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5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鼻咽癌(NPC)放疗为主的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74例以放疗为主治疗的NP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检测,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携带Arg/72Pro基因型患者的疗效是携带72Arg/Arg与Pro/Pro基因型患者的2.49倍(95%CI=0.913~6.810,P=0.075);Ⅰ Ⅱ期患者的疗效是Ⅲ Ⅳ期的3.32倍(95%CI=1.028~10.720,P=0.045);男性患者的疗效是女性的2.39倍(95%CI=0.862~6.670,P=0.094);年龄不是影响敏感性的因素(P=0.194);治疗方式的不同,对疗效未见显著影响.结论 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的携带者相比,携带p53第72密码子Arg/Pro基因型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有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任何期别的癌患者都能出现疼痛,70%晚期癌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30%为尚可忍受的剧烈疼痛。由于长时间持续疼痛,影响睡眠,食欲低下,身体衰弱,更增加了患者的不安与郁闷。由于对癌患者疼痛治疗成绩不佳,在日本国每年死于癌的20万患者中,可以推定其中10万人以上是在疼痛中痛苦地死去。世界卫生组织已制定了一个癌痛治疗计划和方法,要在本世纪内使全世界癌患者从疼痛中解放出来。镇痛剂是治疗癌痛的主要手段。以治疗癌痛为主要目的,为使保持疼痛持续消失,应该设立阶段性持续治疗方法。首先应保障不受疼痛影响的睡眠时间,接着要达到在安静状态下疼痛消失。最后达到在活动状态下疼痛消失。为达此目标,以镇痛剂为主的方法在世界上受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胶原病和变态反应疾病是全身性多器官性炎症损害性疾病。这类病疾有明显免疫异常,出现各种各样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因此造成全身多器官的炎症损害。这类疾病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本文仅就免疫异常与胶原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症疗法及今后展望介绍如下。胶原病的组织损害与免疫复合物的关系是早为人知的。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就是抗双链DNA抗体与DNA形成的抗核抗体  相似文献   
4.
晚期癌症病人多伴有疼痛,一般麻醉性止痛剂常常成瘾,且随长时间应用而减效。1977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用虫纹东方豚(fugu vermicularis)制成除毒河豚肝油[fugu liver oil without tetrodo toxin(TTx)]。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镇痛持续时间优于度冷丁,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该制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经测定该制剂所含TTX极微(约0.003ug/ml),对动物和人体无害。我所自1980~1984年,对90例晚期癌痛病人应用了除毒河豚肝油(以下简称除毒肝油)制剂,观察其镇痛效果和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局部放疗对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OKT系列以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检测了局部放疔的72倒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和数量, 结果表明, 40侧乳癌术后单纯放疗患者, 放疗后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都非常显着地减少, T3、T4、比率无显着变化, 而T6比率显着地增加;T3、T4、T6.淋巴细胞教都非常显着地减少。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32例实体瘤放疗后完全消失的患者。放疗后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数。淋巴细胞都无显着减少T3, T4T6比率都无显着变化;T3, T4、T6淋巴细胞数都无显着减少。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下降。两组各免疫参数减少率的比较进一步表明:有实体瘤经款疗完全消失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 T淋巴细胞各亚群数的减少都显着少于单纯术后放疗组。结果提示放射线对实体瘤的杀伤效应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减轻放射线杀伤外周血备免疫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的副作用, 乳癌术后放疗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痛肿瘤组织内术前放疗后浸润淋巴细胞(TIL)数量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近8年余接受30 Gy分10次12 d完成的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107例,分析TIL分级与术前放疗后病理消退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 直肠癌放疗前TIL 1级75例,2级16例,3级16例,4级0例,术前放疗后TIL 1级19例,2级43例,3级35例,4级10例.