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硫酸长春新碱和硫酸长春碱的反相离子对HPLC测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2.
非小细胞肺癌7天连续加速放疗的Ⅰ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7天连续加速放疗(CAIR)的毒性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对40例ⅢA-B期NSCLC病例,分别给予CAIR和常规放疗(CF)。结果: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近期疗效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65。结论:CAIR治疗NSCLC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3.
放化同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放化综合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疗效.方法36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采用放化同步治疗,化疗的方案分为:①5-Fu 500 mg,2次/周(13例);②5-Fu 500 mg+DDP30mg,1次/周(16例);③健择(GEM)600mg,1次/周(7例);所有病人均完成3~7周的化疗.20例采用常规放射治疗,中位照射剂量50 Gy(21~60 Gy),16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多野(3~5野)照射或补量,中位照射剂量60 Gy(50~70 Gy).结果临床受益反应(CBR):15例,占41.6%;全部患者近期疗效:CR 0,PR 4例占11.1%,SD 24例占66.6%,PD 8例占22.2%,其中3D-CRT的有效率(16.6%)高于常规放疗(5%,P=0.017);全部病人生存率为:1年33.1%、2年11.2%.中位生存时间9.6个月(3~26个月);1年生存率3D-CRT和常规放疗分别是41.2%和27.7%(P=0.41);1~2度骨髓抑制41.6%(15例),3度骨髓抑制8.3%(3例),急性放射性胃肠炎1~2度52.8%(19例),3度2.8%(1例).结论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采用放化综合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94.
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微核的检测,作为辐射损伤短期监测染色体损伤的又1种细胞遗传学方法已有不少研究,80年代中期Fenech和Morley,首次使用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 B,cyt-B)建立了人淋巴细胞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测试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Method),简称CB微核法,此法克服了常规培养微核法的不足,可获得大量易于识别的第1次分裂后的双核细胞.  相似文献   
95.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约80%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放疗不但对肿瘤有正相的杀伤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负相损伤作用,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性细胞的重新调节,本文试图通过对临床经过放疗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研究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  相似文献   
96.
颈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复发模式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分析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CEC)患者的复发模式和生存结果。方法 检索2008年8月至2017年5月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的CEC患者,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复发模式,并行生存分析。结果 97例CEC患者符合条件,均为鳞癌。中位年龄59岁(18~78岁)。病变局限颈段34例,超出颈段63例。气管、甲状腺和主动脉受侵患者分别为69、7、6例。Ⅱ、Ⅲ和Ⅳ期(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11、80、6例。中位大体肿瘤完成放疗剂量66 Gy,46例≥66 Gy,51例<66 Gy。中位随访时间14.9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16.03和23.30个月。1、2、3年PFS分别为56.86%、30.35%和26.34%。1、2、3年OS分别为72.54%、47.94%和40.81%。61例随访中发现治疗失败,其中40、27和18例分别发生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受侵患者与无甲状腺受侵患者比较,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3、13.461,P<0.05);气管受侵患者与无气管受侵患者比较,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受侵患者、甲状腺受侵患者与无主动脉受侵患者、无甲状腺受侵患者比较,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4.548、13.421、10.581,P<0.05);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与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比较,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P<0.05)。结论 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治疗失败以局部区域复发为主,甲状腺、气管和/或主动脉受侵是预后不良因素,大体肿瘤放疗剂量≥66 Gy可能利于提高OS,但需前瞻大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12月以来300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术后出觋严重出血,男3例,女2例,年龄15~57岁,平均43岁,保守治疗无效后对其均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5例患者DSA显示,4例为穿刺扩张通道小动脉出血,1例为弥漫性小血管出血;5例患者栓塞后1~4天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期间无再次血尿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微创经皮肾穿刺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输尿管结石内窥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更多倾向于ESWL,因为它对机体侵害较少,内窥镜治疗只是作为ESWL治疗失败后的选择,但是最近随着光导纤维系统的发展,输尿管镜有了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保留了原有操作通道的情况下,输尿管镜直径却大大缩小了,从而使输尿管镜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肝脏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我院移植中心2002年5月至2006年9月间共进行8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对此8例患者及接受同一供体对侧供肾8例肾移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无可证实排斥反应发生。术后8例患者移植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7例移植肾功能迅速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于术后第52天肾功能恢复正常。对应8例单纯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及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后,于术后50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余7例患者恢复良好,至末次随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肝肾联合移植肝脏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腹部X线平片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方法[1],B超、CT也已广泛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近几年已有学者报道[2-4]认为 MSCT 对诊断肠梗阻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比较MSCT、B超及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报道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