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529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癌中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及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8%(14150)和4%(2/50)(P<0.01).癌与癌旁组织p14ARF蛋白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个数及血清AFP值无关,而在肿瘤分化程度上p14ARF盯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则无差异.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启动子区甲基化是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p14ARF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在肝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突变及相应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相关基因,寻求新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3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直接测序,克隆测序法确证,并分析各突变患者相应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一家系中发现MYH7基因nt2013c缺失、nt2025C插入,为一国内罕见移码突变,其为该家系患者间遗传相关的致病相关基因突变。结论MYH7基因突变是我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病因之一,其某些突变可在同一家系内遗传并致病,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较低、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进展较慢。同一突变携带者的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泖港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等其他主要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泖港镇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及相关疾病诊断、生活、饮食、行为习惯、疾病家族史等。使用SPSS 19.0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6 165人完成了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中57.4%为女性;45岁以上者占89.2%。人群中报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为高血压(34.4%)和脂肪肝(29.2%),自报糖尿病患病率为9.7%。在597位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4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糖尿病与脂肪肝共患的主要相关因素为体质指数(BMI)升高、年龄增长、中心性肥胖(OR=2.13,95%CI:1.46~3.08)和糖尿病家族史(OR=4.01,95%CI:3.04~5.30)。【结论】社区人群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及有糖尿病家族史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TGF-β及HSP70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rhIL-1β)介导颞颌关节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颞下颌关节腔内反复多次注射rhIL-1β,建立颞凳关节炎症损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髁状突软骨炎症损伤过程中TGF-β及HSP70的表达变化。结果 注射后1-3d,实验侧髁状突软骨全层均可见TGF-β阳性软骨细胞,以增殖层阳性表达最明显,7d除髁状突软骨增殖层表达仍较强,前肥厚层TGF-β表达开始减弱,30d髁状突软骨全层TGF-β表达与对照侧相近。HSP70的表达与TGF-β具有相似的特点,注射后1-3d,实验侧髁状突软骨浅层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7d后表达逐渐减弱,15d后HSP70表达与对照侧相近。结论 在rhIL-1β介导的髁状突软骨关节炎症损伤中,早期TGF-β与HSP70的表达增强,提示TGF-β及HSP70可能参与了软骨炎症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与凋亡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B介导的颞颌关节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颞下颌关节腔内反复多次注射rhIL-1B,造成炎症损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炎症损伤过程中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结果:注射后1~30 d,实验侧髁突软骨增殖层PCNA阳性指数均较对照侧低,以1~7 d最明显;实验侧髁突软骨细胞凋亡数较对照侧多,主要分布于软骨增殖层及前肥厚层中,以1~7 d 最明显,15 d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仅见个别凋亡细胞散在分布于软骨浅层。结论:rhIL-1B关节内注射不仅使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受抑制,而且细胞凋亡也可能是rhIL-1B致关节损伤的途径之一,细胞增殖与凋亡协同参与了颞下颌关节炎症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多生牙1例     
病人,女,50岁,因右侧下颌磨牙疼痛到我处就诊。检查发现,右侧下颌第一磨牙深龋伴发牙髓炎,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为残根。其32个恒牙均正常萌出,另外,尚有4个多生牙,形态与前磨牙相似,但大小略有不同,分别位于前磨牙、磨牙区的颊舌侧,具体为左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磨牙腭侧、左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颊侧、左侧下颌第一、二磨牙舌侧、右侧下颌第一、二磨牙舌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经腹途径与腹膜后途径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4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时间顺序分为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TLNU)18例和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RLNU)17例,收集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者。TLNU组和RLNU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肿瘤患侧及肿瘤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8±1.7) d和(2.0±1.4)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2.1) d和(5.6±1.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118.2±24.3) min vs.(109.3±31.8) min]、手术估计出血量[(125.6±45.2)mL vs.(111.9±43.6) mL]、引流管拔除时间[(3.5±1.9) d vs.(3.6±2.0)d]、导尿管拔除时间[(6.9±2.8) d vs.(7.2±3.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腹膜后腹腔镜途径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经腹途径,腹膜后途径有着更短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一种新的血细胞染色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法为瑞氏和姬姆萨氏法,普遍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用煌焦油蓝与曙红配制成的染色液,用于血细胞涂片染色,与传统的瑞氏法相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试剂配制与方法煌焦油蓝2.0g,曙红1.0g,先在研钵内加入20ml甲醇研磨5min直至无颗粒,再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73例(77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36例(39例次),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对照组37例(38例次),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OMR)。结果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并发症、术后尿潴留、血清肿上差异元统计学意义(t=1.735、-1.085,X2=0.377、0.097、4.118,P=0.324、0.083、0.962、0.445、0.070)。术后1周随访在切口感染、睾丸疼痛、血清肿、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4、2.000、0.986、3.986,P=0.004、0.022、0.005、0.009)。在术后3个月时,二组患者在局部炎症和术区慢性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4、0.722,P=0.244、0.315)。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42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二组患者各复发1例。结论TAPP在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时,短期效果上,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长期效果上,与OMR同样安全有效,在术后疼痛和复发率上无区别。  相似文献   
1000.
杨春  蔡萍  邓争荣  蒋文慧  马爱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7):30-32,i0002
目的:分析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炎症与骨髓干细胞归巢于缺血心肌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5—05在西安交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12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假手术组,40只/组。②单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在左前降支挂线不结扎,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手术。③单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假手术组大鼠于造模前连续5d皮下注射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μg/(kg&;#183;d)。地塞米松干预组于造模后1h一次性给予地塞米松500μs/kg肌注。④各组大鼠于造模后1,3,5,10d免疫组化观察心肌组织中ckit阳性细胞数及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造模后28d进行梗死灶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128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28d各组心肌梗死灶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单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心内膜下有完整的心肌结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中层由从梗死区边缘伸向斑痕区的心肌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地塞米松干预组心内膜下仅有散在的心肌细胞,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的结缔组织稀薄,中层未见有心肌组织;假手术组心脏结构完整未见瘢痕组织。②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ckit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术后1,3,5d各时相点,以单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ckit^+细胞密度最大,地塞米松干预组ckit^+细胞明显受到抑制(P〈0.01);术后10d两组梗死区周边均未发现ckit^+细胞。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均未见ckit^+细胞。③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情况:地塞米松干预组术后1,3,5,10d各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均显著低于单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P〈0.01),而假手术组未发现有肿瘤坏死因子表达。 结论:心肌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是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先决条件,炎症抑制后限制了骨髓干细胞归巢。提示骨髓干细胞归巢于缺血心肌是机体潜在的修复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