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何敏  姚珍薇  唐良萏  卢起  骆建云  王雅 《重庆医学》2012,41(29):3041-3042,304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40岁以上人群正位腰椎骨密度2 325例,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为42.2%,骨质疏松为37.3%;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为19.8%,骨质疏松为66.5%;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3%,女性为79.7%,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的全身合并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眼部症状为视力下降和一过性黑朦,眼前节主要发生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静脉扩张、点片状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微血管囊样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视力障碍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眼部症候群,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需要神经科和心内科等医师联合诊治,高血压可以加重患者的眼部病变,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早期确诊该病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73.
中医黄疸病文献数据库是实现中医肝病证治标准化、数据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黄疸病文献数据库建立的背景及意义,从文献数据来源、中医黄疸病叙词表的建立、文献资料采集与分析等方面来阐述中医黄疸病数据库的构建,对该数据库包涵的内容、功能进行简介,并从文献数据库的标准化、质量、维护、培养人才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说明中医黄疸病数据库建设存在的不足,以期继承与发展中医黄疸病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中医黄疸病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74.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龄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情况,评价其术后疗效。方法对86例65岁以上老年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全面检查、合并病处理、手术时机及麻醉的选择,术中、术后重要脏器的监护,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防治等。结果86例患者中治愈75例;好转5例,因内科并发症转科治疗3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18例(20.93%)。结论高龄胆道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沉默3-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PDK)1表达对血管瘤细胞增殖、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siRNA-PDK1或siRNA-NC转入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瘤细胞系EOMA中,以未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噻唑蓝(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率,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细胞中PDK1、Akt、磷酸化(p)-Akt、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酶切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iRNA-PDK1组PDK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iRNA-NC组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和凋亡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NA-PDK1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siRNA-PDK1组细胞中Akt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酶切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干扰PDK1表达可有效抑制血管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下游靶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76.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NAFLD)是指排除饮酒及其他明确的肝损伤病史,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作为其病理改变的一种类型,中医古籍并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肥气""痰浊""胁痛""肝癖"等范畴。基于现代医学对其认识,有医家提出了"浊邪"导致NAFL的观点,认为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开发一款能够实现医疗照射频次自动获取和统计的软件,并试用。方法:在调研以往我国医疗照射频次调查内容并参考北京市电子病历共享上报系统的基础上,确定医疗照射人次采集的核心要素及放射诊断类别、设计采集流程并编写采集程序软件,与某综合医院的前置机系统对接试用。结果:生成医疗照射人次采集字段表,成功实现对以上字段完成数据采...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估改良Soar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儿均经术前钡灌肠、直肠粘膜活检和术后切除病肠病理证实。其中男91例,女9例,均行改良Soave术治疗。结果:97例患儿无手术死亡。手术打击评分8.3±1.4;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分别为8.24%(8/97)和21.65%(21/97),死亡率1.03%(1/97);远期肛门功能评分为4.8±2.1。结论: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追踪吴茱萸属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130余篇有关吴茱萸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文献,依据化学成分结构特点归类。结果归纳的29种吴茱萸属植物中,包括生物碱、香豆素、黄酮、萜类、色原烷、酰胺等6大类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结论吴茱萸属植物中已发现吲哚类生物碱36种,异喹啉类生物碱7种,喹诺酮类生物碱59种;香豆素类化合物15种;黄酮类化合物27种;色原烷和色原烯34种;柠檬苦素类化合物14个;其他萜类化合物12个;酰胺类化合物3个和其他化合物约30种。  相似文献   
80.
吴茱萸汤大孔树脂精制工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吴茱萸汤水煎液中7种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柠檬黄素-3-O-β-D-葡萄糖苷(Lcs)、人参皂苷Re(Re)、人参皂苷Rb1(Rb1)、吴茱萸内酯(Li)、姜辣素(6-Gi)、吴茱萸碱(Ev)、吴茱萸次碱(Ru)等7种成分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及动态吸附考察,确定了筛选的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上样量与树脂体积比;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正交实验表明,影响吴茱萸汤大孔树脂精制工艺的主要因素为径高比、上样药液浓度和乙醇浓度,最佳工艺为径高比1∶4,上样药液浓度0.33g/mL,上样流速0.1倍柱体积/min,60%乙醇洗脱。结论:吴茱萸汤中7种成分精制后含量保留70%以上,其中5种成分保留90%以上,用大孔树脂对吴茱萸汤水提液进行精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