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并非少见。因为青壮年股骨颈骨质坚固,造成骨折的外力较强,骨折端错位程度较重,因而局部血管损伤程度亦较重,所以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率比老年人要高。长期以来,我们虽为解决这一难题作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如三刃针,knowles钉,多根斯氏针,加压螺纹钉,肌骨瓣移植等,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人群疾病的诊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手术的38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n=1540)与非老年组(<60岁,n=2320),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使用t检验、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CEAP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以C4期为主,非老年组患者以C3期为主。老年组患者患病时间多于非老年组;全身或局部合并症多于非老年组;住院时长多于非老年组;下地活动时间晚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患者患病时间长,疾病严重程度重,且多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及局部并发症,因此需全面评估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3.
李延  陈云超  骆如香  凌武胆 《全科护理》2013,(24):2267-2268
脊髓髓内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7.9%[1]。在儿童中脊髓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36%[2]。其中颈髓髓内肿瘤,因其生理和解剖特点而使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大。术后有加重脊髓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既往多采用"椎板减压"姑息疗法。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技  相似文献   
74.
The rs10954213 polymorphism and the haplotype diversity in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 (IRF5) play a special rol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but with inconclusive results. 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integrating case-control and haplotype variant studies in multiple ethnic populations to clearly discern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variants on SLE. Eleven studi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s10954213 polymorpisms in IRF5 and SLE were included and we selected a random effect model to calculate the pooled odds ratios (O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A total of 6982 cases and 8077 controls were involv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 pool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allel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SLE as compared with the IRF5 rs10954213 G allele (A vs. G, P<0.00001) in all subjects. The same pattern of the results was also obtained in the European, African American, and Latin American. Asian population had a much lower prevalence of the A allele (49.1%) than any other population studied, and Europeans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the IRF5 rs10954213 A allele (62.1%). Th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increased SLE risk and TCA haplotype was indicated in the contrast of TCA vs. TTA as the pooled OR was 2.14 (P=0.002). The same result was also found in the contrast of TCA vs. TTG as the pooled OR was 1.45 (P=0.004). This meta-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A allele of rs10954213 and TCA haplotype (rs2004640-rs2070197-rs10954213) in IRF5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SLE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its prevalence is ethnicity dependent.  相似文献   
75.
黄洁  李延  唐爱霞 《吉林医学》2013,34(13):2432-2434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征和耐药性,以便为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信息,从而有效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选取57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一共分离出99株非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多,达62株,其次为2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为主要标本来源,占据比例为93株;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得出,通常非铜绿假单胞菌对于绝大多抗菌药物,都有极强的耐药性。结论: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非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构成,且以下呼吸道为主要的感染途径,非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极强,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敏感药物,谨慎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1例IV型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且伴有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家系的临床表型并明确其致病基因,文献复习成骨不全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血标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患者的几个患病家属和健康家属的唾液标本进行sanger验证.结果 先证者...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初次骨髓完全缓解(CR)时血象恢复不良[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02例初次骨髓CR的AML患者(M3除外)病例资料,根据初次获骨髓CR时血象恢复情况分为血象CR组(Plt≥100×109/L且ANC≥1.0×109/L)和血象未达CR组(Plt<100×109/L或ANC<1.0×109/L),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血象未达CR的AML患者复发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象CR组216例(71.5%),血象未达CR组86例(28.5%),两组年龄、就诊时高白细胞患者比例、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法美英协作组(FAB)分型、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和FLT3-ITD/NPM1基因突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象CR组就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数和首疗程化疗获骨髓CR比例高于血象未达CR组(均P<0.05),初次骨髓CR时微小残留病(MRD)阳性比例低于血象未达CR组(P=0.004),且初次骨髓CR时血象CR组骨髓增生程度更活跃(P=0.001).血象CR组3年复发率低于血象未达CR组(P=0.003),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高于血象未达CR组(P=0.002,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血象未达CR的AML患者,高危染色体核型、诱导疗程数≥2个、初次骨髓CR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未恢复是复发率、OS率和DFS率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是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就诊时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0.60是DF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7).结论 初次骨髓CR时血象未达CR的AML患者预后较差,且高危染色体核型、诱导疗程数≥2个、中性粒细胞恢复不良者可能预后更差,应视为高危人群,考虑更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8.
社会支持、人格和健康态度与老年躯体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李延,解亚宁,杨莉,王俊,王南,王茹,贾函芳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近年来,人们日益清楚认识到,健康不仅涉及躯体或生理功能,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有关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躯体疾病患病率逐...  相似文献   
79.
摘要:目的:探讨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Pg)对高糖(HG)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不同剂量(1,10,100μmol·L-1)的DPg作用于33.3 mmol·L-1葡萄糖诱导的H9C2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兔抗鼠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RT-qPCR检测SRY盒转录因子2重叠转录本(SOX2OT)表达。转染SOX2OT过表达载体、小干扰RNA至H9C2细胞,经33.3 mmol·L-1葡萄糖诱导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Bax和Bcl-2蛋白表达及MDA和SOD水平。结果:DPg可提高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吸光度(A)值(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及MDA含量(P<0.05),并促进Bcl-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DPg可剂量依赖性促进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SOX2OT的表达,过表达SOX2OT可提高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A值(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及MDA含量(P<0.05),并促进Bcl-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P<0.05)。与未敲减SOX2OT的H9C2细胞比较,敲减SOX2OT的H9C2细胞经100μmol·L-1DPg和高糖处理后A值、Bcl-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及MDA含量升高(P<0.05),并抑制Bcl-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P<0.05)。结论:DPg可能通过上调SOX2OT表达抑制HG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0.
填充注射美容填充是将填充材料注射到人体局部达到美容效果.其方便易行、效果显著,受到群众青睐.用于注射美容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A型肉毒素、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自体脂肪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等,临床效果显著, 但安全性值得高度重视.注射透明质酸导致的并发症时有发生,例如:注射部位肿胀疼痛、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