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结合第1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28例(30足)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其中男2例(2足),女26例(28足);年龄35 ~74 (57.3±9.3)岁;左侧10足,右侧16足;双...  相似文献   
12.
刘俊华  李雄峰  李建有  庄伟 《新中医》2016,48(7):102-10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阳和汤、托里透脓散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骨折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观察组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关节功能、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各项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观察组为2.4%,低于对照组的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观察组为9.5%,低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阳和汤、托里透脓散合仙方活命饮能有效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少见型软骨肉瘤(uncommon chondrosarcoma,uCHS)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04年6月-2016年1月14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见型软骨肉瘤的CT及MR表现,其中6例行CT平扫、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 结果 14例分别位于后腹膜、后纵隔、前纵隔、左侧大腿、寰椎、右侧坐骨、左侧耻骨、右侧鞍旁、右侧岩骨、右侧髋臼、胸椎、左侧顶骨、左侧肋骨、左侧肩胛骨。①黏液型5例,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见软组织影,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钙化少或无。MRI以明显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例病灶内见片状出血灶。②间叶型4例,位于骨外,表现为软组织团块内均匀散在点状钙化影,2例呈"满天星"样改变。③透明细胞型3例,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瘤组织内钙化或骨化较少见;2例T2WI内见低信号分隔,增强后边缘及分隔呈"花环状""扇贝样"强化。2例病灶内出血,并见"液-液"平面。④去分化型2例,表现为具有2种形态组织特点的"双相征"。即肿瘤由低级别软骨肉瘤和高级别梭形细胞肿瘤组成,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周围无钙化软组织影。 结论 uCH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CT、MRI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内部结构及相邻组织关系,有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术后疗效的评价,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CT影像不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表现并不典型,应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作出判断,并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2004年5月~2005年11月,笔者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其中CT检查不典型的10例,不典型率为9.8%,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腓骨头上入路手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10采用腓骨头上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4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经腓骨头上入路的切口起自于Gerdy’s结节,向上向后经过腓骨头上缘2 cm处作一个直切口。胫骨平台高度及关节面高度恢复后,取塑形好的L形锁定钢板头部倒置于腓骨头上,位置尽量靠后,在横臂靠后处钻孔置入1枚螺钉固定,钢板长臂置于胫骨平台后外侧,置入螺钉固定。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13.5±6.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3.7±2.3)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4.9±2.4)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5.6±20.7)°。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8.9±7.2)分,其中优2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1%。结论经腓骨头上入路手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操作简便、安全,不容易损伤膝关节重要血管神经,不破坏膝关节周围骨性结构与韧带,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重建对手术治疗的 指导意义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探讨骨折分型对手术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6例,男95例,女31例;年龄23—58岁,平均33.5岁。所有患者行螺旋CT扫描重建图像,提出分型方法。其中中央压缩型13例,劈裂型8例,劈裂压缩型79例,粉碎型(性)26例。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骨折固定方法。结果:126例患者经0.5~4年,平均1.2年的随访。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对手术前后进行评分统计。手术前后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能正确的指导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的选择,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空心双向加压螺钉与双克氏针在治疗Jones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2例Jones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应用空心双向加压螺纹钉行髓内内固定治疗,12例行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行空心双向加压螺钉髓内内固定的20例,其中19例骨性愈合,1例延迟愈合,愈合率95%,平均愈合时间11.2(9~ 13)周.行双克氏针内固定的12例,其中8例骨性愈合,3例延迟愈合,1例未愈合,愈合率75%,平均愈合时间14.7( 12 ~ 16)周.对两组内固定方式治疗后的平均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心双向加压螺钉比双克氏针在治疗Jones骨折更具有固定牢靠,平均愈合时间相对缩短、愈合率高等优点,空心双向加压螺是治疗Jones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补肝益肾为治疗手段的补肾壮筋汤对兔早期膝关节实验性OA的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中药组、假模组、模型组、正常组,参照Hulth法造成早期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4周开始,中药组、假模组口服补肾壮筋汤,模型组、正常组口服生理盐水。7周末取兔膝关节软骨,肉眼、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软骨细胞凋亡和PCNA的表达。结果:中药组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小于模型组(P<0.05);而中药组的PCNA表达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减少兔早期膝关节实验性OA软骨细胞的凋亡,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对早期OA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Beagle犬肾移植模型,观察了伪手术组与模型组犬肾移植术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一般情况变化。发现Beagle犬肾移植模型稳定;Beagle犬经肾移植术后第3天起,血清Scr和BUN迅速升高,Scr从术前61.1±1 3.5 μ mol/L上升到术后1153.9±124.4μmol/L,BUN从术前3.6 8±0.62 mmol/L到术后24.23±7.17 mmol/L,而伪手术组的Scr和BUN则一直稳定维持;一般情况观察和移植肾外观形态检查均发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表现。因此,该模型制作简便、可靠,稳定性高,可用于移植免疫学研究和免疫抑制剂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对骨折端微血管生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兔尺骨骨折模型,给以中期因子持续刺激骨折端7天为实验组,给予生理盐水刺激的为对照组,然后在21、42、63、84天,分别获取标本。采用组织学Lane-sandhu评分分析骨组织的生成;免疫组化分析骨折端VEGF和CD34表达来探讨骨折端的微血管生长情况,采用图像分析和MVD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组织学Lane-sandhu评分在42和63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表达在42和63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34在42、63、84天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中期因子通过刺激骨折端微血管增生增加是骨折端骨痂生长加快的原因,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