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胃肠道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2年Marshall和Mareen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为幽门螺杆菌(Hp)。本文概括了Hp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并评估其感染的治疗。现已确认Hp与4种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病;(3)胃癌;(4)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p感染增加了胃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而且也涉及到胃MALT淋巴瘤发生的致病机理。Hp感染的治疗是以PPI、铋制剂以及RBC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当三联疗法失败时则推荐四联疗法。四联疗法是传统的三联疗法(铋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十PPI组成。  相似文献   
52.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有研究报道随着Hpylori感染率的逐渐下降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1,2 ] ,Hpylori和GERD的关系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由于Hpylori主要定居于柱状上皮 ,在食管鳞状上皮不能定植[3,4 ] ,因此GERD与Hpylori的关系 ,主要是研究其与定居于胃窦或胃体的Hpylori的关系。一、Hpylori对GERD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目前文献报道在GERD中不仅Hpylori感染率较低[5,6 ] ,而且cagA的检出…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索不同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ter pylori,H.pylori)耐药菌株是否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为中药治疗H.pylori耐药菌株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不同中药乙醇提取物对H.pylori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计算其MIC50和MIC90。结果中药提取物大黄、黄连、黄芩、败酱草、延胡索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32,64,32,64,128,256,>512,>512,>512,>512 mg/L。结论大黄及黄连提取物对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黄芩提取物对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具较弱的体外抑菌作用;败酱草、延胡索提取物对于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无明显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ylori)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胃肠病学工作者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5.
1982年,澳大利亚人Warren和 Marshall首先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后,Hp与上胃肠道疾病的研究就成为胃肠病工作者的热门课题。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病;③胃癌;④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56.
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耐药是包括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下称Hp)感染在内的许多微生物感染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抗生素联合方案根除Hp ,必须克服其耐药问题。在研究Hp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时 ,必须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区分开。外部因素包括感染的程度、机体的免疫状态、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化学和遗传为基础的微生物耐药机制。通常 ,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通过获得编码酶的遗传物质而产生。这些酶可使抗生素失活 ,外排抗生素增加或改变药物的靶位点。目前 ,发现大多数Hp菌株对抗生素耐药是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57.
1.主要内容自从1982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之后,  相似文献   
58.
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国内共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 4月 2 9~ 30日 ,全国幽门螺杆菌 (Hp)科研协作组邀请国内 Hp研究专家 56人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我国第一次专家共识会议。会议主要对 Hp的诊断、Hp与胃癌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关系及抗 Hp治疗等进行了较充分的研讨 ,并对Hp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请与会专家对 Hp的 41个有关问题进行书面表决 ,再将讨论及反馈意见汇总形成初步的共识意见稿 ,返回各位专家修改 ,集中后提交到 1 999年1 0月在西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消化系病学术大会进行讨论 ,现将各方意见总结如下。1  幽门螺杆茵的英文缩写  国际上已有规…  相似文献   
59.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从发现到现在已有超过 2 0年的历史。 2 0年来 ,胃肠病工作者对Hp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而逐渐深入的研究。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并且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根除Hp之后 ,不仅能加速溃疡愈合 ,而且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从而使溃疡病治愈。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 ,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Hp感染还与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 (MALT)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 ,根除Hp之后淋巴瘤可以缩小或消退。Hp与上…  相似文献   
60.
泮托拉唑四联4d与7d疗法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四联4d疗法和7d疗法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症状缓解率.方法:Hp阳性的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接受4d或7d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泮托拉唑40mg、克拉霉素250mg、阿莫西林1.0g和胶体枸橼酸铋钾220mg,均为bid.根除治疗4周后复查Hp是否根除,了解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共有73例患者纳入本试验,其中4d组37例,7d组36例.4d组Hp根除率为62.2%[意向治疗(ITT)群组分析和符合方案(PP)群组分析],7d组Hp根除率为83.3%(ITT)和88.2% (PP);4d组疼痛缓解率为78.8%(ITT,PP),7d组疼痛缓解率为83.9%(ITT)和89.7%(PP).按PP群组分析4d组Hp根除率明显低于7d组,按ITT群组分析,2组方案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2组方案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四联4d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疼痛缓解率,但是其Hp根除率低于7d疗法,不宜作为Hp根除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