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40篇
  2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熏蒸组30例,非熏蒸组30例,疗程为20天,分析RA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的变化,观察熏蒸疗法对急性炎症(RF、ESR和CR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显效率为66.6%,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和RF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黄蓝颗粒对风疹病毒抑制作用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RuV IgM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 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给予黄蓝颗粒(黄芪30 g板蓝根30 g贯众30 g,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室提供)口服,每天1剂,分两次温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0.1 g/片) 口服,每次0.2 g,每天3次。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观察Ru-IgM转阴率,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体外实验研究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培养上测定黄蓝颗粒对RuV Gos株的抑制作用。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1个疗程转阴率(分别为86.7%,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转阴率(分别为100%,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uV-IgM阳性患者IL-2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而TNF-α则显著升高;黄蓝颗粒治疗后IL 2和TNF-α恢复至正常水平。体外实验研究发现,黄蓝颗粒对RuV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黄蓝颗粒在体内外对RuV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是中医药治疗风疹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3.
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对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将谈谈几点体会。1 保证质量,及时反馈、做好分析,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1.1 保证数据的可信度。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探讨人体脂成分与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05-01/06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符合入选条件者856名,其中男601例,女255例,平均年龄(45.2±8.7)岁.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受试者的人体成分组成,主要参数指标包括体脂肪量、去脂肪量、体脂肪率等,同时测定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生化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比,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人体去脂肪量与血液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相关,而且这种相关程度远远高于体脂肪量、体质量指数及腰/臀围比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②体脂肪率升高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体脂肪率正常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体脂肪率正常者(P<0.05),此外,体脂肪率升高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低于体脂肪率正常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体脂肪率正常者(P<0.05): 以上变化还体现在腰,臀围比正常与腰/臀围比升高人群之间;但是,体质量指数的正常和体质量指数升高人群之间则无此变化. 结论:①体脂肪率与心血管风险因子相关,且相关程度高于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比.②与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比,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等人体成分测量指标在判定机体是否肥胖和评估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凝集功能方面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95.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胡鹏  徐蓉  杨丹 《护理学报》2008,15(11):11-1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血糖自我监测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教育、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0例糖尿病患者就自我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血糖监测状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5份。结果79.8%的患者对血糖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73.6%不了解血糖控制的目标;44.3%患者没有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原因包括因经济问题不愿使用血糖仪、不会使用血糖仪等;55.7%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其中半数以上患者对血糖监测方法未正确掌握,62.2%对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缺乏认识。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现状不乐观,且监测血糖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知识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上指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6.
97.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3月对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缺血 (VBI)的患者共 71例 ,用纳络酮进行治疗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6例 ,男 1 9例 ,女 1 7例 ,年龄 2 3~79岁 ,平均 (61 2± 1 4 2 )岁。对照组 31例 ,男 1 6例 ,女 1 5例 ,年龄 2 3~ 70岁 ,平均 (58 5± 1 2 0 )岁。全部病例均有头昏 ,昂伯氏征及一字征阳性。除行走不稳 ,治疗组多于对照组外 ,余均无差异。1 2 方法 对照组 血栓通注射液 6mL/d ,口服美克乐或眩晕停。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加用纳洛酮 0 4~ 0 8mg/d +0 9%…  相似文献   
98.
目的:在黄连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黄连须作为农业废弃物而丢弃,为探索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黄连须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酸水提取,制备黄连须根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指认黄连须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一测多评方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5个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须根提取物及部分单体成分对农业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通过质谱指认了黄连须根酸水提取物中14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总和是6.9%~9.1%,其含量约为主根提取物的26%,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黄连、须根2种提取物以及黄连须根中的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碱的活性筛选,发现黄连须根提取物在1、10、50、100 mg/L 4个浓度下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小麦赤霉菌、番茄灰霉菌、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辣椒炭疽菌、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较弱,仅有黄连提取物在高浓度(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达50%,其余抑菌活性均低于50%。须根中的盐酸黄连碱在50 mg/L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80%),对水稻稻瘟病、辣椒炭疽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别达71.43%和63.64%。结论:黄连须根中的生物碱成分含量较高,且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盐酸黄连碱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备开发利用潜力,可以为黄连须根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加诱因干预预防胃食管反流病(GERD)复发的效果。方法将GERD复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①耳穴贴压治疗。②对诱发因素的干预,包括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过饱,高枕卧位等措施。对照组:不进行耳穴贴压,只进行诱发因素的干预。结果 (1)干预后8周、12周治疗组复发率(11.1%,15.6%)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组干预后12周内的复发率(15.6%)低于干预前复发率(93.3%)(χ2=29.601,P 0.05),对照组干预后12周内的复发率75%,干预前复发率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2,P 0.05);(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2,P 0.05)。结论耳穴贴压加诱发因素干预可降低GERD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分析了我院透析中心43例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栓塞、感染、狭窄和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是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其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