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论述了临床研究方法从理想世界到真实世界的转变,介绍了中医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并对中医真实世界研究(RWS)的实践进行回顾,通过分析RWS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优势,进而得出RWS与随机对照试验(RCT)相比更适合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实际。RWS为中医复杂干预、体现中医治疗慢性病优势的结局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将RWS应用到中医药临床科研为经验医学与偱证医学的结合提供了契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中药降压宝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cf 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超声的影响。方法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服用中药累计时间42个月(中医累计治疗时间)为节点分为强暴露和弱暴露组,以服药时间对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cf PWV、ABI、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强暴露组和弱暴露组比较,cf PWV、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弱暴露组较强暴露组易发生颈动脉斑块(HR=1.24,P0.05)。结论中药降压宝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减缓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3.
目的:从大鼠行为学和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变化角度研究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CCA)和右侧锁骨下动脉(SCA)的方式建立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普通针刺组和快捻久留针刺组,并设置假手术组做为对照。药物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0.153 mg/ml)灌胃;两针刺组均选取"百会""率谷""风池"穴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快捻久留针刺组给予快速捻转并长久留针刺激,治疗频率均为每天1次,治疗时间均为10天。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旋转刺激后跳台潜伏期、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变化、平衡性等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成功的大鼠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量明显下降、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平衡性下降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针刺组及药物组均能显著增加大鼠前庭神经核的血流量、缩短跳台潜伏期(P0.05),快捻久留针刺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在平衡性的检测中,快捻久留针刺组未表现出疗效优势。结论:快捻久留针刺法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大鼠的前庭供血,缓解眩晕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4.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中医学“狂病”“郁病”“癫证”等范畴,主要与先天素禀、气候环境、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有关,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虚实夹杂,乃发为本病。纵观本病,病理因素不外乎“气、火、痰、瘀、虚”,各病理因素可单独致病,亦可夹杂致病,实证多与肝郁、痰火、瘀阻相关,虚证多与肾虚、心脾两虚有关。临床根据病性虚实,可分别采取“气郁者调之、火亢者清之、痰壅者化之、瘀阻者通之、虚者补之”的治疗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电针治疗组(左侧肩禺、外关、髀关、足三里)、非穴位对照组(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郗门中点、五里与阴胞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采用线拴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后即刻、再灌注后即刻和再灌注后2h电针,共3次。末端脱氧核糖核酸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凋亡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Bcl-2和Bax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大鼠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aspase-3和Bax基因表达增强,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电针能明显降低MCAO大鼠海马TUNEL、caspase、Bax和Bcl-2阳性细胞数,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结论:电针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途径实现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233例分为三联法组(116例)和药物组(117例).三联法组采用用穴位埋线、耳背刺络、耳压三联法进行治疗,埋线根据皮损部位选局部3~4个穴位,2周治疗1次;耳穴取肺、肝、皮质下、神门、头部及四肢部及皮肤严重部分对称点,耳穴贴压每次取3~5穴.药物组口服迪银片,每次5片,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6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三联法组愈显率为57.8%,药物组为51.3%,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及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法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结论: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口服中风胶囊的脑卒中病人随访3年后的复发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服用中风胶囊的脑卒中病人,均接受常规的内科二级预防治疗,入组后收集个人资料、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伴随服药、血压情况及脑卒中危险因素、伴发临床疾患等资料,连续追踪调查36个月,分别记录其终点事件(脑梗死、脑出血、死亡等)的发生率。以"终点事件"为结局因变量,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脑卒中复发事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纳入并完成随访的病人616例,至试验结束,终点事件共发生65例,其中脑梗死47例、脑出血14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10.55%(65/6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χ~2=4.26,P=0.039)、"运动情况"(χ~2=8.77,P=0.003)、"睡眠"(χ~2=8.72,P=0.003)、"平时的预防意识"(χ~2=3.91,P=0.048)、"并发高血压"(χ~2=5.72,P=0.017)、"并发冠心病"(χ~2=5.70,P=0.017)及"服用中风胶囊"(χ~2=4.55,P=0.033)与结局发生有显著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运动"(P=0.007;OR:0.277;95%CI:0.108~0.709)及"有时运动"(P=0.019;OR:0.430;95%CI:0.213~0.869)、"服用中风胶囊(24个月)"(P=0.009;OR:0.452;95%CI:0.249~0.820)为保护因素;"并发高血压"(P=0.049;OR:2.078;95%CI:1.004~4.301)及"睡眠质量差"(P=0.039;OR:1.872;95%CI:1.031~3.399)是危险因素。结论长期服用中风胶囊能积极防止脑卒中复发;经常运动及有时运动、服用中风胶囊(24个月)为脑卒中复发的保护因素;并发高血压及睡眠质量差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以针药结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焦虑症276例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7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以针药结合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组(A组)和非针药结合综合方案治疗组(B组),通过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积分差值及其有效率分析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积分差值比较发现在6周(P=0.009)、8周(P0.001)时中药加针灸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疗效比较发现中药加针灸治疗焦虑症患者在6周时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疗效也越来越好(有效率从84%到96%)。结论针药结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9.
