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带腓动静脉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腓动脉对腓肠神经的营养,为有动脉血供的腓肠神经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进行排动脉对腓肠神经供应的解剖学研究及43例单股或多股腓肠神经移植的临床应用观察。结果 腓动脉有1 ̄7条皮支营养腓肠神经。术中观察腓肠神经外膜与两断端出血活跃,修复长段神经缺损优良率90.6%,结论 带腓动脉的腓肠神经是神经移植的优良供体。  相似文献   
72.
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手指术,要求上、下肢手术部位麻醉完善,同时病人生理功能稳定.本文比较560例病人选用不同的麻醉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手掌离断伴有掌侧皮肤缺损往往影响再植的成功率及术后功能的恢复,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加以修复,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和评价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皮瓣设计成皮管,桥接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两小腿用外固定架平行可靠固定。断蒂后重新恢复健侧胫后血管的通畅性。[结果]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健侧小腿内侧仅有线形瘢痕,足部无畏寒表现。[结论]应用健侧小腿内侧皮瓣皮管桥接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车辆撞、轧致下肢毁损伤82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重、高速车辆撞、轧致下肢创伤 ,常造成肢体断离并复合组织缺损 ,或复杂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血管神经断离与缺损 ,足部虽完整但严重缺乏血供等毁损伤。对这种创伤不宜行局部或远位带蒂皮 (肌 )瓣或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 ,用吻合血管组织瓣转移修复颇困难。 1985~ 2 0 0 0年 ,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下肢创伤 4 988例 ,其中车辆撞、轧致下肢毁损 82例 ,经急诊救治保存了肢体 ,并恢复功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71例 ,女 11例 ;年龄 19~ 2 8岁 ,平均 2 2 5岁。撞伤 5 2例 ,轧伤 2 8例 ,摔伤 2例。受伤部…  相似文献   
76.
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与重建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 本组164例,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设计了5种修复与重建方法。结果 无1例截肢,随访5-10年,其优良率为96.3%。结论 本研究 的5种方法,基本能满足严重创伤后各种损伤组织的修复与重建,能保存肢体。  相似文献   
77.
改进邻指动脉供血在手指末节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邻指动脉供血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邻指不同平面切取指动脉,该动脉采用小皮管或相邻两指皮缘缝合包起,直接挢接于断指动脉,3~4周后分指.总结远段完整、近段毁损较重的末节54例60指再植经验.结果60指再植中58指成活,50指创面一期愈合,外观以及功能达优良.结论改进邻指动脉供血是末节完整、近端毁损较重的断指重建血运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8.
骨折复位固定钻孔中 ,因器械功能单一 ,操作不慎致钻头折断 ,钻孔过深 ,伤及对侧软组织 ,钻头缠绕组织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研制了复位固定、软组织钻头保护与导向器解决了上述问题。器械包括 :①持骨钳保护板 ,全长 2 2cm ,护板头宽 1 5cm ;②钻头保护与导向管长 3 5cm ,直径 0 5cm ;③加压螺旋柱盘 (图 1)。使用方法 :用持骨钳护板夹住复位后的骨折端及钢板 ,导向器和钢板孔对齐 ,钻头插入导向器孔内 ,即可放心钻孔 ,不会发生骨折端错位 ,钻头折断 ,损伤同侧、对侧软组织。优 点 ①该器械设计简单合理 ,使用方便 ,集复位固定、钻…  相似文献   
79.
1980年1月~1989年5月,我院应用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肌皮瓣23种179例,术后均获成活。其中桡动脉前臂岛状皮瓣10例,骨间背侧血管前臂岛状皮瓣11例,桡动脉背侧支前臂岛状皮瓣5例,食指背侧岛状皮瓣20例,双侧指动脉指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80.
足外侧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7月我院采用足外侧皮瓣,临床应用8例均获成功。通过124例尸体解剖学研究,证明此皮瓣的供血动脉多数来自腓动脉,少数来自胫后动脉,自外踝后方走向足外侧缘,此动脉称为跟外侧动脉。该皮瓣定为足外侧皮瓣,由小隐静脉引流,腓肠神经支配。供应皮肤范围,其后界可达外踝上方至跟腱的联线,前界可达第5跖骨底或第5趾根部,外侧可达足外侧缘,内侧占足背皮肤的外1/3。此皮瓣的优点是:(1)血管蒂长度在6cm以上,可较自由地与受区血管吻合;(2)解剖恒定,血管蒂口径在2mm以上,适于与受区血管吻合;(3)皮瓣有恒定的神经支配,且与血管同方向进入皮瓣,神经皮支易于从主干(腓肠神经)分出;(4)皮瓣颜色好,厚度适中,较致密,耐压抗磨;(5)供区隐蔽,供皮后不引起功能障碍,是一个较理想的新供皮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