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对失眠大鼠血浆及下丘脑食欲素A(orexin A)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眠模型组、和胃安神方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大鼠失眠模型。中药组给予和胃安神方水溶液10ml/kg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天后处死并取血浆及下丘脑,采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下丘脑组织orexinA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和胃安神方中药组血浆orexinA含量为(22.35±4.33)pg/ml,模型组为(29.89±3.04)pg/ml,正常组为(21.28±4.02)pg/ml,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胃安神方中药组下丘脑orexinA含量为(21.34±2.94)pg/mg,模型组为(29.75±5.05)pg/mg,正常组为(18.84±3.08)pg/mg,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下调orexi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肥大细胞介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osaminidase,β-Hex)、类糜蛋白酶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表达的影响,进而探寻通心络对受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每组12只。通过可逆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缺血1小时,再灌注2小时;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通心络组大鼠予通心络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采用RT-PCR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PKCε和PKCδ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α的表达水平。Elisa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糜蛋白酶的水平。结果通心络组大鼠β-氨基己糖苷酶、类糜蛋白酶及PKC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β-氨基己糖苷酶、类糜蛋白酶及PKC表达水平,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受损心肌的炎症反应,进而保护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组织中NO及细胞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 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正常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组和补肾活血饮中药组,用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NO及细胞因子TNF-α、IFN-γ含量。结果模型组NO含量为(5.93±0.79)μmol/g protein,高于正常组(P<0.01)和中药组(P<0.01)。模型组TNF-α、IFN-γ含量分别为(0.36±0.11)ng/L和(0.83±0.25)ng/L,高于正常组(P<0.001)和中药组(P<0.01)。中药组和正常组NO及TNF-α、IFN-γ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饮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NO及TNF-α、IFN-γ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4.
杨明会教授推崇《黄帝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宗《黄帝内经》"卫气不能由阳入阴"的失眠病机理论,以及胃为卫气由阳入阴之枢机的主张,结合现代医学脑肠相关理论,认为失眠与"胃"密切相关,用"和胃安神法"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5.
在现代高等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将传统师承教育融于高等院校教育,将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注重中医师承研究生读经典、跟名师、重科研、勤临床四方面培养,培育军队优秀的中医药高级人才,以促进军队中医药学科深入发展,为军队卫勤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6.
“孙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总结整理《内经》中有关孙络的条文论述,指出孙络是络脉的最细小的分支,它分布于皮肤腠理之间,具有参与营血的生成和输送、交通营卫、抗御病邪等生理功能,在病理条件下可以传递病邪,产生瘀血、积聚等病变.孙络乃机体之门户,具有自身独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维持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心之络病"孙络绌急"大鼠模型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特征。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5分钟组、10分钟组、20分钟组、30分钟组5组,每组6只。采用大鼠股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方法制备心之络病"孙络绌急"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Nagar-Olse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损伤程度,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在各模型组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Nagar-Olsen染色后,各模型组心肌组织均可见到缺血红染的阳性反应区域,并尤以10、20分钟组最为明显。透射电镜下,各模型组均可见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嵴排列紊乱、模糊断裂;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吞饮小泡数量显著增加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心之络病"孙络绌急"大鼠模型初期即可出现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并由此呈现出明显心肌缺血现象。  相似文献   
48.
帕金森病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确,本文结合近十年来中医药对帕金森病动物的实验研究,对其治疗本病可能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综述,以便于今后能更好、更全面的阐述其治疗帕金森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中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损毁黑质的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另设正常组10只。治疗组以补肾活血颗粒用生理盐水溶解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灌胃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黑质NQO1和HO-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QO1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QO1和HO-1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NQO1和HO-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颗粒干预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QO1和H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滋阴清热饮治疗阴虚内热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并通过观察其对CVA患儿IL-13、IL-17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CVA的疗效机制。方法阴虚内热型CVA患儿60例,给予中药滋阴清热饮治疗14天,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外周血白介素-13(IL-13)、白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中药滋阴清热饮治疗后,患儿咳嗽、咽痛、喉痒等症状均有好转。治疗前患儿外周血IL-13、IL-17水平分别为(37.73±7.48)pg/m L、(87.58±11.39)pg/m L,治疗后分别降为(23.91±5.17)pg/m L、(65.42±9.37)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滋阴清热饮治疗阴虚内热型CVA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3、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