈阳性,4例术后4周阳性,12例术后12周阳性,追踪至术后1年有11例阳性。结论HLA-G5在健康人体内低表达,与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有一定相关性。在移植后移植物接受良好的情况下,HLA-G5有不同水平的表达,肝移植受者的HLA-G5表达量高于肾移植受者。33例肝肾移植受者的动态结果证实了HLA-G5的表达从mRNA转录到蛋白表达的时间为15~60d的观点,HLA-G5的表达在第60天到达高峰,并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器官移植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①回顾分析2005-05/2006-08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9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者均为健康献肝者.供者、受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术后1个月检测1次巨细胞病毒血清抗体,预防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均采用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疗法,根据术后血药浓度及肝功能改变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用量.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中巨细胞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IgG、巨细胞病毒IgM.结果:19例受者中6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均无临床症状,并全部治愈.结论:更昔洛韦能够有效治疗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积极预防、早期治疗肝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外周血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检测在器官移植受者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中的价值,并与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05-05/2006-08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受者43例,于移植术后两三个月取外周血检测巨细胞病毒抗原和抗体.①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pp65检测:取5~7 mL外周血加入EDTA抗凝,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以每2×105个白细胞中发现1个或以上阳性细胞定为阳性.②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取3 mL外周血,不抗凝,以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43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43例中术后外周血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pp65阳性9例,均在检测同时或2~10d后出现明显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②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均为阳性,仅能说明受试者有过巨细胞病毒感染史.③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2例,检出率低于pp65抗原阳性者.结论: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具有快速、特异、更易于接受的优点,适用于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监测,而巨细胞病毒抗体的检测仅能作为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3种多药耐药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肿瘤细胞进行体视学分析。方法: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6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DNA拓扑异构酶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在显微镜下测量肿瘤细胞的体视学参数,依据有关体视学公式计算出参数Vvn、Svn、λ、Nv、Kv、k、s,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分化肿瘤的差异。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π、拓扑异构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1.43%)、39(61.90%)和19(30.16%)。所有的多药耐药因子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及临床分期无相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π、拓扑异构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所有的多药耐药因子表达均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肿瘤细胞Vvn、Svn参数是肿瘤细胞分化重要指标,且为临床形态学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椎体成形术(PVP)中,病椎内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不对称,将影响手术效果及远期症状。本文研究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对术后病椎的应力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椎体CT数据,建立T12~L2椎体有限元模型。模拟L1椎体OVCFs,行PVP。向L1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柱,骨水泥形成3组分布模式(骨水泥分布不充分组、分布充分组和分布不对称组,其中分布不对称组包括骨水泥偏上分布和偏下分布)。研究不同方向运动对术后L1椎体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1)与骨质疏松的L1椎体应力相比,术后L1椎体松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骨水泥周围的松质骨,而皮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没有变化。(2)与骨水泥分布充分组相比,不充分组L1椎体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显著增加,而不对称组中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显著增加。(3)在不同方向的载荷条件下都能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1)在OVCFs的PVP中,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会引起术后该椎体最大位移明显增加,导致术后疼痛未缓解。(2)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和分布不对称会引起术后病椎皮质骨及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明显增加,所以容易导致术后病椎的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58.
三氧化二砷抗胃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抑制生长及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光镜观察、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还原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检测As2O3在不同作用时间、不同给药浓度时对MKN-28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KN-28细胞经As2O3作用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且呈浓度-作用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药物作用后MKN-28细胞的生长周期受到明显阻滞。结论As2O3既能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28的生长,又能诱导该细胞凋亡,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和作用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白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通路在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胆管上皮细胞(BEC)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P 1 h组、CP12 h组(供肝分别冷保存1、12 h后行原位肝移植术)和anti-IL-6组(CP12 h组术前1 h给予抗IL-6中和抗体0.5 ms/kg,术后每日给予相同剂量直至观察结束).术后1、3、7、14 d,分别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IL-6浓度及BEC再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E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EC内IL-6 mRNA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浓度,并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P1 h组术后IL-6、p-STAT3及cyclin D1表达水平略增加,血清GGT、ALP仅有轻度、短暂的升高,BEC损伤及再生均不明显.CP 12 h组术后BEC损伤严重,血清GGT、AIP明显升高,至术后14 d恢复正常,肝组织及BEC内IL-6含量增加、BEC内p-STA1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上调,BEC再生明显.经anti-IL-6中和抗体处理后,CP 12 h组IL-6以及p-STAT3和cyelin D1表达降低,BEG再生明显抑制,术后14 d仍可见细胞损伤及ALP、GGT的升高.结论 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管上皮细胞的再生过程,对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