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60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336篇
  6篇
中国医学   292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12月在我科二病区行心脏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宣教;将同期在我科三病区行心脏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术前宣教的基础上由ICU护士给予系统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角色行为、治疗效果、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两组依从性、角色行为、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ICU护士进行系统术前宣教能有效促进心脏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提高ICU病区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超高龄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雾化吸入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我科60例超高龄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婴儿面罩雾化器,调氧流量6~8L/min,取面罩盖于气切口,调绑带松紧度并固定于患者颈部给予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口含式雾化器。调氧流量6~8L/min给予雾化吸入。结果试验组用婴儿面罩雾化,湿化效果明显优于直接将雾化器连接在气管切开处,雾化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未发生药液倾倒。同时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婴儿面罩进行雾化治疗,能充分发挥湿化效果,减少患者对冷雾化气体的刺激反应,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安徽省ICU护士幽门后喂养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课题组根据文献综述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设计安徽省ICU护士幽门后喂养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对安徽省425名ICU护士对幽门后喂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士知信行得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最终收到有效问卷414份。护士幽门后喂养知识得分率为70.6%,信念得分率为85.96%,行为得分率为78.17%。不同医院等级(t=4.393、2.496、2.526)、护龄(F=6.237、3.122、6.978)和职称(F=13.577、8.264、6.150)的护士幽门后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安徽省ICU护士幽门后喂养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掌握不完善,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医院等级、护龄和职称等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以提高ICU护士幽门后喂养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停留时间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的优化流程对诊疗效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急诊收入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8月至9月按胸痛中心常规救治流程诊疗的61例患者为常规救治组。分析常规救治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并联诊疗"的优化救治流程,用于2018年2月至3月的优化救治组(66例)。比较两组急诊停留时间、登记挂号时间、心电图时间、医患沟通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的差异情况。结果:与常规救治组比较,优化救治组急诊停留时间[69.12 (59.88,77.73)min比35.00 (30.00,40.00)min]、登记挂号时间[12.22 (10.23,15.45)min比2.00 (1.00,2.25)min]、心电图时间[8.55 (8.14,9.05)min比3.00 (2.00,4.00)min]、医患沟通时间[9.41 (5.58,14.31)min比5.00 (3.00,5.00)min]、导管室激活时间[10.00 (2.00,17.00)min比3.00(2.00,4.00)min]均显著缩短(P均=0.001)。两组在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根据STEMI急诊停留时间影响因素制定的优化救治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及各关键环节的用时,提高救治时效性。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96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148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148例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 PTT)、纤维蛋白原( Fbg)、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生活质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a PTT、Fbg水平高于对照组,P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 27% 、4. 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肢疼痛、 术后感染、便秘、压疮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7.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能够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介导周围组织破坏,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增加气道高反应性。成纤维细胞在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刺激下导致管腔狭窄、气道高反应性。上皮细胞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在损伤和炎症刺激时刺激炎症细胞内流以及分泌大量炎性和营养性介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快速分化修复损伤肺部细胞、改善哮喘气道炎症状态。miRNA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转运体调控及多种疾病的进展和转移。研究发现,外泌体与哮喘、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脑脊液、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体液中的纳米级囊泡,含多种蛋白质、DNA、mRNA、miRNA和脂质,外泌体具有诱导炎症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运输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等作用。不同细胞可分泌包含有特定内含物的外泌体,能够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号转导。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其相关的miRNA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miRNA在哮喘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收集的1例血脂异常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确定其突变基因位点。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1例血脂异常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相关家系成员外周血样本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目标外显子捕获技术和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与血脂异常有关的基因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可疑突变位点并筛查患者家系成员和100例健康人,确定该家系患者的致病突变基因,使用Polyphen2、MutationTaster、SIFT和Provean这4种软件进行突变基因功能检测,并利用Swiss-Model软件分析突变前后的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结果:在受检人样品中检测到LPL基因的纯合变异c.1322+1GA(编码区第1322+1位核苷酸由G变为A),在其子女样品中检测到LPL基因同位点的杂合变异。4种预测软件均预测该突变为有害突变,Swiss-Model软件结果显示该突变位点导致442位的缬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剪切和活化功能。结论:本研究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一血脂异常家系中发现LPL基因新的突变位点:LPL c.1322+1GA。该突变可能是患者家系发生高三酰甘油血症的致病因素,且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冠心病。此位点目前在我国人群中少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构建转染小鼠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基因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株(CHO/ICOSL),探讨其对T细胞体外增殖与活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从小鼠脾脏细胞中抽提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获得小鼠ICOSL基因,经EcoRⅠ、BamHⅠ双酶切后装入EGFP-pIRES2真核表达载体中并测序鉴定,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载体EGFP-pIRES2/ICOSL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析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以转染空载体CHO细胞(CHO/Mock)作为对照,将CHO/ICOSL细胞与T细胞体外共培养,通过检测活化T细胞上CD25、CD69的表达及T细胞增殖实验对小鼠ICOSL转基因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CHO/ICOSL基因转染细胞能稳定地高表达小鼠ICOSL分子.与CHO/Mock相比,CHO/ICOSL基因转染细胞能够显著促进T细胞的体外活化与增殖(P<O.05).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小鼠ICOSL的基因转染细胞株,该细胞株能显著促进T细胞的体外活化与增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