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3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训练组各40例。常规训练组在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坐位、站立及功能恢复等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电针刺激治疗,取T8-T10夹脊穴、大椎穴、命门穴(双侧)、阳陵泉穴(双侧)及足三里穴(双侧),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4周。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改良Ashworth量表(MAS)、10 m步行速度、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评定运动功能,检测胫前肌的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静息期(CSP)及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评定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LEMS、10 m步行速度、WISCIⅡ、CSP均明显升高,RMT、MEP明显降低(P 0. 05),MAS评分及CMAP无明显变化(P 0. 05);电针组治疗后及随访时LEMS、10 m步行速度、RMT、MEP及CSP改善优于常规训练组(P 0. 05)。Spearman结果显示,患者LEMS及WISCIⅡ与RMT、MEP、CSP呈负相关性(P 0. 05)。结论电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的恢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肾脏 Pax2表达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 3 组:正常对照组、IUGR 组和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母鼠全程以普通饲料(含 21% 蛋白)喂养。IUGR 组和干预组大鼠孕期均采用低蛋白饲料(含 10% 蛋白)喂养。仔鼠出生后,IUGR 组母鼠常规饲料喂养;干预组母鼠在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于部分饮水中每日添加 L-Arg 200 mg/kg。取 7 d、21 d、2月和 3月龄仔鼠肾脏组织,用免疫组化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Pax2 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对照组仔鼠在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 Pax2 表达。IUGR 组、干预组仔鼠2月龄和 3月龄时,两组大鼠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区可见 Pax2 阳性细胞,且 3月龄鼠的 Pax2 表达比 2月龄的更显著(P<0.05);干预组的 Pax2 表达低于同龄IUGR组(P<0.05)。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3 组仔鼠肾脏在 7 d 和 21 d 均未见 Pax2 蛋白明显表达。到 2月龄和 3月龄时,干预组和 IUGR 组仔鼠肾组织 Pax2 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但干预组的表达低于 IUGR 组(P<0.01)。结论:IUGR 大鼠成年后肾脏 Pax2 基因有再表达现象;用L-Arg 干预后Pax2 表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目前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EC)用于血管治疗受限于分化率,既往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内皮分化的调控,其作用因受体途径及分化阶段而不同?本实验即研究TGFβ1主要Ⅰ型受体ALK5活化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内皮细胞分化效率间的关系及分化内皮细胞应用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 【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及流式分选获得大鼠骨髓CD31-MSC,以含VEGF?bFGF及EGM-2的培养基内皮诱导2周组作标准对照组,实验组为分阶段添加TGFβ1活化ALK5组? SB431542抑制ALK5组;免疫荧光检测分化中内皮细胞标志蛋白vWF?KDR动态表达;诱导14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CD31+ 百分率比较诱导效率,并检测诱导细胞体外血管形成功能,最后将分化的内皮细胞体外种植于脱细胞基质血管表面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结果】 基于KDR?vWF表达变化,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第7天为界分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及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两期?早期活化ALK5(VFT组)?后期抑制ALK5 组(VFS组)其CD31+百分率分别为(9.65±2.75)%?(2.28±0.20)%,较标准组提高7.7倍(P = 0.006)?1.8倍(P = 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细胞具有体外成血管功能并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膜层重建?【结论】 ALK5受体途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中呈阶段相关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阶段活化ALK5促进内皮分化,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阶段则抑制ALK5促进内皮分化;提高内皮分化效率的细胞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皮化?  相似文献   
994.
化呈正相关(r=0.412,P<0.01).结论 血清MIF升高与VEGF升高相关,MIF和VEGF在HCC发展进程中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995.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临床医生常靠直觉确定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准确地测量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是制定治疗方案并评价其疗效的重要手段.文中就银屑病严重程度测量方法,包括银屑病体征测量(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医师整体评估量表和点格系统医师整体评估量表)、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测量(总体健康量表、皮肤科特异性量表、皮肤疾病特异性量表)所采用的符种测评指数和测评量表及严重银屑病判断标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及相关研究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53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评分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人群共5353例,年龄40~94(55.1±11.8)岁,其中男性3209例,占59.9%。1具备≤1项、2项、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0.89±0.19 mm、0.88±0.19 mm、0.85±0.19 mm、0.82±0.18 mm、0.80±0.18 mm、0.76±0.15 mm,各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2.6%、31.4%、24.7%、20.3%、15.9%、9.5%。2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心血管健康评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线性负相关(B=-0.012,95%CI:-0.014~-0.011,P0.001);影响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与具有≤1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比较,具有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值(OR)分别为0.62、0.40、0.31、0.18。结论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保护性因素,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及其评分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治疗老年牙齿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患者的效果,并阐明其作用原理。 方法:将 40 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 实验组患者使用Icon渗透树脂,对照组患者使用3M 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结剂。采用 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评价治疗前、治疗即刻、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受试者的牙齿VAS评分。体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渗透树脂对牙本质小管的渗透作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牙本质过敏症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下降(P<0.05)。扫描电镜观察,渗透树脂在牙齿表面形成封闭,并在牙本质小管中渗透。结论:渗透树脂对老年人牙齿磨耗导致牙本质过敏有明显效果,可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大鼠牙髓机械损伤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CN2)覆盖于损伤牙髓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牙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随机选取一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3、7、14和28 d组)每只大鼠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备洞,左侧为CCN2盖髓剂的实验组,右侧为PBS对照组。分别于3、7、14和28 d处死大鼠并取其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和HE染色,观察各标本中牙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3 和7 d时穿髓孔下方炎症较实验组明显;14 d时炎症反应减轻,有散在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28 d时形成坏死病灶。实验组大鼠3 d时穿髓孔下方聚集大量炎细胞,血管扩张明显;7 d时炎症减轻,淋巴细胞相对于对照组少;14 d时已无明显炎细胞存在,并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28 d时形成大量修复性牙本质。结论: 牙髓组织损伤后,CCN2参与了组织结构的重建,提示CCN2是一种良好的盖髓剂。  相似文献   
999.
先天性内耳畸形是儿童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多采用配戴助听器及手术进行治疗,而人工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最佳方法。本文就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及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牙髓组织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产生一系列级联反应进行自身修复。活髓的保存治疗成为牙髓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以氢氧化钙、MTA及复合盖髓材料盖髓剂为代表。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不仅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还与组织形态发生,损伤修复,炎症反应等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对MMP3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出其在损伤牙髓组织中高表达,同时也促进了成牙本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将MMP3制成生物活性盖髓材料覆盖于牙髓断面后发现MMP3促进了新生血管和硬组织的形成,提示MMP3可能参与了牙髓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这就为开发新型生物活性盖髓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就近几年活髓保存治疗的现状及MMP3在活髓保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