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6 毫秒
41.
目的通过研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包括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血浆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不同痰瘀证候的特异性标志蛋白群。方法收集146例北京地区汉族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类证候患者及37名健康对照的血浆样品,采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方法进行电泳和图像扫描及差异度分析,找出不同痰瘀证候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从凝胶上切取相应差异蛋白质斑点,酶切后于Q-TOF-MS仪上进行二级质谱分析,进一步采用Fisher判别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典型性分析,筛选出能够显著区分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结果在组间匹配变异度超过100%的11个斑点中除2个斑点未确定外,发现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经对这9种不同的蛋白质进行典型性分析后发现: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结合珠蛋白前体和纤维蛋白原γ链;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纤维蛋白原β链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瘀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结合珠蛋白前体、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白蛋白和补体C4;能区分瘀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结果还发现上述可能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差异可随痰瘀证候间不同的传变方式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了可显著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及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间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的特异性组合,及在功能蛋白质水平上有关痰瘀证候的传变主要是由痰致瘀进而形成痰瘀互结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42.
运用交通心肾理论治疗心肾综合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难以纠正的心衰,患者喘憋不能平卧、尿量显著减少、顽固的水肿,内分泌的失调还会造成周身烦热、不欲衣被,甚至频饮冰水,由于恐惧和不适感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改变。从临床特点看,CRS属中医“心水”、“喘证”、“水肿”等范畴。大多数医家认为,心衰发展到终末期与心肾两脏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病人206例,根据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A组,Hcy≤15μmol/L)和高Hcy组(B组,Hcy15μmol/L)。比较两组病人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血清Hcy水平。结果高Hcy组病人血清Hcy、肌酐、尿素氮、尿酸均较正常Hcy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与肌酐(r=0.227,P=0.001)、尿素氮(r=0.517,P=0.000)、尿酸(r=0.388,P=0.000)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人血清Hcy在高血压肾脏损伤起重要作用,血清Hcy与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心血管研究趋向于绘制一幅分子生物学"疾病基因图谱"。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将基因分析和病理分析串联起来,现就蛋白质组学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总结如下。1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组学的概念蛋白质组的概念由澳大利亚Wilkins和Willians于1994年提出,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广泛参与细胞的功能及调节,蛋白质组决定细胞乃至组织和器官的表型。不论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急慢性疾病状态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按照时间治疗学原则,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氢氯噻嗪和盐酸贝那普利对新发1级、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氢氯噻嗪+早盐酸贝那普利组(早早组)和早氢氯噻嗪+晚盐酸贝那普利组(早晚组),共治疗8周。服药前后进行诊室血压测量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药物对血压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诊室SBP和DBP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24 hSBP和24 h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早晚组患者的夜间SBP和DBP达标率明显高于早早组(P<0.01)。在血压昼夜节律纠正方面,早早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比例为20%,早晚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40%(P<0.01)。结论对于新发1级和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服用氢氯噻嗪和盐酸贝那普利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晚上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维持正常的昼夜变化节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其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73例,高血压病无合并冠心病30例,由冠脉造影证实或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确诊为冠心病。采血检测患者血脂水平,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IP=log(TG/HDL-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动态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IP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二分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出现冠心病与TG相关(P<0.05),与TC、LDL-C、AIP高度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IP增加明显,AIP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7.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心血管研究趋向于绘制一幅分子生物学“疾病基因图谱”.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将基因分析和病理分析串联起来[1],现就蛋白质组学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总结如下.1 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组学的概念蛋白质组的概念由澳大利亚Wilkins和Willians于1994年提出,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广泛参与细胞的功能及调节,蛋白质组决定细胞乃至组织和器官的表型.不论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急慢性疾病状态下[2].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82例年龄≥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非杓型组与杓型组的IMT分别为(0.17±0.08)cm、(0.14±0.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2例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9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5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七叶神安片,每次10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效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睡眠效率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改善气短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其他各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安全、有效,优于七叶神安片.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盐敏感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的差异。方法 131例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阴虚阳亢组24例,痰湿壅盛组28例,阳虚水泛组79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白蛋白(MA)、尿α微球蛋白(A1M)、尿免疫球蛋白G(IGU)、尿蛋白肌酐比(MA/CR)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与阴虚阳亢组比较,痰湿壅盛组和阳虚水泛组eGFR降低(P0.05)。与痰湿壅盛及阴虚阳亢组比较,阳虚水泛组MA、A1M、IGU明显升高(P0.05)。与痰湿雍盛证比较,阳虚水泛组MA/CR升高(P0.05)。各组间尿NAG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阳虚水泛证患者肾脏损害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