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组内源性、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缺少特异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无或很少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能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等多个层面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如黑素瘤、非黑素瘤皮肤癌、银屑病等,对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将为这些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2.
蒋静  程波  刘继恒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723-2726
目的 分析宜昌市病毒性丙型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病毒性丙型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7年间全市丙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49/10万~6.5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3.81/10万.报告发病数、报告发病率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年均有发病,季节性不明显;各县市区发病分布不均,城市高于农村;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 近年来宜昌市丙肝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农民、待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是丙肝防控应关注的重点人群,并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防控,开展健康教育,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控制丙肝的流行.同时,应加大对疫情快速增长原因的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宜昌市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3.
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贮备能量的终末分化器官,近年研究证实脂肪组织可分泌20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瘦素(leptin)、网膜素(omentin)、脂联素(adiponec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这些脂肪因子通过作用于全身组织,调整脂肪的含量及分布,并广泛参与糖脂代谢平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调控机体多种相关机制.孕期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亦大量分泌网膜素-1与瘦素;而现已证实后者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实际上子痫前期母体水平在发病早期已升高,并随病情逐步变化,提示是预示病情的敏感指标[1].大量研究证实网膜素-1浓度在包括HDCP在内的多种疾病中明显下降,这可能为其治疗找到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白念珠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为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抗菌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设置实验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作用后的白念珠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透射电镜下观察2组菌株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透射电镜下,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作用后的白念珠菌细胞肿胀变形,细胞壁、细胞膜结构不完整,细胞壁疏松,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间隙大小不一,部分细胞可见细胞壁棉絮状致密外层或细胞膜局灶性缺失的现象。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白念珠菌的细胞壁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宜昌市近年来18岁以下人群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4来宜昌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脑、流感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宜昌市2005-2014间共报告18岁以下人群麻疹、流腮、风疹、流脑、流感疫苗针对疾病17 532例,年均发病率依次为:0.17/10万、3.38/10万、0.25/10万、0.003/10万、0.48/10万;麻疹、流脑流行类型为散在发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感冒以暴发出现;各年间报告发病数差别较大,呈季节性分布,不同年份发生强度不尽相同,但近年来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分布差异除流脑外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人群特征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匀<0.01),男性平均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率依次为:麻疹0.20/10万、流腮3.91/10万、风疹0.27/10万、流脑0.006/10万、流感0.53/10万;女性发病率依次为:麻疹0.14/10万、流腮2.71/10万、风疹0.22/10万、流脑0.001/10万、流感0.41/10万),麻疹发病集中在<3岁的婴幼儿及中学生.结论 宜昌市疫苗针对性五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效果不同,各年间发生数变化较大,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未成年人疫苗接种率,有效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控制针对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颧骨骨折复位径路与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复位的径路与钛板固定部位。方法 总结 6 5例 (6 5 / 70 )颧骨或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软组织切口、钛板固定部位、钛板数目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按三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其中包括面形和功能的恢复 ,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术后X线片 ,统计钛板的固定部位、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手术软组织切口均一期愈合 ;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 18例 (2 5 7% ) ;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 ,开闭口功能正常 4 6例 (6 5 8% ) ;面形恢复两侧不对称 ,开闭口功能基本恢复为 6例 (8 5 % ) ;头皮下血肿 5例 ,钛板外露 1例 ,头皮有不规则瘢痕且宽度 >0 5cm 6例 ,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 8例。结论 应用冠状切口 (包括口内联合切口 )对 5 1例(5 1/ 6 5 )进行颧骨和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 ,具有术野显露广泛、在明视下解剖复位、精确固定的优点。 6 5例共用钛板 179块 ,坚固内固定具有精确固位、外形稳定的优点。单纯颧骨骨折下端内陷或外翘移位可做一点固定 ,其他骨折尤其是复杂或陈旧性骨折均应做二点或多点固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含重楼、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的清痘修复精华液改善寻常痤疮的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每天早晚各1次,在使用薇诺娜洁面泡沫清洁面部后,观察组在痤疮皮损处使用含重楼、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的清痘修复精华液,对照组在皮损处外用含木瓜蛋白酶活性成分、维生素B3、马齿苋提取液、水杨酸衍生物的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分别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前后皮损改善情况。结果共完成149例,脱落11例,完成实验中,观察组73例,对照组76例。使用受试品14d,28d,使用前后炎l生皮损及总皮损数较首诊日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重楼、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的清痘修复精华液能辅助改善痤疮皮损。  相似文献   
98.
<正>1临床资料7例均为本科2002~2006年诊治的sweet综合征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8~56岁,平均42岁。病程5~56天,平均26天。7例均为多发皮损,表现为暗红、淡红至鲜红色浸润性丘疹、斑块、结节,呈环形或半环形。3例皮损  相似文献   
99.
活性氧簇是重要的氧的衍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状态的平衡对维持机体的内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皮肤是氧应激损害的主要靶器官,过多活性氧造成组织损伤,其主要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O、蛋白激酶介导的磷酸化和基因异常表达发挥作用.多种炎症性皮肤疾病与活性氧簇相关,活性氧簇在皮炎、湿疹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抗氧化剂有望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0.
毛囊单位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囊单位是根据头皮毛囊的分布和生理特点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毛囊单位移植不仅提高了移植物 的存活率,也提高了移植后的美容效果。本文就毛囊单位的概念、新仪器设备在毛囊单位移植中的应用、供体毛囊单位的 分离与保存、毛囊单位移植的方法、毛囊单位移植后的用药以及毛囊单位移植的美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