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目的:最近应用于临床的纳米创伤敷料中复合了纳米银等抗菌材料,虽抗菌性能较强,但生物相容性差,无法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拟通过观察γ-多聚谷氨酸酯化改性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以及酯化后γ-多聚谷氨酸制备新型水凝胶的最佳方法,并对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创伤敷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凝胶材料。 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1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①以γ-多聚谷氨酸为原料,烯丙基溴及溴代正丁烷作酯化剂,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油浴60 ℃条件下制备酯化γ-多聚谷氨酸。②以酯化γ-多聚谷氨酸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作交联剂,充N2保护,80 ℃油浴,制备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③采用细胞毒性实验、生物降解实验、皮肤刺激与致敏实验、全身急性毒性实验对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①酯化γ-多聚谷氨酸:酯化度为40%和50%的γ-多聚谷氨酸具有一定疏水性又能保持适当亲水性。②吸水性分析:酯化度为40%的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吸水率能够达到自身重量的44倍。③细胞毒性实验结果:L929细胞在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浸提液中形态正常;MTT检测表明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浸提液组毒性为0级或1级。④生物降解实验结果: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在5 d后即能降解60%,在15 d时仅残余少量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⑤局部斑贴实验结果: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各时段各部位无红斑和水肿反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皮肤刺激反应为0级。⑥皮肤致敏实验结果:移去斑贴物1,24,48 h后,试验动物贴敷部位均无红斑和水肿出现,反应积分小于1。根据皮肤致敏实验分级标准,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对豚鼠无明显的潜在致敏性。⑦全身急性毒性实验结果: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浸提液注射后24,48,72 h,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的变化,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为阴性反应。 结论:以酯化后γ-多聚谷氨酸制备的水凝胶不仅具有高吸水性,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量与粘液表皮样癌分级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对17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ABC和LSAB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PCNA和Ki-67在17例黏液表皮样癌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7例黏液表皮样癌中,高分化型11例(其中1例转移)。低分化型6例(其中4例转移)。PCNA及Ki-67的增殖指数(PI值)在黏液表皮样癌中,低分化型明显高于高分化型(P<0.001)。在发生转移的黏液表皮样癌组中,PCNA及Ki-6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结论:黏液表皮样癌中PCNA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有关,其PI值可作为组织学分级的重要参数。PCNA和Ki-67的高表达预示着黏液表皮样癌预后的不良。  相似文献   
45.
<正>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增多趋势,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减少残疾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05-2013-05的住院病人,男76例,女60例;年龄40~70岁,平均64岁;病程1h~1d,所选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先证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正常糖耐量妇女的血糖波动变化特点?方法: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GDM妇女在产后1年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选择61例正常糖耐量妇女(空腹血糖<5.6 mmol/L,糖负荷2 h<7.8 mmol/L)纳入研究组(PGDM组)?同时选择61例年龄匹配的无GDM病史的正常糖耐量妇女为对照组(NC组)?所有对象均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计算血糖波动参数,包括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平均血糖绝对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餐后血糖面积?结果: PGDM组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标准差[(1.1 ± 0.3)mmol/L vs. (0.9 ± 0.2)mmol/L,P < 0.05]?平均血糖[(6.4 ± 0.9)mmol/L vs. (5.8 ± 1.0)mmol/L,P < 0.05]?平均血糖绝对差[(1.3 ± 0.4)mmol/L vs. (1.1 ± 0.4)mmol/L,P < 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5 ± 0.4)mmol/L vs. (1.9 ± 0.5)mmol/L,P < 0.05]?餐后血糖波动面积[(22.5 ± 3.2)mmol/(L·h) vs. (19.8 ± 3.5)mmol/(L·h),P < 0.05]均明显高于NC组?结论: 先证GDM病史的正常糖耐量妇女血糖波动指标明显高于无GDM病史的正常糖耐量妇女?  相似文献   
47.
<正>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孩子咳嗽,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用药。但是你知道吗?医生不主张盲目地见咳就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指出,儿童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物;美国《小儿慢性咳嗽诊断与处理临床实践指南》则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施捷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例脑出血患者起病1、3、7d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浓度在起病1、3、7d均显著升高,经施捷因治疗后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施捷因可以显著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腔隙性脑梗死(A组,梗死灶直径≤15mm),另30例为非腔隙性脑梗死(B组,梗死灶直径>20mm),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检测其Hcy、hs-CRP的含量.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Hcy、hs-CR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亦明显低于B组[(18.6±5.7)μmol/L vs.(23.5±6.5)μmol/L、(4.2±1.3)mg/L vs.(5.7±1.8)mg/L](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清内Hcy、hs-CRP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检测红细胞比容(HCT)和血肌酐(Scr)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胰腺坏死(PN)早期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胰腺坏死组和非胰腺坏死组患者人院时HCT值和48小时内Scr峰值的差异,以及高、低HCT组,高、低Scr组的胰腺坏死发生率、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差异。并对HCT和Scr这两项指标判断胰腺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结果低HCT组胰腺坏死发生率低于高HCT组(P〈0.01),高Scr组胰腺坏死发生率高于低Scr组(P〈0.01),HCT值判断胰腺坏死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8%和82.8%,阳性预测值、刚忡颅洲位分别为52.4%和90.6%,Scr值判断胰腺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7.5%和99.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和85.2%。结论HCT和Scr有助于胰腺坏死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