探索临床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真实疗效。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调查住院病历344例,按有无接受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207例和无针刺组137例,分别采用倾向评分(PS)匹配法、回归法、加权法,以肌力疗效为效应指标,探索针刺是否对脑梗塞患者肌力产生明确的影响。匹配前运用COX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采用PS分层回归法、PS逆处理概率加权法(IPTW)、PS标准化死亡加权法(SMRW)对两组肌力变化与总有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针刺组疗效优于无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康复治疗对疗效评价也有明显影响(OR=2.737,P=0.005 5)。PS匹配法匹配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是否针刺和是否康复治疗对肌力总有效率的影响,表明是否康复对疗效有明显影响(OR=2.930,P=0.024 7);扣除康复的效应后,针刺组疗效有优于无针刺组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OR=2.235,P=0.058 7)。说明常规治疗基础上,扣除康复治疗的效应,针刺有提高脑梗塞患者肌力的趋势,但尚需增加病例继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0.
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原发性高血压病都是一种高发疾病,又多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的并发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目的 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风险因素,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风险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随访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2001-2013年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人群,随访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一般资料、病情病史特征、实验室指标、血管功能及心功能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等相关指标,以及心血管风险发生情况。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9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55.8±5.8)岁,病程(10.6±4.2)年,其中284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及共线性诊断提示:不同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情绪、饮食习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Na+、平均踝-臂血压指数(ABI)、平均动脉压、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头痛、水肿、气虚血瘀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病程〔HR(95%CI)=1.282(1.131,1.322)〕、性别〔HR(95%CI)=2.719(1.619,4.56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HR(95%CI)=1.547(1.214,1.970)〕、BMI〔HR(95%CI)=1.023(1.003,1.993)〕、饮食习惯〔HR(95%CI)=1.625(1.160,2.278)〕、Hcy〔HR(95%CI)=1.022(1.008,1.037)〕、平均ABI〔HR(95%CI)=0.058(0.015,0.223)〕、平均动脉压〔HR(95%CI)=1.204(1.064,1.987)〕、FMD〔HR(95%CI)=0.959(0.909,0.994)〕、头痛〔HR(95%CI)=1.344(1.055,1.712)〕、水肿〔HR(95%CI)=39.079(4.716,323.841)〕、气虚血瘀证〔HR(95%CI)=1.327(1.171,1.870)〕、阴虚阳亢证〔HR(95%CI)=1.085(1.063,1.880)〕、肝肾阴虚证〔HR(95%CI)=1.172(1.086,1.595)〕、阴阳两虚证〔HR(95%CI)=1.204(1.143,2.439)〕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风险关系密切(P<0.05)。结论 病程、性别、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BMI、饮食习惯、Hcy、平均ABI、平均动脉压、FMD、头痛、水肿、气虚血瘀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风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加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群心血管风险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