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833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24篇
  4篇
中国医学   421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9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中DSA设备显示的实时辐射剂量率,为医务人员合理控制辐射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9月采用美国通用公司DSA机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30例,对术中DSA机由透视模式转换为电影模式时各自序列显示的辐射剂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透视辐射剂量率为18.5~212.0 mGy/min,均值为(114.7±42.1) mGy/min;电影辐射剂量率为216~1691 mGy/min,均值为(970.1±298.4) mGy/min。透视与电影辐射剂量率总体均值之比为1︰8.5。数字平板探测器面积越大,辐射剂量率均值越大,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较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增高趋势越明显;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较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低,差异显著。结论医务人员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合理选择 DSA 设备类型,密切观察动态实时显示的辐射剂量率,及时调整检查模式及可控参数,即刻评估可能致患者放射损伤的剂量水平,合理控制辐射剂量,以降低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如卧床休息、腰椎牵引、低频脉冲电疗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神经松动术治疗,每天治疗2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和简体中文版Oswestry失能问卷(SCOD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JOA及Oswestry失能问卷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40±0.83)分、(2.27±1.10)分]、JOA评分[分别为(18.73±2.22)分、(16.40±1.68)分]及Oswestry失能问卷评分[分别为(8.60±2.13)分、(12.07±1.6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疼痛病情及运动功能,对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治疗师徒手辅助下肢步行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及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BS、FMA评分及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BBS评分[(45.00±4.47)分]、FMA评分[(28.67±3.66)分]、FAC分级[(3.55±0.94)级]及10m MWS[(0.83±0.23)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除大便控制以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如厕评分[(7.50±2.02)分]、转移评分[(13.06±1.65)分]、步行评分[(12.55±2.04)分]、上楼梯评分[(8.20±1.48)分]及MBI总分[(74.60±7.7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组30例(标准化组)及常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其中,两组护理评估(t=4.030,P<0.001)、健康教育(t=4.151,P=0.001)、专科护理(t=2.688,P=0.0094)、护理记录书写(t=2.078,P=0.04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础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78,P=0.5723)。术前满意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术后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出院随访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126)。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照组共计发生2例(6.67%),标准化组共计发生1例(3.33%),两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使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临床均衡顺序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两组均予以他汀类药物调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及血糖、抗感染及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点滴,1次/日,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100ml联合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和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4%和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和Barthel指数及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
97.
妊娠期胆胰疾病多由胆道梗阻引起,及早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最为关键。妊娠期胆胰疾病中胆总管结石最常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处理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常规ERCP需要在X线辅助下完成,尽管大多数专家认为,单次ERCP所需X线照射剂量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不大,但X线照射的安全性仍受到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对妊娠期女性进行无X线ERCP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救治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急救措施[1-3].虽然DC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由于术后巨大的颅骨缺损导致颅内病理生理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了诸多并发症,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甚至会出现致死性的结局[4].因此,积极有效地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外伤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分析DC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时间、发生机制,探讨不同时期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
研究表明,在不增加采食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个体选择增加羊毛产量。经过选择的个体能够更有效地将饲料转化为羊毛,由于吸收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使转化效率提高。针对羊毛生长选择会对其他代谢过程造成负面影响,包括脂肪减少、蛋白质利用变化、繁殖性能下降以及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产毛量高的个体繁殖性能更容易下降,而且为保持正常免疫功能对氨基酸的需求显著增加。这些潜在代谢变化与对净毛量高的个体的选择有关。当对纤维直径低的个体同时进行选择,代谢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本文综述了与选择净毛量高和低纤维直径相关的生理变化,以期为选择指标的改进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合理选择双膦酸盐类药物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方法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对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进行"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治疗后的疗效研究,实验室分析指标:病理骨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骨形态计量、放射性"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X线、CT摄片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并与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比较,评判各组间的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经肌肉注射盐酸地塞米松方法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试验,在病理骨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BGP等指标均出现骨质疏松征象,证实骨质疏松模型成立。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经"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各治疗组的治疗,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改善程度依次为"99Tc-MDP"治疗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和"博宁"治疗组。结论不同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组织生理代谢不一样,所产生的疗效也不同。"阿仑膦酸钠"是在"博宁"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所以抑制骨吸收优于"博宁"。而"99Tc-MDP"可能对骨组织还具有免疫调节价值。对不同的双膦酸盐在骨组织生理代谢作用的治疗价值将可为临床治疗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