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药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的影响.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治疗组于术后1周灌胃心复康口服液(10ml·kg-1·d-1)4ml;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4、8、12周取大鼠心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线粒体ANT1和ANT2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4、8、12周心肌线粒体ANT1 mRNA表达逐渐升高,ANT2mRNA表达逐渐降低,分别于12周达峰值和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T1mRNA:28.44±0.04比27.32±0.49;ANT2mRNA:21.40±0.12比23.97±0.05,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ANT1和ANT2的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并于12周达峰值(ANT1mRNA:29.39±0.15;ANT2mRNA:23.83±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ANT1、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心复康口服液对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ND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模型组)、心复康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大鼠第4、8、12周心肌线粒体N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术后第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D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D4 mRNA表达升高(P<0.01),ND4蛋白表达也升高(P<0.05).②术后第12周,与8周时比较,模型组大鼠ND4 mRNA含量降低(P<0.05),ND4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D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较8周时也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心复康口服液可上调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ND4 mRNA的表达,提高心肌细胞ND4蛋白含量,改善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微粒(PMP)与白细胞微粒(LMP)、内皮细胞微粒(EMP)、红细胞微粒(RMP)间形成的结合体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利用显微成像流式细胞术观察冠心病UA患者PMP与LMP、EMP、RMP间形成的结合体水平并观察其形态,检测结合体在冠心病UA血瘀证及非血瘀证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差异。结果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PMP、LMP、EMP、RMP、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表达水平高于非血瘀证患者(P0.05),且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1)。结论 PMP、LMP、EMP、RMP、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参与了冠心病UA血瘀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4.
王欢  石晶晶  薄荣强  胡元会 《浙江医学》2021,43(22):2460-2464
目的应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以WebofScience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检索近21年(1990年至2020年)ICU获得性衰弱的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5.7.R1对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地区、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纳入SCI文献360篇,JannekeHorn发文量最高,引文量最高的作者是De,美国在ICU获得性衰弱领域的发文量最多,JohnsHopkinsUniversity是ICU获得性衰弱研究的重要机构,CriticalCareMedicine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章作者是Herridge,主要的研究热点聚焦在康复、机械通气、肌肉萎缩、脓毒症和死亡率等方面。结论医护人员需进一步提高对ICU获得性衰弱的重视程度,多学科参与、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对ICU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对关于"伏邪"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进行检索,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413篇,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到CiteSpaceⅤ软件中,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图谱。结果: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关于"伏邪"研究有大量的分散作者,形成了6个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主要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热点关键词为:伏邪、伏气、哮喘、伏火、伏痰、中医药治疗、病因病机、温病学、临床应用、温病、艾滋病、《伤寒例》等,并形成了11个聚类群。结论:关于"伏邪"研究相关文献的发文量逐年增多,哮喘一直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艾滋病是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本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阿霉素亚急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以心功能及心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为观察指标 ,研究中药心复康口服液对大鼠阿霉素亚急性心肌损伤时心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阿霉素模型组 GSH— Px活性和 MDA含量分别为 5 1.5 9± 2 .72 μ/m in/mg和 0 .66±0 .4 68nm ol/mg· p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 .0 1;心复康口服液治疗组明显提高阿霉素损伤心肌组织 GSH— Px活性(64 .77± 5 .112 ) ,降低 MDA含量 (0 .3 2 6± 0 .2 4 1) ,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接近正常对照组值。同时心功能测定发现阿霉素模型组 Co、± dp/dtmax分别为 2 9±7.75 ml/min,4 .3 8± 0 .4 3 mm Hg/s和 3 .5 1± 0 .5 4 m m Hg/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 .0 1;心复康口服液治疗组明显提高阿霉素损伤心脏 CO (40 .0 5± 12 .5 7ml/min)、± dp/dtm ax(5 .18± 0 .77mm Hg/s,4 .3 5± 0 .71m m Hg/s)值 ,与模型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提示心复康口服液可显著改善 ADR亚急性损伤大鼠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7.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及与心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及其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中医院的AMI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中医证候、心功能状态等进行调查,以Acces2000为基础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72例AMI患者按照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寒凝、痰浊8个基本证候要素进行辨证,其中虚证以气虚最多(371例,64.9%),实证以血瘀最多(505例,88.3%)。根据患者证候虚实不同,可归纳为4个证型,即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虚痰瘀互阻、气阴两虚血瘀。经秩和检验表明,四证型间心功能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7.9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气虚、阳虚、阴虚均与心功能不全相关(P〈0.01),而血瘀、痰浊与心功能不全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气虚者心功能以Ⅰ、Ⅱ级为主(分别为38.5%和39.9%),有阳虚者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分别为37.2%和27.9%),两组心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3,P〈0.01)。结论AMI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为主,心功能不全与中医证候要素气虚、阳虚、阴虚有关,且阳虚者心功能较气虚者差。  相似文献   
38.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药对其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仅就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中医认识及实践浅述于下。1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研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包括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血浆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不同痰瘀证候的特异性标志蛋白群。方法收集146例北京地区汉族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类证候患者及37名健康对照的血浆样品,采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方法进行电泳和图像扫描及差异度分析,找出不同痰瘀证候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从凝胶上切取相应差异蛋白质斑点,酶切后于Q-TOF-MS仪上进行二级质谱分析,进一步采用Fisher判别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典型性分析,筛选出能够显著区分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结果在组间匹配变异度超过100%的11个斑点中除2个斑点未确定外,发现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经对这9种不同的蛋白质进行典型性分析后发现: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结合珠蛋白前体和纤维蛋白原γ链;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纤维蛋白原β链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瘀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结合珠蛋白前体、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白蛋白和补体C4;能区分瘀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结果还发现上述可能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差异可随痰瘀证候间不同的传变方式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了可显著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及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间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的特异性组合,及在功能蛋白质水平上有关痰瘀证候的传变主要是由痰致瘀进而形成痰瘀互结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40.
运用交通心肾理论治疗心肾综合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难以纠正的心衰,患者喘憋不能平卧、尿量显著减少、顽固的水肿,内分泌的失调还会造成周身烦热、不欲衣被,甚至频饮冰水,由于恐惧和不适感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改变。从临床特点看,CRS属中医“心水”、“喘证”、“水肿”等范畴。大多数医家认为,心衰发展到终末期与心肾两脏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