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 PESV)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昆明小鼠,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组)、联合组(PESV+5-Fu),每组20只,连续干预14天,隔日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增殖曲线,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双标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VM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 用LeicaQwinV3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灰度值半定量分析。结果 联合组和5-Fu组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较荷瘤对照组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且联合组和5-Fu组瘤重和肿瘤体积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和PAS双标法检测显示,联合组VM密度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和5-Fu组(P<0.01);与荷瘤对照组比较,联合组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PESV联合5-Fu可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VM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中HIF-1α和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增强环磷酰胺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组和联合组(CTX+PESV组),每组10只。记录肿瘤生长曲线,并采用逆转录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型CD80、CD86的表达变化。结果连续治疗21天后,联合组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明显抑制(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ESV组中CD80、CD86的表达有所增强,而CTX组中CD80、CD86的表达有所下降,联合组与CTX组相比强度和表达量均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ESV组和CTX组TGF-β1和VEGF-A mRNA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与PESV组和CTX组比较,联合组TGF-β1和VEGF-A的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PESV可抑制Lewis肺癌中VEGF-A和TGF-β1的表达,促进DC的成熟,恢复其抗原摄取提呈功能,逆转CTX对机体的免疫损伤,从而起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证实博来霉素A5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将含有0.5μg博来霉素A5的载体置于胚龄7d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48h后观察抑制血管生成情况。Lewis肺癌皮下接种C57BL6小鼠6d后,在移植瘤周围及其基底部多处局部注射博来霉素A5,每鼠每次0.6mg,每5天1次,共3次,接种后25d处死小鼠,观察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抑制情况和对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博来霉素A5可使载体周围CAM新生血管明显减少甚至消失。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体积小,颜色苍白,毛细血管稀少,很少出血,坏死常见。肺转移抑制率为80%。结论:博来霉素A5能强烈抑制鸡胚CAM和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血管生成,瘤周局注具有抗转移作用。提示博来霉素A5是一有潜力的血管生长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MPM的诊断主要依靠胸膜活检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MPM的治疗应以手术加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主要术式有胸膜外全肺切除术和胸膜部分剥脱术。放疗以三维适形为主。化疗以顺铂和培美曲塞为标准。免疫治疗的主要靶点有调节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联合雷帕霉素(RAPA)对H_(22)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昆明小鼠,皮下接种H_(22)肝癌肿瘤细胞悬液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PESV组(20 mg/kg)、RAPA组(2.5 mg/kg)和PESV+RAPA组(联合组),每组10只。连续药物干预14 d,隔日测量肿瘤体积,记录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水平。以Ⅷ因子标记肿瘤微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连续药物治疗14d后,PESV组、RAPA组、联合组肿瘤生长速度较模型组明显减慢(P0.05、0.01),抑瘤率分别为17.7%、29.2%、44.8%。与模型组相比,3个给药组的mTOR、HIF-1α、VEGF-A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0.01),MVD不同程度降低(P0.05、0.01)。联合组肿瘤体积以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RAPA组(P0.05、0.01)。结论 PESV联合RAPA能够抑制H22肝癌小鼠肿瘤血管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中mTOR、HIF-1α、VEGF-A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对H22肝癌肿瘤细胞自噬的增强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昆明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肿瘤细胞悬液法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PESV高剂量组、PESV低剂量组及联合组(PESV高剂量加雷帕霉素),每组10只。PESV高、低剂量组分别予20 mg/kg、10 mg/kg的PESV灌胃,联合组予雷帕霉素(2 mg/kg)及PESV(20 mg/kg)灌胃,连续给药干预14天,隔日测量肿瘤体积,记录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UNC51样激酶1(UNC-51-like kinase-1,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MAP1LC3A)及B淋巴细胞瘤蛋白质-2-相互作用蛋白质-1(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PESV高、低剂量组及联合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与PESV高、低剂量组比较,联合组瘤重及体积明显减小(P0.05),PESV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与荷瘤对照组比较,PESV高、低剂量组及联合组m TOR表达水平降低(P0.05),ULK1、MAP1LC3A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PESV高剂量组比较,联合组ULK1、MAP1LC3A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蝎毒多肽提取物联合化疗可能是通过抑制m TOR的活性,增强自噬相关蛋白ULK1、MAP1LC3A及Beclin1的表达,促进细胞自噬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长抑制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新生血管持续不断地为其提供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因此,如能抑制或破坏这些新生血管就可防止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这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国外为寻找效果好、毒性低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进行了大量研究。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对癌症治疗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 35 例乳癌石蜡切片分别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 E G F)和抗八因子相关抗原(Ⅷ F R Ag)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探讨 V E G F 的表达水平、微血管密度( M V D)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 V E G F 阳性率和 M V D 分别为 7778% 和 9382±2176,无转移者为1768% 和 4350±1103,二者呈正相关。 V E G F 表达和 M V D 不仅可作为乳癌预后指标,而且通过抑制 V E G F 表达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对选择其他疗法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移动和增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生成主要包括内皮细胞的移动与增殖 ,它不仅存在于胚胎发育、黄体形成等生理过程 ,而且在许多病理过程如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屑病、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血管生成与抑制的研究近年受到广为关注 ,特别是研究抑制血管生成为控制肿瘤生长和抗转移开辟新途径而日益受到重视[1 ] 。由于大多数血管生长抑制剂都是抑制内皮细胞 (endothelialcell,EC)的移动与增殖 ,因而 ,研究EC移动与增殖的实验方法显得很重要。本文介绍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horioallantoicmembran…  相似文献   
20.
博来霉素A5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博来霉素A5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将含有0.5μg博来霉素A5的载体置于胚龄7d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48h后观察抑制血管生成情况。Lewis肺癌皮下接种C57BL/6小鼠6d后,在移植瘤周围及其基底部多处局部注射博来霉素A5,每鼠每次0.6mg,每5天1次,共3次,接种后25d处死小鼠,观察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抑制民政部和对肺转移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