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易层"贴敷疗法是全国著名骨伤科专家诸方受教授在继承传统中医贴敷疗法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的中医外治法技术。笔者于2010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易层"贴敷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20例,与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的20例作对照,疗效优势明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2.
<正>跟骨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其中关节内骨折占60%~70%[1]。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总体来说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如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撬拨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如处理不当,常会造成患肢严重功能障碍,影响足的承重、站  相似文献   
5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1]。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笔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选择影响"易层"贴敷疗法临床疗效的主要技术参数——"药物分层",设定不同水平进行评价,找出最优技术参数水平,优化"易层"贴敷技术操作规程。方法:总计100例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方案为第1组:(每天换药)+(三色敷药层联合三黄油膏层);第2组:(每天换药)+(单用三黄油膏层)。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天。评价主要疗效指标: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功能障碍;次要疗效指标:失眠、筋脉拘急及舌苔脉象。全部病例治疗观察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结束,经过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疗效积分有显著改善(P<0.01)。但第1组疗效积分最优,与第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第1组方案(每天换药+三色敷药层联合三黄油膏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第2组。提示临床在应用"易层"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时候应该采用联合药物层次水平的方案治疗最为有效。应该依据此最佳技术参数水平制定"易层"贴敷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评价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易层贴敷疗法,对照组予RICE疗法,即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治疗,7d后比较两组在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6.
茆军  王培民  张惠法  严培军 《中医正骨》2012,24(9):30-31,37
目的:观察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5 ~ 55岁,中位数42岁.左侧7例,右侧3例.胫骨上段骨折1例,中段骨折3例,下段骨折6例;腓骨上段骨折2例,中段骨折4例,下段骨折4例;胫骨粉碎性骨折3例,斜形骨折2例,螺旋形骨折3例,横形骨折2例;腓骨斜形骨折4例,横形骨折6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中位数5个月.外固定支架拆除后患者踝、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活动自如.均无骨不连、再骨折发生.1例钉道感染,经换药及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后未能完全控制,予以拔除固定针后治愈.结论: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椎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环形对口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在本科住院、采用环形对口引流技术联合中药治疗的骨与软组织感染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35~81岁,中位数53岁。结果:9例患者感染均获得治愈。结论:环形对口引流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护理便捷,适用于骨与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中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试验组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或联合其他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 102位患者。穴位贴敷或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5,95%CI(1.52,7.83),P=0.001],而与扶他林乳胶剂、痛点封闭治疗疗效相当,在改善VAS评分[SMD=1.63,95%CI(0.38,2.89),P=0.01]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SMD=2.62,95%CI(1.30,3.95),P=0.0001]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65,95%CI(-1.73,0.43),P=0.24]。结论穴位贴敷或联合其它非西医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优化三色散凝胶贴膏剂的基质处方工艺,研究其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滑膜炎症的干预效应.方法 以综合感官、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评价指标,以聚丙烯酸钠、甘羟铝、酒石酸、甘油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优基质处方.随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色散凝胶贴膏剂组、三色散传统制剂组、三色散凝胶贴膏剂(含促...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玄麦甘桔袋泡剂和玄麦甘桔汤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和棉球肉芽肿及酚红排泌模型.结果玄麦甘桔袋泡剂7.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