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8篇
  3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4B2型(CMT4B2型)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一家系3例CMT4B2型患儿,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检测MTMR13/SBF2基因突变类型。结果例1(先证者)6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向前跨步,跑步速度较同班同学明显缓慢,随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手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双侧指关节不能伸直,双侧小腿肌萎缩,双侧马蹄内翻足和四肢腱反射减弱。例2(先证者之大弟)2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跑步和上楼梯较前明显缓慢,步态异常逐渐加重,足跟行走不能,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双侧小腿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减弱。例3(先证者之二弟)足跟行走困难,双手大小鱼际肌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减弱。基因检测显示,例1存在MTMR13/SBF2基因c.230GA(p.Gln77Arg)和c.1537CT(p.Gln513~*)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携带c.230GA(p.Gln77Arg)杂合突变,其母携带c.1537CT(p.Gln513~*)杂合突变,例2和例3均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c.230GA(p.Gln77Arg)和c.1537CT(p.Gln513~*)复合杂合突变。3例患儿诊断明确为CMT4B2型,该家系明确诊断为CMT4B2型家系。予甲钴胺对症治疗,先证者马蹄内翻足明显,予石膏固定疗法予以纠正。结论 CMT4B2型是罕见且严重的进展型腓骨肌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对患病家系积极开展遗传咨询,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还应结合产前基因诊断以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对于家系中携带致病基因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应密切随访,采取积极治疗以尽可能延迟发病时间或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以预防弓形足、脊柱侧弯等畸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报告1例GNE肌病患者,总结其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扩展GNE基因突变谱。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33岁,双下肢远端对称性无力,以小腿前群肌显著,缓慢进展;父母为近亲婚配;血清肌酸激酶升高(1139U/L);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双下肢CT显示轻度肌萎缩;肌肉组织活检可见肌纤维大小不等,肌细胞核内移,约2%的肌纤维存在镶边空泡;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存在GNE基因外显子9 c.1624CT(p.Pro542Ser)纯合突变,其母、其子和其女均携带GNE基因外显子9 c.1624CT(p.Pro542Ser)杂合突变,该突变尚未报道,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判断为有害,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指南判断为Ⅱ类可能的致病性突变。患者最终明确诊断为GNE肌病,该家系明确诊断为GNE肌病家系。结论本研究系统报道1例GNE肌病患者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信息,扩展GNE基因突变谱,加深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致残率高,早期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分析目前国内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促进对患者的早诊早治,以减少患者在等待手术过程中发生再出血而致死的危险,促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能够接受最佳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追踪1例婴儿颅骨肌纤维瘤病患者,探讨其自然病程、手术疗效及预后。方法8个月女孩因发现左颞及右枕部颅骨两处肿物入院,在我院行左颞肿物全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婴儿肌纤维瘤病。右枕部颅骨病灶未手术而给予随访观察。术后半年、1年、2年、4年分别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其自然病程。结果术后半年额骨近中线处出现一新病灶,右枕部病灶部分性消退,术后2年所有病灶均完全消退,目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发生于颅骨的婴儿肌纤维瘤病罕见,有自发消退倾向,应重新正确认识此病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95.
Alpon综合征是一种以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伴有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为临床特征的遗传性肾病.编码Ⅳ型胶原α3、α4、α5链的基因突变与这一疾病有关.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与肾和皮肤基底膜的Ⅳ型胶原链的频繁的异常表达是Alport综合征诊断关键.动物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工具来提供各种实验数据,并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案的好处.本文将上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6.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成像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ALDI-MSI)已成为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经典技术.在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过程中,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起着首要和关键的作用.只有将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与专业的仪器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准确鉴定.MALDI-MSI是一项新的并迅速成熟的技术领域,本文针对MALDI-MSI在多肽和蛋白质中的应用,以哺乳动物组织为例,对MALDI-MSI的成像原理、样品制备及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比较微创与开放Sweet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37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Sweet食管切除术(MISE)组38例,开放Sweet食管切除术(OSE)组99例.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X 线立体定位钢丝引导切取活检术(SWLB)对乳腺微钙化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 月至2008年5 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45例行SWLB 活检的乳腺隐匿性病变,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 线摄影发现微钙化病灶,将活检标本病理结果与X 线表现进行对照。结果:45例SWLB 活检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中恶性病变13例(28.9%),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3 例(23.1%),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4例(30.8%),浸润性导管癌5 例(38.5%),导管内乳头状癌1 例(7.7%);良性病变32例(71.1%),其中包括导管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2 例(6.3%)。 结论:SWLB 可准确引导切检临床阴性的乳腺微钙化病灶,明确乳腺微钙化的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
100.
探讨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员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突变位点的差异。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202例,其中深圳地区当地人员(研究组)64例,深圳地区外来人员(对照组)138例。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2组BRCA2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同时比较2组病理组织分类。结果研究组存在BRCA2基因突变的有15例(23.4%),对照组存在BRCA2基因突变的有34例(24.6%),2组BRCA2基因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检测到同一种BRCA2基因突变(EXON11f第910碱基T被C取代)。研究组7例(46.6%)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主要病理类型为导管原位癌,对照组8例(44.2%)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员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相似,但病理组织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