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硬件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备份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讨论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2.
医务人员整体防护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整体防护能力,避免医院交叉感染. 方法抽取120名自愿者问卷调查有关防护、隔离、消毒灭菌知识及实践跟踪观察. 结果护士职业防护认知行为高于医生和其他医技人员,3组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实施障碍的主要原因有防护用品缺乏、防护方式和流程知晓率低、防护用品配戴影响操作等. 结论提高医院整体防护能力,应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推行标准化的防护管理,规范防护流程和强化督导干预措施的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183.
高血压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玉梅  李学奇 《心脏杂志》2006,18(2):222-22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5年4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00例,排除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的影响,比较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①高血压病组分叉病变占42%,非高血压病组占19%,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高血压病程>10年者,多支病变占62%,病程510年者,占42%,病程≤5年者,占11%,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③高血压病Ⅰ级者,多支病变占15%;高血压病Ⅱ级者占33%;高血压病Ⅲ级者占41%,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高血压病易导致冠状动脉分叉处病变;②高血压病的水平及病程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决奈达隆与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98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术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类型,患者被随机分为决奈达隆组(52例)和胺碘酮组(46例)。比较两组术后3月内房颤复发发生率、术后1月、3月QTc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内,决奈达隆组房颤复发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26.9%比10.9%),P=0.04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QTc均显著延长[决奈达隆组:(423.9±40.0)ms比(439.6±37.7)ms比(441.6±38.7)ms,胺碘酮组:(422.2±29.8)ms比(447.5±30.2)ms比(447.6±23.1)ms],P均<0.01;该不同时间点,两组间QTc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决奈达隆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胺碘酮组(26.9%比47.9%),P=0.032。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3个月空白期内,决奈达隆维持窦律疗效不如胺碘酮,而总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85.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大约有20%首发于后鼻孔。我科1999年3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严重后鼻孔出血12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用儿童专用血培养瓶提高脑脊液培养阳性率的应用。方法选用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对344份脑脊液标本进行增菌培养,以Pact/A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结果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培养脑脊液阳性率为27.91%(96/344),显著高于成人培养瓶脑脊液培养阳性率10.80%(46/426)(P0.01);24 h内阳性检出率亦显著提高,前者为65.62%(63/96),后者为47.83%(22/46)(P0.01)。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培养脑脊液假阳性率为1.74%。结论用儿童专用血培养瓶进行脑脊液培养能提高脑脊液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创面感染特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伤员入院后行床旁X线、腹部B超检查,血液生化及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创面感染的伤口连续3 d行床旁采样,做细菌、真菌及厌氧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择期手术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疑似泌尿系统或肺部感染者行尿和痰培养。结果地震伤员多为复合伤,创面为混合细菌或霉菌感染。14例开放性骨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伤员中,10例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71.43%。初次分离的15株细菌中,7株为多重耐药株,提示开放性伤口的感染与医院感染相关。结论应重视地震创伤感染创面的病原菌检测,尽早清创处理,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中转送的创伤患者感染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四川汶川地震后从灾区转送伤员的相关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转送入院的76名地震伤员中,有15名患者存在感染,感染率为19.74%.其中有创面的1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存在创面感染,创面感染率达71.43%.创面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为主;阴沟肠杆菌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药物均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加酶抑制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但检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菌株.所有创面均未分离出破伤风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结论 地震创伤患者的创面感染率高,耐药性严重.加强和重视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对控制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9.
咯血系肺络受伤所引起的病症。临床上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所致咯血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先天性肺囊肿、肺结核、肺癌等。1 临床资料本组53例大咯血患者均为1986~1996年西京医院呼吸内科、胸外科及老年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10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40例,支气管扩张行支气管镜检术后2例,先天性肺囊肿3例,肺结核3例,肺癌4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缺如1例。每次持续咯血超过100ml或24小时累计咯血超过500ml。53例患者全部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一般止血药物和特殊止血方法无效的情况下采…  相似文献   
190.
目的:通过邯郸市邯郸县新发涂阳肺结核控制效果分析,了解本地区结核病流行趋势,进一步落实控制措施。方法:查阅邯郸县结防科的病历及传染病登记卡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年来,结核病新登记率邯郸县结核病涂阳新登记率均逐年上升,(年增加率分别为7.9%和7.68%)。涂阳病新登记病人监化率达92.9%,治愈率95.3%。结论:采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的管理方法一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措施,新发涂阳结核病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