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考察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复方丹参片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冠心病患者和复方丹参片用药病人组的血浆,用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有3个蛋白质下调和6个蛋白质上调,复方丹参片可使这些改变的蛋白质水平有所恢复。胶内酶切提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其中冠心病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有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粒酶,冠心病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降低的蛋白质有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SP)。冠心病病人服用复方丹参片后可降低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粒酶。结论:复方丹参片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粒酶,其可能通过抑制单核细胞黏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减轻炎症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2.
cDNA microarrays are now being employed formRNA expression analysis in cancer cell lines[1] orexcised surgical specimens[2]. However, broaderapplication of cDNA microarrays is limited by theamount of RNA required: 50-200 mg of total RNA or 2-5 mg of poly A+ RNA. To broaden the use of cDNAmicroarrays, methods aiming at intensifying fluorescence signal[3-5] have been tried and resulted in modest improvement. LD-RTPCR (SMARTTM PCR cDNA Synthesis Kit, Clontech) is a PCR-based …  相似文献   
23.
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找用于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 ,考虑制备的pH值、组成摩尔比、制备方法三因素 ;即 1个四水平因素和 2个二水平因素混合状态。选用L16(4 1·2 12 )正交设计表安排试验 ,各水平组合条件下 ,通过基因转染实验 ,以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作为观测指标 ,实验重复 4次。结果 在基因与脂质体重量比为 (1∶8)时 ,组成大豆磷脂与DC 胆固醇摩尔比为 (6∶4)和在超声法制备的特定条件下 ,pH5 .4与pH7.4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之间差别非常显著 ;均值都较大 ,但是以 pH5 .4时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均值最大。 结论 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最高的脂质体为在 pH5 .4、组成大豆磷脂与DC 胆固醇摩尔比为 (6∶4)时采用超声法制备的脂质体。  相似文献   
24.
基于RNA的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中多数技术在mRNA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特别是在抑制一些有害基因表达或失控基因过度表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就反义寡核苷酸、核酶及RNA干扰等主要的RNA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研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HCV脱氧核酶在表达荧光素酶HepG2细胞中的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 ,HCV) 5′ 非编码区 ( 5′ Noncodingregion ,5′ NCR)靶向性脱氧核酶 (De oxyribozymes ,DRz)在靶基因调控性荧光素酶表达HepG2细胞中的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HCV 5′ NCR中符合 5′…Y↓R… 3′(Y =A/G ,R =U/C)特征的位点及 5′ NCR的二级结构选择靶位 ,采用 10 2 3DRz基序 ,设计并合成HCV靶向性脱氧核酶DRz 2 3 2、DRz 12 7、DRz 84、DRz1以及两端被硫代修饰的DRz(Phosphorothioatedeoxyribozymes ,TDRz)和活性中心区人工突变的硫代DRz(MutantphosphorothioateDRz ,MDRz)。直接将其加入体外培养的受HCV 5′ NCR调控的表达荧光素酶HepG2细胞 (HepG2 970 6细胞株 )中 ,或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靶细胞。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荧光素酶活性 ,计算抑制率。结果 转染终浓度为 0 5 μmol/L的药物 2 4h后 ,DRz 2 3 2 /TDRz 2 3 2、DRz 12 7/TDRz 12 7、DRz 84/TDRz 84和DRz1/TDRz1的抑制率分别约14 3 %/ 14 9%、5 3 2 %/ 5 0 6%、2 5 6%/ 2 3 8%和 44 7%/ 43 3 %,均高于对应的MRz ,其中DRz 12 7/TDRz 12 7与MRz 12 7( 4 1 2 %)相比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直接将TDRz 12 7或MRz 12 7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中被动作用 5h和 2 4h ,抑制率无明显差别 ,  相似文献   
26.
Objective: To select th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Ns) which hybridize with the mRNA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VEGFR2, also named as kinase inser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KDR) in an effective and specific way,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antitumor activity in MCF-7 cells. Methods: The effectiv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were chosen by computer prediction combined with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 The inhibition effect on MCF-7 cells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TT; and VEGFR2 expression was surveyed by Western-blotting and RT- PCR. Results: Using predicting secondary structure of VEGFR2 mRNA with RNA folding program, computer prediction designed 30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probes that were directed to local loose regions of RNA structure. In 30 probes, 4(4/30, 13.33%)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showed strong hybridization intensities in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 test and were selected. All thes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targeting 4 different sites of VEGFR2 mRNA lowered the level of VEGFR2 mRNA and protein present in MCF-7 cells. Proliferation of MCF-7 cells was reduced by 4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respectively, in which asON1 was the most effective, with the inhibitory rates being 53.06% at 0.8 I.tmol/L.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prediction with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 is an effective way in selecting optimal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Th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showed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antitumor activity and the hybridization intensities. Th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targeting VEGFR2 mRNA demonstrated prominent antitumor role in vitro.  相似文献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疑似患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SARS疑似患者临床症候的改善时间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SARS疑似患者临床症候、胸片、舌象进行观察,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对20例疑似患者进行动态T细胞亚群、血清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测定。结果:40例患者发热、汗出、乏力、干咳等主要症状及舌象均得到明显改善,胸片开始吸收时间为(4.54±2.85)天,明显吸收时间为(7.74±4.68)天。其中20例患者入院时T细胞亚群CD3、CD4、CD8平均值低于正常,入院第3天开始升高,6~10天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3例患者发现血清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例冠状病毒抗体阳性,1例两者同时存在。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改善SARS疑似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8.
最佳反义药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义实验中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靶位点.但是,由于RNA折叠形成二级结构,会使大多数互补的核酸不能接近并形成分子间的碱基配对,因此这种选择非常困难.通常采用的方法,如"序列步移"或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未获得显著的成功.为此,本文总结了几个经验选择方法,特别是基于转录物的RNase H图谱和寡核苷酸芯片扫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bcl-2反义寡核苷酸在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下调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将人工合成的bcl-2反义寡核苷酸片段与HL-60细胞共培养,在作用的第0天、1天、3天、5天通过细胞计数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存活情况,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法(APAAP法)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bcl-2正、反义寡核苷酸均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但bcl-2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更为显著。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下调HL-60细胞内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作用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而bcl-2正义寡核苷酸及对照无此作用。结论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有效地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细胞内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白血病临床病情分析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分析正常人白细胞和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急性白血病细胞表现出很高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白血病病情及异常染色体核型密切相关,而正常白细胞活性很低或无。结论分析白血病细胞异常端粒酶活性,对白血病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