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532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人原发性肝癌(HCC)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PTEN-mRNA和人HCC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 mRNA在人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HCC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的表达在人HCC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38).PTEN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病理分级有密切的关系(P=0.031, P=0.001, P=0.02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其表达较Ⅲ~Ⅳ期的高;无门脉癌栓的较有门脉癌栓的表达高;病理分级为Ⅰ~Ⅱ级的较Ⅲ~Ⅳ级的表达高.结论:HCC的发生中可能存在PTEN 基因的突变或缺失.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CC的恶性程度、疾病的进程及HCC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PTEN基因低表达,HCC病人病程较晚、肝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较容易发生侵袭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2.
目的采用橡皮圈高位挂线尝试一次性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方法分析采用橡皮圈高位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50例患者资料。结果50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结论尽早进行橡皮圈高位挂线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0.3 ml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②治疗组(n=6),他莫昔芬5 rmg/kg(0.3 ml无菌生理盐水配置)灌胃,每天2次;③假手术组(n=6).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纤维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②UUO模型第9天时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强,采用他莫昔芬治疗后,肾组织α-SMA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结论:昔芬类药物具有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阻抑肾组织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有关.  相似文献   
84.
杨春  袁翔  李建国  杜朝辉  黄越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4):208-209,212
目的探讨电针是三里穴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CLP组、CLP组、是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迷切电针组,每组7只。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制备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后,以脉冲电流(2V,3Hz)连续刺激双侧是三里穴30 min。模型制备后4h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TNF-a和IL-10水平。结果与假CLP组比较,CLP组、非经非穴和迷切电针组血浆TNF-α和IL-10含量都显著升高(均P<0.01),是三里组血浆TNF-α含量较CLP组显著降低(P<0.01),而IL-10无显著改变(均P>0.05)。结论电针是三里穴可以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而对抗炎性细胞因子无影响,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在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21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患者采取的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手术。结果21例患者有20眼视力提高,术后随访20眼眼压维持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选择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方法相对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6.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 954例,男女比为1∶1.2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7.21%),此年龄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63.41%、男36.5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占26.31%)。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9.92%。中毒患者的职业排在前4位的是个体开业、农民工、家务及待业人员、儿童和学生。50.9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就诊时间>1 h者占66.25%,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31.2%。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7.89%)。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其他化学品中毒(不包括药物和农药),占中毒总数的52.58%,居中毒类型第2位的为药物中毒,占14.28%。前6位的中毒病谱依次是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苯二氮卓艹类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鼠剂中毒。97.68%的患者治愈出院,1.02%死亡。结论本研究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特点的基本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最新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7.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性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是近年研究病毒在人类致癌作用中受到关注的信号传递蛋白。其中LMP1能在体外转化正常人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这种非受体蛋白可通过细胞内多种信号传递系统,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增生和凋亡,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作为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之一,EBV具有能在体内及体外感染人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专一性,并使受感染细胞生长转化,无限期传代达到“永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将筛查并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干预组采取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有显著提高(P〈0.05),餐后血糖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对餐后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不同亚核团和扣带回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RW立体定向仪和CT定位,用Radonics毁损仪毁损杏仁核不同亚核团和扣带回前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韦氏智力量表(WISC)等评定疗效,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变化1例;术后BPRS和PANSS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比术前明显降低(t=6.36~15.96,均P<0.01);韦氏智力测定总智商术后评分[(92.58±17.21)分]与术前评分[(90.61±16.52)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4,P>0.05).结论根据核心症状有选择地毁损杏仁核不同亚核团和扣带回,有助于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0.
通过分析洛丁新对16例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临床资料,初步证实其对扩张型心肌病EF、心脏结构有益。长期治疗对肾功能及血糖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