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基于“四位一体”的全程管理对门诊手术患者服务流程改造的影响。方法:选取600名在试点科室接受服务的门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实施常规干预的门诊手术患者为对照组(30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实施“四位一体”全程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为观察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能指标、手术安全指标、手术服务质量指标以及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爽约率、当日手术取消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室使用率、手术准时开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隐患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及非计划诊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评估完成率、随访完成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生活和社会能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四位一体”的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机纳米粒子对人肺癌细胞A54 9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磷灰石 (HAP)及碳酸钙 (CaCO3 )对A54 9人肺癌细胞和L92 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 ,分对照组、CaCO3 组和HAP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MTT法测细胞存活率 ,并测集落形成率。结果 :①经CaCO3 纳米粒子处理过的A54 9人肺癌细胞生长曲线明显下降 ,HAP及CaCO3 纳米粒子对L92 9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 ;②CaCO3 纳米粒子在 48h、72h对A54 9细胞的OD值分别为 0 .44± 0 .0 4;0 .42± 0 .0 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③经CaCO3 纳米粒子处理过的A54 9细胞集落形成率为 33.3%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0 1)。结论 :①CaCO3 对A54 9细胞生长和集落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L92 9细胞无明显影响。②HAP对L92 9细胞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段尿培养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籍以合理的用药方案。为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细菌的分布状况,笔者对本室1996~1997年的846份中段尿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自我院门诊的846名疑有泌尿系感染患者按文献[1]要求留取的中段尿。1.2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按文献[2]进行。血琼脂基础、水解酪蛋白琼脂、肠杆菌科及链球菌属生化反应管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血平板及药敏用平板由本室用前自配,药敏纸片购自上海医化所。2 结果2.…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carcinoma,NSCLC)组织中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m ,MT)的表达及意义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 54例 (鳞癌 32例 ,腺癌 2 2例 )和支气管粘膜上皮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 1 2例的石蜡标本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肺癌组织中MT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 ) ,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 ,MT的表达逐渐增强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MT的表达在鳞癌与腺癌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和血液供应 ,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 1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10 0只Wistar大鼠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致癌质碘油 ,分批处死获取肺鳞癌癌变及进展期病变标本 ,使用油画颜料染成黄、绿两种颜色的液态硅橡胶分别灌注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 ,免疫组化检测病变组织中VEGF、Flk 1的表达及vWF染色切片上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黄色液态硅橡胶显示 ,肿瘤病灶呈黄色的新生血管团与曲张的支气管动脉相连通 ,镜下见癌巢间质肿瘤微血管腔充盈硅橡胶颗粒 ;经肺动脉灌注绿色液态硅橡胶 ,肿瘤区绿色的血管呈不连续的枯树枝、断枝、残枝状 ,与肿瘤血管不连续 ,镜下肿瘤微血管腔无硅橡胶颗粒。原位癌的MVD计数 ( 3 9.5 0± 12 .60 )与不典型增生 ( 8.92± 3 .80 )及侵袭癌 ( 61.0 5± 19.92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从支气管粘膜上皮增生→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癌 ,VEGF和Flk 1阳性系数逐渐升高。MVD与VEGF和Flk 1表达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9798和 0 .90 78,P <0 .0 0 5 )。结论 肺癌新生血管形成是大鼠肺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现象 ,新生的肿瘤血管与支气管动脉相连通 ,与肺动脉不相连通 ,证明肺鳞癌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飞 《中国针灸》1997,17(3):162-162
灸至阴穴为主治愈妊娠剧吐13例杨飞(江苏省淮阴市清河区人民医院,223001)主题词妊娠剧吐/针灸疗法,灸法,穴,至阴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灸至阴穴为主的方法,共治疗该病13例,均获佳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28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刘培东  杨飞  王绪超 《安徽医药》2004,8(4):273-273
本文报道我科自1982年6月~2002年12月共收治1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和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罗栩伟  李艳  冯刚  苟林  白亦光  杨飞  刘康  陈竹 《西部医学》2019,31(9):1364-1368+1374
【摘要】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GDF 5基因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探求一种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 利用腺病毒载体将GDF 5基因导入退变髓核细胞,设置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GFP组)、实验组(GDF 5组)3组,并分为3、7、14、21天四个观察时间点,分别检测3组髓核细胞sGAG、Hyp的含量,免疫染色、Safranine O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合成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Aggrecan、Collagen II mRNA表达水平。结果 GDF 5组髓核细胞sGAG/DNA、Hyp/DNA均在14、21天较Control组和GFP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trol组与GFP组之间任意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染色、Safranine O染色结果显示GDF 5组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在14、21天均呈强阳性染色,Control组和GFP组呈弱阳性染色。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GDF 5组Aggrecan、Collagen II mRNA的表达在14、21天较Control组和GFP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GDF 5能明显促进人退变髓核细胞Aggrecan、Collagen II mRNA的表达,并增加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的合成,对细胞外基质具有明确的修复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钟俊涛  蒋宏辉  刘鸿军  杨飞 《吉林医学》2013,(36):7623-762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与中青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8例,并按年龄大小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老年组(>60岁)55例,中青年组(1660岁)63例,对比分析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老年组的合并疾病与关节病变所占比例明显多于中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阶层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男性。而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并发症类型、关节病变程度都与中青年显著不同,临床治疗应注意区分,防止漏诊、错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