放疗后病理消退分级1级36例,2级57例,3级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放疗前及放疗后TIL对局部病理消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36.80,P<0.01;X2=14.00,P<0.01);术前放疗后癌巢内TIL及病理消退对预后影响显著(X2=24.00,P<0.01;X2=12.17,P<0.01).Logistic多元分析提示放疗后TIL与病理消退关系密切(X2=8.05,P<0.01).结论 放疗前及放疗后TIL与直肠癌术前放疗局部病理消退相关.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癌巢TIL是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病毒颗粒),平均8±2次。放疗方案:每次2Gy,每周5次,肿瘤量为16-70Gy/8-35次/2-8周,平均56.3±6.3Gy。热疗方法:采用浅部或深部热疗,每周1-2次,平均9±3次。观察肿瘤变化、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变与不良反应,并以CT评价疗效。结果:CR8.3%(1/12),PR33.3%(4/12),SD58.4%(7/12)。7例SD病人中亦达到止痛、减轻局部症状的目的。1年生存率为58.3%(7/12),2年生存率为16.7%(2/12),SD>6个月4例,实际临床获益率(CR PR SD>6月)为75%(9/12)。12例患者都接受多次“今又生”瘤内注射,除了出现一时性发热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软组织肉瘤瘤内注射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是安全而有效的。rAdp53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28例不能手术的肝外胆道系统肿瘤放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疗晚期肝外胆道系统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8例手术不可切除的肝外胆道系统肿瘤采用放化疗,其中胆囊癌13例,肝外胆管癌15例。15例采用常规放疗,中位照射剂量45Gy(30~60Gy),1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多野(3~5个野)照射或加量,中位照射剂量55Gy(50~70Gy)。12例单纯放疗,16例放化结合。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00mg,2次/周,或氟尿嘧啶500mg+顺铂30mg,1次/周,疗程3~6个周期。结果 全部患者近期有效率14%。全组中位生存期9.4个月(2~2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38%、15%;其中1年生存率胆囊癌为46%,肝外胆管癌为27%,3DCRT为42%,常规放疗为33%,单纯放疗为37%,放疗+化疗为31%;〈50Gy的为29%,≥50Gy的为45%。只有照射剂量(≥50Gy)对1年生存率有影响(X^2=5.31,P=0.023)。急性消化道反应1~2级为57%,3级为18%,仅有25%的出现1~2级血液毒性反应。结论 对晚期肝外胆道系统肿瘤采用放化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肠痛肿瘤组织内术前放疗后浸润淋巴细胞(TIL)数量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近8年余接受30 Gy分10次12 d完成的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107例,分析TIL分级与术前放疗后病理消退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 直肠癌放疗前TIL 1级75例,2级16例,3级16例,4级0例,术前放疗后TIL 1级19例,2级43例,3级35例,4级10例.放疗后病理消退分级1级36例,2级57例,3级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放疗前及放疗后TIL对局部病理消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36.80,P<0.01;X2=14.00,P<0.01);术前放疗后癌巢内TIL及病理消退对预后影响显著(X2=24.00,P<0.01;X2=12.17,P<0.01).Logistic多元分析提示放疗后TIL与病理消退关系密切(X2=8.05,P<0.01).结论 放疗前及放疗后TIL与直肠癌术前放疗局部病理消退相关.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癌巢TIL是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痛肿瘤组织内术前放疗后浸润淋巴细胞(TIL)数量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近8年余接受30 Gy分10次12 d完成的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107例,分析TIL分级与术前放疗后病理消退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 直肠癌放疗前TIL 1级75例,2级16例,3级16例,4级0例,术前放疗后TIL 1级19例,2级43例,3级35例,4级10例.放疗后病理消退分级1级36例,2级57例,3级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放疗前及放疗后TIL对局部病理消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36.80,P<0.01;X2=14.00,P<0.01);术前放疗后癌巢内TIL及病理消退对预后影响显著(X2=24.00,P<0.01;X2=12.17,P<0.01).Logistic多元分析提示放疗后TIL与病理消退关系密切(X2=8.05,P<0.01).结论 放疗前及放疗后TIL与直肠癌术前放疗局部病理消退相关.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癌巢TIL是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