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调查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诊疗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其防护意识和处理措施,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的整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九省市631名城镇或农村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对防护知识的培训、医院对针刺伤的重视程度、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类型和针剌伤后的心理反应等.[结果]被调查的631名医务人员中近一年有406人曾发生过针剌伤,发生率高达64.34%.工作年限越长的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重视程度越高(P<0.05);工作年限与近一年被针刺伤的总次数呈负相关(P<0.0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实施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年限的差异导致对针剌伤的重视程度的不同,防护方式和流程知晓率低以及防护用品缺乏等.[结论]提高医院管理部门对医务人员针刺伤和职业防护培训的重视,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职业防护基础建设和管理,将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并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及实施情况,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能力。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省3家县级医院300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职业接触防护知识及防护措施执行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以血源性职业接触的危害掌握率最高(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31.7%);防护措施正确执行率最低的是使用工具掰安瓿(0%),其次依次为有被血液、体液泼溅时戴防护镜(1.7%),工作中洗手按七步洗手法(9.7%),脱手套后及时洗手(12.0%);影响医务人员防护措施正确执行的主要因素是掌握职业感染防护知识不全面,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医院感染预防监督机制及防护设施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障防护用品质量,是促进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实施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的新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使其在诊疗过程中自觉执行防护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管理软件,链接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对医院约3 000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专职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对2013、2014年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软件应用前后结果比较,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由67.88%上升至88.87%;防护用品的配备率由67.11%上升至98.86%;防护用品的使用率由44.63%上升至54.91%;利器盒一次性使用率由52.63%上升至100.00%。结论应用医院感染管理软件,链接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根据临床特点提供易学易记的方法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为医院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保障体系、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落实体系和职业暴露追踪体系的构建,探索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通过防护体系的建立、实施,不断健全职业暴露的各种防范、干预制度,规范报告,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防范与处理能力,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漏报率.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安全教育,规范医疗操作行为,落实标准预防,逐步完善医院职业暴露的防护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对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某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护知识掌握和职业暴露情况,探索在医院中开展预防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建立健全医院安全防护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普遍性防护原则培训。干预前后分两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干预后,该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和预防用药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对诊疗活动中的防护知识和技能掌握有明显提高,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普遍性防护原则培训,建立并实施医院安全防护制度和管理办法是提高医务人员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
系统干预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建立制度约束、检查督导、优化防护流程、完善防护设施、加强重点部门重要环节管理等方法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全程系统干预。结果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全程系统干预,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综合知识知晓率和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执行率,分别从系统干预前的平均48.0%和56.6%上升到系统干预后的96.0%和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全程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知水平,评估多层次培训对职业防护实践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96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三个层次的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培训;使用结构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他们教育前后职业防护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暴露发生率。
结果 857人完成了教育培训干预后调查,失访率为10.9%。干预前,有67.2%(646/962)的医务人员了解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但只有444人(占46.2%)接受过职业防护的正式培训。干预后,医务人员对各项职业暴露认知情况均有好转,各种防护用品穿戴率明显提升(P < 0.01)。干预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为14.8%(142/962),干预后,职业暴露率为11.6%(99/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通过对医务人员多层次的职业防护培训,在实践中推进职业安全标准和措施的落实,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源性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方法,建立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血源性职业防护教育培训体系.方法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督查、提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培训前后的医务人员工作行为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后医务人员洗手、戴手套、使用备有锐器盒的治疗车、用锐器盒卡槽分离注射器针头、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及时上报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系统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接触不同患者之前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静脉穿刺抽血的依从性仍不容乐观,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血源性职业防护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可改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态度和行为,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在消毒供应工作流程中,对工作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潜在的职业危害原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职业防护意识淡薄.结论:认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暴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锐器伤害是医务人员尤其是检验科医务人员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为减少锐器伤害,降低医院感染率,本文着重探讨检验科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现状、危害性、危险因子以及锐器伤产生的原因、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强调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锐器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培训,完善管理流程,强化监管和改进机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做核4年的检测结果动态分析,探讨微核与工龄、工种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省某医疗卫生单位接受体检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微核率,并按年份、工龄、工种等分类进行微核率比较。结果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等因素有关。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嫩核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呈现剂量累积效应,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构建医务人员亚健康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医务人员职业伤害防护策略。方法 调查贵州省25家综合医院1 601名医务人员过去1年亚健康现状,采用通径分析探讨各因素与亚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医务人员亚健康现状及工作效能感、医院组织环境的满意度均不容乐观,总体得分仅为中等水平。医务人员亚健康发生与工作效能感、医院组织环境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工作效能感对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既有直接效应作用,又有中介作用,效应系数为-0.11。组织环境各维度对亚健康影响不一致,防护设施直接效应不明显,通过工作效能感间接影响,效应系数为0.19; 环境压力起正向效应(效应系数0.30),既有直接效应作用,还通过工作效能感而间接影响作用(效应系数分别为0.38、-0.08);工作场所在亚健康中起负向效应(效应系数-0.03),具有直接效应和通过工作效能感而间接影响作用(效应系数分别为-0.14、0.11);安全政策在亚健康中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01;安全文化起正向效应(效应系数为0.23),具有直接效应和通过工作效能感间接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06、0.29)。结论 影响医务人员亚健康是多因素共同促成的,需要从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能感,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减轻工作环境压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王淑祥  王海清  刘平 《现代保健》2011,(21):120-121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及提问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57.19%。诊疗活动前手卫生执行率为51.67%,诊疗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为65.14%。实施干预措施后,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1.19%提高到77.92%。结论绵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差和工作繁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100例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器械消毒污染和操作不规范均是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的教育,加强对诊室空气、环境和器械消毒的监管,以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保洁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保洁员在医院感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舒适;深化保洁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强化培训,不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方法及措施,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安全。结论对保洁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或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的效果。方法对接受过常规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37名医务人员,根据不同岗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知识培训。采用编发小册子、现场指导、随时提问、防护措施及流程图表化并上墙的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并于系统教育前后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7名医务人员在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后,各项职业感染防护知识平均知晓率从常规教育后的48%上升到96%,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感染防护系统健康教育,弥补了常规教育缺乏全程性、灵活性、针对性及无效果评估的不足,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完善医院感染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着重环节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强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结果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明显增强,手卫生依从性由20.0%提高至45.0%,主动发现3起医院感染暴发的隐患.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方旭  刘兰  杨晋红  王志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05-3206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报登记的66例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66例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人群集中于护士,占62.12%;工作年限低于5年者易发生职业暴露,占60.61%;锐器伤为导致暴露为主要形式,占到84.69%,致锐器伤操作环节多发生在输液、注射、采血后拔针时,占57.58%;所有职业暴露者均进行了紧急及相关干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危机处理中的沟通方式。方法采用“质的研究”(访谈法)的方法探究医务人员对医院危机处理沟通方式的认识和态度。结果发现医务人员对医院危机及危机发生后的沟通处理普遍认识不足。结论制度建设与组织培训是医院危机管理的必要措施,同时做好与媒体、患方、上级、员工的沟通更是医院危机处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