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康复治疗学专业办学目标在于培养从事康复医学的临床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1],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掌握熟练的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尤其对于高等院校本科生,基本教学能力成为其一项相当重要的素质,2008年第二学期的作业治疗实验课采用以学生为主讲的教学法,经过实践,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梁云云  叶志丹  潘翠环 《中外医疗》2012,31(36):147+149-147,149
康复医学是一门应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专业的康复医学知识,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康复医学人才的需求。所以说康复医学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的合理充分的运用、医学模拟教学对医学临床技能培养、临床病例讨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3.
康复治疗专业是一门包括多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PBL教学法,是体现新教育理念,实现开拓型、创造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纵观当前教学现状,在教学中正确引入PBL教学法,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自信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4.
陈艳  潘翠环  叶正茂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107-107,110
目的探讨实验室开放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112名学生及40名专业任课老师及实习带教老师为调查对象,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实现方式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①40%左右学生和87.5%的教师认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是必要的;②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室开放与选择专科实习是实现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对教师的调查显示,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与就业后的从业方向均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途径。结论实验室开放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5.
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在我国尚属新的领域,广州医学院于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以来,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与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缪萍  王楚怀  潘翠环  于瑞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091-4093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对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股四头肌失衡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Q角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PFPS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0人,分别进行Q角测量,同时在双足半蹲动作时检测股外侧肌(VL)及股内斜肌(VMO)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股内、外侧肌时域指标,对Q角与VL/VMO肌电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VL、VMP时域指标ZCR、RMS、IE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L较VMO高.Q角与VL/VMO肌电比值之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149(P> 0.05).结论:PFPS患者VL运动单位募集数量、活化程度要高于VMO.股四头肌失衡程度与Q角大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odex平衡功能分析训练仪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2组FMA、BI、BBS及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的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组37例,除常规物理治疗外,还予以手法按摩面部肌肉以及相应的穴位,治疗前后均以House-Brackmann法以及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功能障碍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90%以上,其中轻度及中度功能障碍者的疗效最佳。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的(P<0.01)。结论在常规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规范、合理地应用手法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康复疗效及缩短病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麻痹性斜视的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麻痹性斜视的患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作治疗观察。结果:低频脉电刺激对麻痹性斜视,尤其是外伤性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显,其他病因引起的麻痹性斜视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痹性斜视应及早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恢复眼球运动,改善复视症状和纠正斜视方面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将本科3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实验组给予3 Hz的r TMS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伪r TMS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5 d,共10次。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手指部分,FMA)、改良Ashworth评分(MAS)评估手功能恢复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共27例患者完成实验。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有提高(Z2.070,P0.05),实验组提高差值高于对照组(Z=-2.296,P0.05);对照组MAS评分无变化(Z=-0.816,P0.05),实验组MAS评分改善(Z=-2.456,P0.05),实验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Z=-2.792,P0.01);两组MBI评分均明显提高(t3.085,P0.01),两组间MBI评分及差值无显著性差异(t0.246,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