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70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平台的优势日趋明显。以青岛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网络精品课程为基础,介绍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眼科光影电子检查设备及仪器获取一线临床资料,构建及完善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全新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师生互动提供更为广阔和便捷的平台。积极开展基于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的多种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到理论学习、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不断提高眼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2.
林静  林少峰 《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176-177,179
颈椎病是康复科的常见疾病,是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等颈椎相关疾病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1].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颈椎长期劳损,导致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等.目前颈椎病临床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理疗、推拿按摩等治疗方式.现有的治疗方式一般需要较长的疗程,治疗的效果一般.本文选取颈椎病患者59例,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进行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出院医嘱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安宁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出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药物应用与年龄、性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男性多于女性;60~74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排名前3的合并症分别为高血压(64. 50%)、糖尿病(50. 50%)、心肌梗死(39. 00%);他汀类、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MRA)、中成药、地高辛使用率较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较低;利尿剂女性使用率高于男性(P <0. 05);阿司匹林在60~74岁年龄段的使用率较高,氯吡格雷、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ARB在> 74岁年龄段使用率高于60~74岁及<60岁(P <0. 05);Ⅰ/Ⅱ级的阿司匹林、他汀类使用率高于Ⅲ/Ⅳ级,而氯吡格雷、地高辛、利尿剂、MRA使用率低于Ⅲ/Ⅳ级(P <0. 05);地高辛、MRA在LVEF减低组使用率高于正常组,而ARB及CCB在正常组使用率高于减低组(P <0. 05);单用药物在LVEF减低组中占比低于正常组(P <0. 05);3种合用药物在NYHA分级Ⅲ/Ⅳ级中占比高于Ⅰ/Ⅱ级(P <0. 05)。结论 60~74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阿司匹林使用率较高,> 74岁时氯吡格雷、利尿剂、CCB、ARB使用率较高。应规范他汀类、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利尿剂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使用,对于使用率较低且与指南有差距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调查分析民航飞行人员中患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现状,为能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度大体捡的飞行学员及飞行教员共394例中患高尿酸血症者从年龄、发病率、超重、血脂、血糖、血压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P<0.05);而飞行教员相对于飞行学员而言,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飞行员普遍存在高尿酸血症高发现象,应当引起关注,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防治高尿酸血症,对预防飞行人员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46.
妇科推拿萌芽于魏晋南北朝,该时期已有妇科按摩手法、膏摩治疗妇科疾病的记载。隋唐时期为妇科推拿的发展阶段,妇科大力推广膏摩法,采用膏摩美容、手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宋金元为妇科推拿的兴盛阶段,妇科推拿类型增多,包括使用辅助工具、创新助产手法等。明清为妇科推拿的成熟阶段,该时期妇科保健推拿得以开展,妇科推拿手法日益丰富,形成较为成熟的妇科推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利用套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风险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制定AKI精准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医院数据管理平台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病史、肿瘤类型/治疗、基础肝肾功能、生化和电解质指标等数据资料。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与AKI发生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借助贝叶斯网络分析进一步描述变量间相互作用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26 914名研究对象中,AKI发病率为12.4%(n=3 326),其中肾癌(27.3%),多发性骨髓瘤(24.1%)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23.9%)患者的AKI发病率最高。LASSO回归筛选出22个与AKI发生相关性最显著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史、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式、肝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值/血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血钠/血钾等电解质。贝叶斯网络模型发现血红蛋白、eGFR、血氯和血磷与AKI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血钠和白蛋白等中间节点间接影响AKI的发生;糖尿病和性别通过节点尿酸间接相连eGFR,而后者是AKI的父节点。模型推理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贫血和eGFR ≤ 59 mL·min-1·1.73 m-2的患者发生AKI的概率最高(55.7%);而上述指标均正常者AKI发病率最低(3.0%)。模型评价发现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88.8%,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06。结论 基于LASSO变量选择联合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的模型在肿瘤相关AKI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更符合实际理论,其在发病风险预测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对比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对照组24例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分别观察溶栓前及溶栓4h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率(HR)、血气分析及3d后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变化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24例,再通率为92.3%;对照组血管再通19例,再通率为79.2%。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P=0.35)。两组治疗后肺动脉压、收缩压、HR、调节性细胞容积(R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率为19.2%;对照组出血率为20.8%,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1,P=0.8319)。结论应用瑞替普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溶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同于阿替普酶。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传统疗法温阳固肾灸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DK)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纳入明确诊断为CKD的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传统疗法科及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给予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指导,护肾、降压等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等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温阳固肾灸疗法,主穴定位为中脘、关元,配以神阙、气海、涌泉诸穴,每次每穴15 min,每日一次,10 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监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镜下血尿、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24 h尿蛋白测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血尿、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固肾灸对于改善CKD患者的蛋白尿有一定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KD患者的临床症状。温阳固肾灸治疗CKD2~3期蛋白尿是一个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的方法,值得后续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