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1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CIK细胞联合表柔比星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内外杀伤效应.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IFN-γ、IL-1、IL-2、抗CD3单抗诱导CIK细胞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1、7、14 d的CIK细胞表型.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CCK-8)检测CIK细胞、表柔比星及两者联合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杀伤效应.用肝癌细胞BEL-7402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IK治疗组、表柔比星组、CIK联合表柔比星治疗组(联合组),观察它们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CIK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CD_3~+CD_(56)~+细胞比例明显上升,14 d时CD_3~+CD_(56)~+细胞比例达(46.83±2.53)%,与第1天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量扩增了近1 000倍.联合组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各单独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联合表柔比星可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细胞种植瘤的生长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疗法联合化疗能显著抑制体内外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为肝癌的生物化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72.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每年都会回顾总结临床肿瘤领域各项研究并筛选出本年度最有影响力的进展。2008年重点报告了31项年度最有意义的研究。其中包括12项“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73.
发展中国家的外籍学生来华接受高等医学教育已成为近年医学院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籍学生原籍地具有浓厚的英美殖民地文化背景,在生理学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与国内学生有所不同。本文以心肌细胞膜极化状态为例,对各版本教材中不同阐述进行了比较。如何在教学中解答外籍学生这一疑惑,并将这种理解差异以最科学的方式加以妥当的说明是对教师基础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74.
我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男70例,女30例,年龄45~70岁。入院时根据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脏胸片等检查均证实有心衰存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5.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好发于儿童,传染性强,以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我科于2003年3—9月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多邦软膏治疗儿童寻常型脓疱疮,并与红霉素软膏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76.
许森  李博  王杨 《吉林医学》2005,26(4):404-406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分解花生四烯酸生成各种内源性前列腺素(PG)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属于膜结合蛋白,存在于核膜和微粒体膜上。有COX-1和COX-2两种同功酶。COX-1是一种结构型酶,起稳定机体功能的作用.如维持正常胃黏膜、肾脏血流和血小板聚集;COX-2是一种诱导型酶.正常生理状态下,COX-2存在于部分肾脏和脑组织中,  相似文献   
77.
兔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PNCA)为酒精中毒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有必要探讨适合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方法25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2组,白酒灌胃组和对照组,白酒灌胃组给予56%(v/v)白酒按6 mL·kg-1·d-1灌胃;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只家兔每月称体重,24周后进行肌电图检查,并作坐骨神经活检.结果(1)白酒灌胃组家兔的体重及食量较对照组差,并出现酒精中毒性精神症状.(2)电生理检查白酒灌胃组家兔均出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波幅降低,伴轻中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3)白酒灌胃组家兔HE染色与神经纤维GleeMarsland银染色光镜下均显示轴索变性伴继发节段性脱髓鞘改变.结论高浓度白酒灌胃24周,兔周围神经肌电图与病理改变均符合轴索性周围神经病变,这种改变与人类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相似.高浓度白酒灌胃制作兔PNCA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检测 40例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 ,并对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α 干扰素治疗后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数增加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NF α能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定向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干预条件。方法取健康4周龄Wistar大鼠MSCs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C、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布满瓶底即为1代,取第3代MSCs,以5-氮杂胞苷10μmol/L、成肌分化因子0.1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 0.1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ng/ml进行联合诱导,使之分化。诱导后第9天,收集细胞,行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细胞。结果原代培养的MSCs呈贴壁生长,3~5d呈集落样生长,5~7d后有体积不等的多突成纤维细胞、较大的扁平多角形细胞、中等的多角形细胞和较小的三角形细胞。培养12d后,细胞融合,铺满瓶底,MSCs形态变化不明显。联合诱导后,部分细胞死亡,生长缓慢;7d后见细胞明显增殖,体积逐渐增大,呈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状;14d后,大量增殖的长梭形细胞开始增多;18~22d后,肌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核数亦明显增多,初生肌管与长梭形成肌细胞呈平行排列,间隔分布。MSCs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D44反应阳性,胞质呈棕褐颗粒,核周明显,CD34呈阴性反应;诱导后MSCs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均为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和诱导后MSCs大部分处于G0/G1期,分别占79.4%、62.9%,而G2/S/M期仅占20.6%、36.1%。根据MTT绘制生长曲线,可见MSCs生长速度明显高于诱导后的MSCs。两种细胞并未达到平台期,都有继续增殖的趋势。结论在体外,MyoD、5-氮杂胞苷可以诱导MSCs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定向诱导后MSCs增殖期比例大,向骨骼肌细胞分化纯度更高。  相似文献   
80.
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体外连续培养及生物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体外连续培养和纯化方法,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尿路上皮组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获取幼犬膀胱组织,0.125%胰蛋白酶消化获取单细胞悬液,于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采用0.05%胰蛋白酶和0.02?TA消化、纯化细胞,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增殖情况,MTT法绘制生长曲线;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SABC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代次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倍体水平。结果采用酶消化法能从4~6cm2的膀胱黏膜组织中分离获取(1~5)×106个细胞。原代培养接种24h后可见大量细胞贴壁,第7天细胞生长融合达80%~90%,细胞排列呈典型的铺路石样。MTT法测定第3代细胞在传代培养7d生长达高峰;传代并纯化的细胞纯度高,无成纤维细胞污染,至第4~6代细胞仍保持良好形态。透射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特征性张力微丝和细胞间桥粒连接。细胞角蛋白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胞浆呈棕黄色阳性反应。不同代次细胞均为二倍体细胞。结论酶消化法能从较少的膀胱组织中分离获取足量、较纯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连续传代扩增,可以满足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尿路上皮组织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